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比薄熙來更具毛派色彩

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習近平比薄熙來更具毛派色彩

中國當局以貪污腐敗和濫用職權等罪名把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判處無期徒刑。薄熙來在重慶“唱紅打黑”,一度被中國前總理溫家寶指責要將中國引向“文革”的做法,但是在薄熙來一案的審判中,並沒有提到“唱紅打黑”。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當局之所以沒有否定“唱紅打黑”,這是因為薄熙來的做法曾得到過中國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支持,而且,習近平現在所推行的就是“沒有薄熙來的薄熙來路線”,甚至有人指出,與薄熙來相比,習近平更是毛澤東的“粉絲”。

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受到的指控包括受賄、貪污和濫用職權。這一切與他在重慶擔任市委書記期間曾掀起的具有毛派色彩的“唱紅打黑”運動全然沒有關係。“唱紅打黑”在中國曾引發激烈爭議。2012年3月14日,中國前總理溫家寶在中國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答記者問時暗示,薄熙來是試圖將中國引向過去和“文革”。

溫家寶講話的第二天,薄熙來被解除重慶市委書記職務,當時的輿論認為是,薄熙來的倒台標誌著中國“毛派”與改革派的鬥爭失敗。

不過,現在看起來,薄熙來的審判只是意味著他個人政治生命的終結,並不表示他的政治主張的終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唱紅”方面,也就是在確保“毛澤東思想”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統地位方面,似乎並不比薄熙來遜色。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薄智躍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習近平其實更是毛澤東的粉絲。 他其實從內心來講崇拜毛澤東, 他去過韶山四次,他每次去印象都非常深刻,所以,他對毛澤東這一套,毛主席語錄, 毛主席詩詞記得相對比較清楚,對其他的,比如說,中國傳統的詩歌、傳統的文學精品恐怕涉及的較少。如果你聽薄熙來講話,他古今中外都有穿插,他融會貫通。毛澤東的東西只是他語言其中的一部份。聽習近平講話,基本上毛澤東的東西比較多些, 其他人的東西相對較少一點。”

薄智躍說,習近平確實在推行沒有薄熙來的“重慶模式”,不過,卻比不上薄熙來的有聲有色。對於薄熙來,“唱紅”可能更是一種手段,以維護自己的正統性,為進入政治局常委做出鋪墊。

習近平上任之初第一站選擇改革開放重鎮廣東深圳,他還表示,要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引發外界對於習近平更傾向改革的猜測。但是,後來,習近平不僅發表了一系列帶有醒目的毛澤東色彩的言論,還從毛澤東戰術思想中汲取靈感,發起糾正黨內不良風氣的運動,並進一步限制對民主、法制和憲政等觀點的討論,令人不禁感慨,習近平以及中共當局在“左轉”。

最近的一個例子是,《紐約時報》證實,習近平親自操刀《九號文件》,要求各級官員採取措施應對普世價值、新聞自由、公民社會、公民權利、黨的歷史錯誤、權貴資產階級以及司法獨立等意識形態里的七大問題蔓延。這與早先網上泄露的有關中共要求高校“七個不講”相呼應。“九號文件”特別指出,西方憲政民主對中國是最大的威脅。

北京之春主編胡平分析說﹕“在強化控制黨的領導(方面),習近平的所作所為比當年的胡錦濤還過分。 當年薄熙來在重慶主政時,在這一點是所謂的‘鐵腕治渝’,在這一點上,他們的相似性非常大。”

中國戰略與分析專家何頻說,習近平當局之所以用刑事罪,而不是用政治罪來起訴薄熙來,就是因為薄熙來的路線與今天習近平所走的路線是同一條路線。他們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傷及中國的“左派”。

他說﹕“因為薄熙來所走的路線並不是他自己獨特的路線。這是胡錦濤所走的一條路線,也是今天習近平走的一條路線。如果在政治上進行審判的話,那就會造成中共內部更進一步明確的分裂。實際上,這种分裂在黨內一直存在,但是並沒有公開。”

事實上,2010年,薄熙來在重慶的“唱紅打黑”如火如荼時,習近平前往重慶視察,對薄熙來和他的做法表示贊賞。

胡平說﹕“當時,他們很多人去重慶參觀,對薄熙來的重慶模式多少有些肯定, 那也是基於覺得薄熙來的做法似乎也不失為在一黨專制之下應對中國社會某些問題的一條路線。那就是,強化主旋律,長紅, 加強意識形態的控制,對各種異己的聲音進行打壓,另一方面也對老百姓施以小恩小惠, 我想這些方式可能會繼續下去。”

中國憲政學者陳永苗說,習近平和薄熙來在精神上是一脈相承的,兩人都是毛澤東的“精神養子”。

他說﹕“如果薄熙來幹的是唱紅打黑,那麼習近平幹的就是‘唱粉紅’。目前,他打反腐敗還沒有那麼嚴重,但是他至少是在唱粉紅。說他是唱粉紅是因為他沒有薄熙來那麼紅,完全打出了毛的旗幟。他有毛旗幟,但是又有改革開放的鄧旗幟,所以他是唱粉紅。”

但是,不管習近平還是薄熙來,“毛主義”和“文化大革命”曾經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傷痛。兩人的父親都在文革中被打倒,薄熙來母親在文革之中慘遭迫害死亡。

除了要求在國內走“群眾路線”之外, 習近平在外交上也表示強硬,強調中國主權。 中國在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地區都陷入了領土爭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薄智躍認為,這一方面也體現了毛澤東的精髓。

他說﹕“毛澤東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民族主義,另一個就是大眾主義。民族主義方面,中國的對外政策變得越來越強, 要堅持中國的主權和中國的領土完整。對外強硬是毛澤東的一個特點。第二個特點就是注重‘群眾路線’。原來我們也以為習近平可能會提出更新的想法,提出‘中國夢’,把中國夢作為一個新的東西來運作。最後中央決定花一年的時間來進行‘群眾路線’教育。‘群眾路線’基本上,從內容上、從事實上就是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包括語言風格都是毛澤東三十年代整風時期的東西。對我們這些熟悉毛澤東的人呢來說, 習近平搞的這一套更像毛澤東的東西。”

不過,薄智躍指出, 雖然如此, 習近平並沒有給中國老百姓帶來更為實際的東西。 最近,中國東北和廣東地區爆發洪澇以及南方七省發生乾旱,但是習近平和他的政府並沒有對此表示慰問。

他說,無論薄熙來的“唱紅打黑”和習近平的“群眾路線”的產生都與中國的國內和國際大環境有關。中國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基本上學的是西方模式,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讓中國對西方的金融和經濟以及政治體制產生了懷疑。中國希望走出自己的一條道路,這也是習近平會提出三個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