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Olaf Scholz)本週在柏林舉行的德中政府磋商中面臨微妙的平衡,朔爾茨既要尋求與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保持良好關係,同時也要遵循七國集團(G7)對中國“去風險”(de-risk)的共識。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週一(6月19日)晚上,朔爾茨會在總理府以晚宴款待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第七輪、雙邊兩年一次的政府磋商會談將於週二(6月20日)展開,這也是自新冠疫情大流行以來雙邊首次面對面會談。李強與朔爾茨舉行會談前,會先與中方官員出席德中經濟技術合作論壇。
李強就任總理後首次出訪選擇德國,反映了歐洲與亞洲最大經濟體之間的特殊關係。中國的快速擴張以及對德國汽車和機械的需求,在過去二十年推動了德國經濟的增長。
中國在2016年成為德國最大的單一貿易夥伴,也是大眾汽車(Volkswagen)、巴斯夫(BASF)和寶馬(BMW)等德國頂級公司的核心市場。
中國人民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說:“中德政府的磋商在中國與西方大國的關係中非常有特色。”
然而,由於西方擔心中共對社會和經濟的控制不斷加強、國際間不公平的競爭和北京擴張領土的野心,這些議題使德中彼此關係變得緊張。上個月,朔爾茨與G7國家的其他領導人一起承諾在不與中國“脫鉤”的情況下“去風險化”。
然而,分析師表示,“去風險化”的含義仍有待定義,中國鷹派人士呼籲減少與西方國家的商業往來,鴿派人士則主張像禁止特定稀土磁鐵技術的出口等。
朔爾茨的政府也分為較鷹派的綠黨和自由民主黨,以及他所領導的偏中左翼的社會民主黨。
柏林的分析人士表示,中國代表團可能會通過大企業直接或間接遊說德國政府,敦促歐盟不要在監管中國企業方面走得太遠。
德國馬歇爾基金亞洲項目高級研究員馬安州(Andrew Small)說:“他們知道德國公司將通過直接渠道進入總理府。”
位於柏林的墨卡托中國研究所負責人胡謐空(Mikko Huotari)表示,這次德中政府磋商對北京來說是個成功之舉,表明它在西方仍有重要的合作夥伴。
他說:“這表示,要從中獲得什麼成果取決於我們,我們有優勢在可持續性等問題上與中國保持密切聯繫,並在總體上保持穩定的經濟關係。我們也有優勢不讓政治緊張局勢升級。”
德國政府正敦促企業不要過度依賴中國市場,未來發展是全球市場多元化。不過許多德國首席執行官警告稱,在德國經濟衰退期間切斷或減少與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聯繫存在風險。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代表團將於週一會見德國企業的一些首席執行官。週二在與德國政府磋商後,中國代表團將前往慕尼黑會見地方官員和企業高管,以反映中國企業與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之間商業密切往來的程度。
李強率領的中國代表團將於6月22日至23日前往巴黎進行正式訪問,並出席新金融公約峰會(Summit for a New Global Financial Pact)。
(此文依據了路透社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