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透過北極航線向中國港口運送更多石油

一艘原油輪停泊在俄羅斯港口城市納霍德卡附近納霍德卡灣的科茲米諾石油接收站。(2022年12月4日)

美國正密切關注近期激增的通過北海航線(Northern Sea Route)運往中國港口的俄羅斯原油,這是北京和莫斯科在北極地區加強合作的跡象,而目前俄羅斯因入侵烏克蘭而面臨西方嚴厲制裁。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科比(John Kirby)週二(10月3日)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回答美國之音(VOA)的問題時表示:「沒有人在那裡尋找衝突。我們將盡可能密切關注此事。」

今年,大約有十幾艘載有俄羅斯石油的俄羅斯船隻通過北海航線駛往中國,該航道沿著俄羅斯海岸從巴倫支海延伸到白令海峽。諾德大學高北緯地區物流中心(Center for High North Logistics)的數據顯示,除了2022年底的一次試航外,之前數年並沒有石油通過北極運往中國。

北極研究所(Arctic Institute)創辦人 Malte Humpert)表示,隨著西方經濟制裁減少了對俄羅斯原油的需求,而中國願意購買俄羅斯原油,莫斯科正在向北京打開北極大門。

他對美國之音表示:「以前流向歐洲的資源現在已轉移到亞洲,特別是中國。」

對莫斯科來說,這是一個務實的選擇。通過北海航線的運輸速度比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傳統路線快30%,而且氣候變遷意味著沿途的冰層減少,航行也變得越來越容易。

交通量的增加帶來了更高的環境風險,特別是莫斯科宣布將開始使用非冰級油輪——船體未加強防冰能力的船隻——在北極地區運輸石油。

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極地研究所(Polar Institute)總監麗貝卡·平卡斯(Rebecca Pincus)對美國之音表示:「如果俄羅斯東部北極地區發生石油洩漏,水就會流向美國。石油將漂過國際邊界,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擔憂的情況。”

與2022年的平均值相比,今年中國從俄羅斯的石油進口量增加了23%,達到每天40萬桶。

科比敦促北京遵守俄羅斯入侵後西方盟國對俄羅斯石油實施的每桶60美元的價格上限。然而,交易數據顯示,俄羅斯原油目前售價約為每桶80美元,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上周承認價格上限的有效性可能正在減退。

中俄關係

隨著包括殼牌(Shell)和英國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在內的西方能源公司因去年的入侵而撤出俄羅斯,莫斯科越來越依賴北京作為能源項目的資金來源,例如亞馬爾液化天然氣接收站(Yamal LNG Terminal)和其他開發北極地區的基礎設施計畫。

對於中國來說,投資俄羅斯計畫可以為其擴大北極角色、增加可用的航線和自然資源以及加強地緣政治影響力的目標鋪平道路。中國沒有北極海岸線,但在2018年宣布自己是一個「近北極」國家。

迄今為止,中國的雄心壯志遭到了莫斯科的遏制,莫斯科的海岸線佔北冰洋海岸線的53%,並且十分保護其在北極地區的主導地位。然而,由於入侵烏克蘭而面臨經濟孤立,俄羅斯的抵抗時期可能即將結束。

平卡斯說:「我們正在觀察莫斯科是否如此絕望,以至於他們願意滿足中國的要求和條件。」人們對莫斯科和北京之間戰略聯盟日益增強的感到關切,然而國安會發言人科比卻不以為然,他稱兩國在北極的合作主要是「經濟和科學方面的」。

他補充說,拜登行政當局無意遏制俄羅斯在自身領土上的勢力。他說:“我們希望看到一個自由、開放、繁榮的北極地區,所有與北極接壤的國家都能從中受益。”

共有八個國家與北極接壤:美國、俄羅斯、加拿大、丹麥(經格陵蘭)、冰島、挪威、瑞典和芬蘭。它們都是北極理事會(Arctic Council)的成員,這是一個解決氣候變遷、航道和原住民權利等共同挑戰的合作論壇。

在莫斯科入侵烏克蘭後不久,北極理事會暫停了與莫斯科之間的活動。北極高級官員委員會主席莫爾頓·霍格倫德(Morten Høglund)對美國之音表示,該組織在8月達成共識,希望重啟工作小組,這是恢復合作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