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方高官提出台灣防禦關鍵:擁有大量小型殺傷性武器

  • 木風

台灣澎湖馬公空軍基地的一架戰機和空對地巡航導彈( 2020年9月22日)

美國國防部一名高級官員表示,台灣僅僅靠增加國防預算是不能抵禦中國的軍事威脅的。他建議台灣大量購買巡航導彈等小型殺傷性武器,同時也要加強武器的自主開發。

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首席副助理部長海大衛(美國之音鍾辰芳拍攝)

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首席副助理部長海大衛(David Helvey)是在星期二結束的美台國防工業會議上發表這番評論的。

赫爾維在美台商業協會(US-Taiwan Business Council)主辦的線上美台國防工業會議上說,台灣增加軍事預算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但這還不能夠確保對抗中國解放軍所需要的“彈性防禦”。

他指出,台灣必須繼續努力,通過國內開發和國外採購這兩個渠道提高防禦能力,並要注意避免在回報有限的領域過度開支。

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台灣政府把2021-22財政年度的軍事預算提高了十幾個百分點,總額增加至4534億新台幣,約152億美元。這是台灣政府迄今提出的金額最大的軍事預算。

台灣總統蔡英文強調,增加軍事預算和加強台灣與美國等民主國家進行安全合作對抗中共軍隊在台海進行挑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蔡英文說,北京在香港推行國家安全法之後,台灣就置身於世界民主自由國家與中共專制政權對抗的最前線。
最近一個時期,台灣與歐美國家的聯絡活動明顯增加,激起了北京方面的反彈。上個月,中共派出數十架軍機飛越台海中線對台進行頻繁騷擾,大大增加了軍事壓力。

台灣國防部長嚴德發說,解放軍今年以來出動了217架次的戰機闖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台灣空軍每次都出動噴氣戰鬥機進行驅逐。他說,這就是明年台灣國防預算需要增加的一個原因。

海大衛在主題發言中指出,鑑於台灣軍費有限,在分配使用上更應該注重平衡。 “平衡方法涉及國內開發、海外採購,以及對現有體系進行維護或者放棄,以確保有效和日常的軍事威懾。”

海大衛表示,台灣也有自主開發武器的項目,所以避免在那些不大可能產生投資回報的領域進行過度投資是非常重要的。他提出,台灣的防禦能力應當具有“可靠、彈性、機動、分散、合算”等特點,實現多領域威懾的目標。

他說,“我們鼓勵台灣發展我所說的'大量的小型能力',即那種能夠讓對手知道它如果發動入侵或者攻擊,就不可能不付出重大代價的防禦能力。”他說,這種在殺傷性武器方面進行小規模投資的方法符合台灣抵禦軍事威脅的需要,能夠給台灣提供最好的保障。

海大衛進一步解釋說,這種防禦能力指的是具有高度機動性能的防禦巡航導彈,這就是美方鼓勵台灣盡可能多的採購或者生產這種導彈的原因。

這位美國國防部高級官員還提到一些台灣應該優先考慮的防禦能力,其中包括用於保衛沿海地區和海灘的武器,如短程防空武器、防禦性的海軍地雷、小型快攻艇、機動火砲和先進的監視裝備。

海大衛強調,這些武器與傳統大型作戰平台相比具有更高的“生存能力”,更適用於台灣的地理特徵,對台灣軍隊準備打一場“輸不起的戰鬥”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