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語資訊環境分析指中國操弄美大選涉台議題敘事

  • 鍾辰芳

美國緬因州波特蘭民眾在2024年總統大選中排隊投票。 (2024年11月5日)

一個在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發布的報告稱,在台灣與中國華語信息環境對美國選舉議題關注度的分析顯示,在涉台議題上台灣較關注的是“台海和平”,而中國關注的是“一中原則”,在中國社交媒體平台抖音排序中,“不支持台獨”高於“台海和平”。報告說,此一結果“反映中共併吞台灣優於維護和平的真正意圖。”

非營利組織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IORG)星期二(11月5日)發布「台灣中共看美國選舉」報告,內容是針對2021年4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退出選舉前這段期間,華語資訊環境在有關美國選舉各項重要議題傳播情形進行的分析結果。

報告指出,這段期間台灣資訊環境對美國選舉的傳播熱度是中國的5.4倍,今年6-7月幾個事件更出現單日傳播熱度最高點,這些事件包括共和黨候總統選人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辯論、特朗普遇襲、特朗普接受彭博社專訪提到台灣應向美國交“保護費”,以及拜登總統的退選等。

佩羅西訪問中國報道出現高峰

報告依據的華語資訊環境包括IORG資料庫;台灣方面為台灣新聞網站、臉書、YouTube;中國方面為微博、中共官方網站、中共官媒,包含抖音等常用平台。

在中國的華語資訊環境中,中共官方及官媒網站在2022年7月金融時報報道,時任美國眾院議長南希·佩羅西(Nancy Pelosi)將訪台後曾出現數次單日熱度高峰,「此現象異於其他平台,可解讀為中共意圖連結美國選舉、佩羅西訪台兩項議題,」報告說。

報告指出,在前述今年6-7月發生的幾個事件中,台灣重視的是拜登退選,中國強調的是特朗普遇襲,中共官媒凸顯的是特朗普在彭博社專訪中提到台灣應向美交「保護費」說法,「反映中共借題放大美國選舉結果可能對台灣不利」的論點。

報告說,在美國選舉議題中,外交政策、對中政策、台美關係是台灣民眾的關注焦點,“也是資訊操弄論述的潛在方向”,在外交議題上台灣的信息環境關注的是“美中競爭”,中國社交媒體關注的是“美國介入他國內政”、“美國霸道”,中共官網、官媒則是強調“美中合作”、“美國打壓他國”;在兩岸議題上,台灣關注的是“台海和平”,中國社群媒體和中共官網官媒都強調“一個中國”。

中共操弄美大選棄台論敘事

另外,在台美議題上,台灣資訊環境關注“晶片”、“協防颱灣”,中國社交媒體及中共官網都強調“軍售”、“放棄台灣”與“打台灣牌”;但一樣是台美議題,台灣的YouTube和中共官網、官媒強調的是“謀獨”,報告認為YouTube凸顯“謀獨”論點,“可視為中共宣傳成功滲入YouTube華語視頻內容”;而“美國會拋棄台灣”在中共社媒抖音排序要高於其他平台,“反映中共長期持續放大'疑美論',並且在美國選舉議題之內優先放大'棄台論'。

關於“台海和平”的議題,台灣新聞媒體、臉書的排序都要高於“一個中國”,而YouTube、微博、中共排序卻相反,“一個中國原則”的排序要高於“台海和平” ;“不支持台獨”在中共抖音的排序要高於“台海和平”,報告認為,“這反映中共併吞台灣優於維護和平的真實意圖”。

報告解釋說,台灣與中共對一些相同議題的論述方向有所不同,在涉及美國外交政策時,中共強調美中合作,但也強調“美國打壓他國”,並“透過抖音塑造美國霸道形象,同時淡化兩國對抗、緊張關係”;在涉及兩岸關係時,中共強調其宣傳用語“一個中國”要高過於台海和平,這是“反映其真實意圖,而且成功使'一個中國原則'的各平台熱度都高於'一個中國政策'(台灣新聞除外)。

中共批美民主多亂象

在涉及台美關係時,報告稱,中共的論述關注美國對台軍售,強調台灣「謀獨」、美國「棄台」;在涉及美國民主本質時,中共的論述強調私人利益、政黨利益高於民主價值;而涉及美國民主的問題時,中共強調的是民粹主義、政治暴力、社會分裂;中共抖音則強調金權政治,強化美國選舉、社會不公、與社會亂象之間的連結。

報告綜合華語資訊環境稱,華語讀者對美國選舉相關議題的關注焦點在於美國對中、對台政策,以及被美國選民視為優先的經濟議題,而且在華語資訊環境中,對特朗普支持者的優先議題(經濟、移民、犯罪、外交)的關注度,要比對卡瑪拉‧哈里斯(Karmala Harris)支持者的優先議題(健保、最高法院、經濟、墮胎)來得較高。

「中國社群媒體放大美國國內高度爭議議題,」報告說,包括槍支政策、最高法院、非法移民、拜登的年齡爭議、特朗普的司法訴訟,以及國會暴動等事件的熱門程度高於其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