台灣關注研究烏克蘭戰場優化應對北京攻擊的作戰計劃

台灣軍機在慶祝雙十節時懸掛台灣旗幟飛越台北上空。(2020年10月10日)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的戰情變化,受到台灣軍事戰略人員密切和高度的關注。他們希望從烏克蘭抵抗和應對侵略的做法上找到台灣自己應對北京可能發動的對台攻擊的作戰策略和辦法。

北京一直堅稱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即使動武也要實現兩岸的統一。俄國總統普京揮軍入侵烏克蘭後,北京拒絕譴責俄軍的侵略行為,甚至不肯將俄軍的行動稱為“侵略”,也不參與對莫斯科的製裁。而台灣因為擔心北京趁美國及其盟國註意力聚集歐洲之時跨海攻擊台灣而提高了警覺和戒備,雖然台灣軍方報告說,迄今並未發現解放軍有任何異常調動。

路透社發自台北的報導說,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使用精確制導導彈以及人數和武器均不如俄軍的烏克蘭軍民對俄軍實施經過精心策劃的抵抗成為台灣軍事與安全系統關注的重點。

台灣的軍力與解放軍相比,無論在人數和武器上都處於下風。但是台灣軍方早在馬英九擔任總統的年代就主張建立一支小而精、小而強、小而巧的武力;而蔡英文總統主政以後更強調大力發展台灣的“不對稱”戰力,例如研發採購隱形、高速、有航母殺手之稱的導彈巡邏艦和車載的導彈系統。

台灣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所長馬振坤曾於一場座談會上指出,烏克蘭軍民就是運用“不對稱”戰法,使用機動武器壓制和遲滯了俄軍的進展。

“烏克蘭軍方非常有效地運用不對稱戰法,而且迄今為止成功抵擋住了俄軍的攻勢,”馬振坤說。

“(烏克蘭軍民的表現)也正是我們軍方正在積極研究的戰法,”馬振坤說。他特別提到台灣自製的輕型肩射式紅隼反裝甲火箭等武器,強調這類武器就是用於近戰。

“看到烏克蘭的表現,我們對我們自己的戰力更有信心,”馬振坤說。

台灣立法院去年通過“海空戰力提升特別預算”,計劃在2022至2026五年間投入2400億元新台幣(約合86億美元),研發生產八項、10案重要的武器裝備。

台灣國防部上星期送交立法院的一份最新報告透露,為了因應中國大陸越來越大的軍事壓力並有效提升戰力,台灣今年的各型導彈產量將翻番至將近500枚,其中包括天弓三型防空導彈、雄三超音速反艦導彈、以及外界所知甚少、射程高達1200公里、可以攻擊中國大陸內陸目標,同時具備源頭打擊能力的雄升導彈。

台灣與烏克蘭地理條件上的差異也增強了台灣軍民自衛的信心。

台灣的官員一再強調俄羅斯與烏克蘭擁有漫長的陸地邊界,因此可以隨時揮軍越界發動攻擊;而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卻隔著一道寬寬的海峽,解放軍大兵團跨越海峽卻並非易事。

台灣的戰略學者指出,北京如果決定攻擊台灣,首先需要動員和調集幾十萬大軍及其裝備,而台灣可以很容易就偵測發覺任何蛛絲馬跡,並可以使用導彈先發攻擊艦艇等軍事裝備。

路透社引述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的話說,中國軍方如果跨越海峽登陸台灣,“就要甘冒更大的風險”。

不過在討論台海戰事時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最近又由於俄烏大戰而再次引人注目,那就是一旦北京對台實施武統,美國會不會派兵馳援台灣?歷屆美國政府都對這個問題保持“戰略模糊”,不作明確的表示,並以此嚇阻解放軍不敢排除美軍的介入,同時又防止台灣有人仗著有美軍介入而過度刺激或挑釁北京。

民進黨籍立委、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羅致政表示,拜登政府在俄軍入侵烏克蘭之後,上星期派遣由前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Mike Mullen)率領的、由前高層軍事與安全官員組成的代表團訪問台灣可以打破美國不可靠的傳言。

“在目前這個時候,這向海峽對岸、也向台灣人民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美國是一個可靠的國家,”羅致政在他發布的播客中表示。

不過拜登總統一再公開表示不會派遣部隊協防烏克蘭也難免引發台灣一些人的不安。

“台灣人民現在真的認為西方和美國會來救我們嗎?”路透社引述前台灣行政院陸委會副主委、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的話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