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北京正全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國官員表示,中國有望在15年內完成貨幣國際化的目標,人民幣將取代美元,成為國際基礎貨幣。美國學者認為,中國貨幣國際化勢頭兇猛,可望在今後10年左右的時間裡成為國際基礎貨幣之一,但仍然無力撼動美元的支配地位。
中國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任魏建國最近在北京舉行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發布會上表示,如果進展順利,中國有可能在15到20年內使人民幣國際化。
魏建國指出,目前美國在國際市場趨於後退,導致當前去美元化的趨勢日益高漲。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必須抓住國際金融中心的調整和中國經濟轉型的難得歷史機遇,加速實現人民幣國際化。魏建國認為,只要判斷準確,決策準確,人民幣完全有可能從2015年開始,到2030年或者更長一些時間,取代美元作為國際化的基礎貨幣。
中國官員的預測有些驚人,但並非沒有依據。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中國貨幣國際化步伐在過去10年明顯加快,人民幣在國際市場的地位受到廣泛的重視。
英國年利達律師事務所亞洲資本市場主管安德魯馬爾科姆說:“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的發展速度驚人,根據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報告,人民幣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結算貨幣,超過歐元。”
去年人民幣取代歐元,成為僅次於美元的全球第二大國際貿易融資貨幣。今年人民幣國際化速度更是呈現爆炸性增長,中國央行人民銀行與世界多個國家達成人民幣清算的相關協議,開啟了人民幣與英鎊、韓元等貨幣的直接交易。目前中國周邊28個國家已經普遍使用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
加利福尼亞大學經濟學教授巴利伊琛格林認為,人民幣作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地位的迅速提升是自然的市場行為,與美元地位下降和中國經濟實力上升有直接關係。
巴利伊琛格林說:“這樣做對外國銀行和公司有吸引力,它們有接觸這種貨幣的渠道,而且人民幣具有不斷升值的潛力。所以我認為中國當局正在利用這種局面,推動這樣的做法,加速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學者們指出,人民幣國際化的措施之一是加速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建設,僅歐洲就已經出現法蘭克福、巴黎、倫敦和盧森堡四大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目前法國和德國均有大約四分之一的公司對華貿易以人民幣進行結算。同時,中國與加拿大政府正在就設立北美人民幣交易中心舉行會談。匯豐銀行上星期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用人民幣結算的美國企業比去年翻了一番,達到百分之17。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四萬億人民幣的年度貿易額中有大約百分之18用人民幣結算。匯豐銀行預計,明年這一比例將升至百分之33。
儘管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來勢兇猛,但它能否像一些中國官員和專家學者所預測的那樣,在15或20年內取代美元的地位,美國專家對此持謹慎態度。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國際經濟與發展項目高級研究員艾斯華普拉薩德認為,人民幣毫無疑問已經啟動了其國際化進程,但近期內還無力撼動美元的支配地位。
普拉薩德說:“我猜想,在今後10年左右的時間裡,人民幣將非常接近於自由兌換,成為國際貨幣。但是我堅信,鑒於目前中國金融市場發展所處的地位以及這種地位的進一步有效發展所需要的時間,人民幣將開始在某種程度上侵蝕美元的支配地位,但不可能取代美元。”
加利福尼亞大學經濟學教授伊琛格林認為,決定一個國家的貨幣能否成為具有支配性的國際貨幣主要有三個因素:一是這個國家需要在全球生產、貿易和金融方面佔有足夠大的比例;二是這個國家需要在經濟、政治和金融市場方面保持穩定。中國無疑符合這兩個條件。但伊琛格林教授說,第三個條件中國還遠沒有完成。
伊琛格林說:“第三個因素是流動性,即資產貨幣的互換能力,在我看來,這是最難實現的條件。建立深層面的、動態的金融市場需要時間,它需要構建基礎設施,目前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完成了這個進程。”
學者們指出,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與當前中國金融體系國際化的程度尚不匹配。要想讓人民幣成為美元那樣具有支配地位的國際貨幣,北京在增加金融市場開放程度,加強金融產品開發、監管以及投資者行為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外國投資者對中國貨幣的信心還有待於加強。由此可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人民幣影響的擴張可能主要反映在地區層面,尤其活躍在周邊貿易伙伴和區域貿易的結算方面, 成為一種有限的替代性國際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