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萬人元旦遊行反一地兩檢 一度爆衝突

香港一地兩檢關注組參與元旦遊行反對西九一地兩檢方案 (美國之音特約記者 湯惠芸拍攝 )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香港萬人元旦遊行反一地兩檢 一度爆衝突

香港民間人權陣線等多個民主派團體及政黨,星期一發起2018「守護香港元旦大遊行」,主要訴求包括反對西九一地兩檢等,主辦單位估計,有1萬人參與。今年的元旦大遊行是2014年中,港府關閉俗稱「公民廣場」的政府總部東翼前地後,首次開放讓遊行作終點集會。不過,民陣批評港府只是「假開放」,沒有在廣場內舉行集會。部份遊行人士衝上被鐵鍊圍封的升旗台示威,一度與保安發生衝突,有遊行人士及保安人員報稱受傷。我們接通香港的美國之音特約記者湯惠芸的電話,為我們報道香港2018元旦大遊行的最新情況。

主持人:湯惠芸,你好﹗你現在的位置在哪裡﹖香港民間人權陣線發起的2018「守護香港元旦大遊行」,最新情況如何﹖還有沒有示威者留守在「公民廣場」﹖

記者:我現在在公民廣場裡面,今年的元旦大遊行是2014年中,港府關閉俗稱「公民廣場」的政府總部東翼前地後,首次開放讓遊行作終點集會。目前仍有十多名示威者,在傍晚6時半規定集會時間結束後,仍然留守在公民廣場。有部份示威者展示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目前有數十名警員在公民廣場內監察留守的示威者,據香港傳媒報道,公民廣場可能會在晚上11時關閉前「清場」。現場消息表示,公民廣場的保安已下班,換言之今晚如有任何清場行動,預計由警方或行政署人員負責。目前現場氣氛暫時平靜,示威者圍坐在升旗台閒談,他們表示,已做好心理準備,留守至被驅趕。

今日的遊行下午兩點半在銅鑼灣東角道出發,龍頭下午4時左右到達終點公民廣場。部份示威者進入公民廣場內集會,包括一地兩檢關注組、新民主同盟、公民黨等團體,他們高叫「反對一言九鼎」、「反對大陸治港」、「林鄭下台」等口號。

後來人民力量、旺角鳩嗚團成員等示威者,衝上被新加上鐵鍊圍封的升旗台示威,被保安攔阻,一度爆發衝突,有示威者及保安員報稱受傷需要送醫院治理。亦有手持港獨標語及港英旗幟的示威者進入公民廣場示威。

主持人:主辦單位估計有多少人參與星期一的元旦大遊行﹖對這個數字有何回應﹖

記者:主辦單位民間人權陣線召集人葉志衍傍晚6時半左右宣佈,有1萬人參與遊行。警方則估計遊行高峰期約有6,200人參與。

葉志衍接受傳媒訪問表示,近來遊行集會都被指參與人數少,對於今日仍有1萬人願意放棄假期,走上街頭表達不滿,民陣感到鼓舞。葉志衍同時譴責,遊行開始前有人在起點撕毀示威標語是野蠻。

民間人權陣線召集人葉志衍 (美國之音特約記者 湯惠芸拍攝 )

對於警方只開放部分行車線給遊行人士,葉志衍認為,警方的做法令遊行進度更慢,他建議警方應該按當日遊行人數,再決定開放多少行車線,不是僵化地只開放一條行車線。

有記者問及,有示威者進入公民廣場旗桿位置,並與在場警員和保安對峙,葉志衍表示,事前不知道有關行動,民陣亦不會呼籲示威者離開,但會與他們保持聯絡,有需要時支援他們。至於公民廣場內有人在衝突時倒地,葉志衍認為,警方和保安都有一定人數在現場,他們要付更大責任。

主持人:遊行的主要訴求是甚麼﹖主辦單位為何不在公民廣場內舉行終點集會﹖

記者:遊行的主題是「守護香港元旦大遊行」,主要訴求包括反對西九一地兩檢、反對修改立法會議事規則「閹割議會」、反對政治打壓、反對社會不公、反對財團壟斷,以及反對土地粗暴規劃等。

民陣召集人葉志衍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當局在遊行舉行前幾日才回覆,可以讓遊行終點集會在公民廣場內舉行,但是有很多附帶條件,包括傍晚6時半要結束集會、不會拆除圍欄等。葉志衍表示,民陣選擇在公民廣場外的添美道集會,是要突顯當局對公民廣場只是「假開放」。

示威者在公民廣場展示標語 (美國之音特約記者 湯惠芸拍攝 )

葉志衍說:“公民廣場對公民社會來講,除了有回憶之外,其實它都是與一般集會地方無異,所以我們認為,如果它(當局)用一個這麼苛刻的條件去開放這個公民廣場的話,我們都會將它只會當為普通的集會現場,所以添美道與公民廣場在我們的立場上,它們都是一樣的,所以沒有特別需要將講台搬入公民廣場,沒有特別的原因。但是對於林鄭月娥政府的決定,說開放公民廣場,我們是表示不滿的。”

葉志衍表示,雖然遊行終點集會不設在公民廣場內,但是不會阻止遊行人士進入廣場集會,如果有遊行人士要留守,民陣會陪伴到最後一個遊行人士離開。

主持人:參與遊行的香港市民對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最近通過西九一地兩檢安排,有何看法﹖

記者:參與遊行的香港市民郭小姐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參與遊行是希望為下一代的小朋友,爭取民主公義的社會。

郭小姐表示,她覺得西九一地兩檢是「割地」,無可能一條《基本法》的條文都不可以引用,就將西九高鐵站一部份割出來,全面實行中國法律。她亦非常不滿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最近以「一言九鼎」,通過西九一地兩檢合作安排。

郭小姐說:“根本是霸權、這個是極權主義,香港講的是文字的法治,它(北京)連文字的法治的講不出,有那一條(《基本法》)是符合它的需要,它就用「一言九鼎」的強權,我覺得這個是完全無公理、無公義的行為。”

香港市民郭小姐及11歲的小學生溫同學 (美國之音特約記者 湯惠芸拍攝 )

主持人:有小學生參與元旦遊行,主要訴求是甚麼﹖

記者:與郭小姐一起參與元旦遊行,11歲的小學六年級學生溫同學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遊行是支持去年因律政司覆核刑期,被判監禁的包括「雙學三子」黃之鋒、周永康、羅冠聰在內的「13+3」年輕抗爭者。

溫同學說:“因為他們現在很慘,他們有些人、黃之鋒他坐過牢,要坐6個月,他們已經保釋,如果還要坐牢是很過份,我來聲援他們。”

溫同學表示,2014年雨傘運動期間,有跟父母參與留守抗爭,他希望將來爭取真普選,由香港人選特首,不希望特首林鄭月娥繼續管治香港。

主持人:有來自中國的遊客參與元旦遊行,主要訴求是甚麼﹖

記者:20歲來自廣州的蔣先生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翻牆得知香港舉行元旦遊行,希望參與遊行支持香港的民主,希望香港的民主不要凋零,他亦希望香港的民主能夠影響中國。

蔣先生說:“最近我看香港在中共的影響下,已經在退步,因為我們大陸是要繼續進步的,如果香港都退步的話,我們大陸基本上沒甚麼希望,唯有盼望它(中共)有一日真的崩潰,所以我希望香港真的可以繼續做一個民主的橋頭堡,對大陸人能夠有少少民主思想的影響。”

主持人:參與元旦遊行的香港市民對2018年有何新年願望﹖對北京表達甚麼訊息﹖

記者:參與遊行的香港市民鄺太太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佔領行動她都有參與過,覺得很失敗,有點心灰,但是她說今日不行出來她做不到,她參與元旦遊行主要是反對西九一地兩檢,不希望香港繼續赤化,變成人大「一言九鼎」的帝制復辟。

鄺太太又表示,新年願望是希望北京尊重一國兩制。

香港市民鄺太太 (美國之音特約記者 湯惠芸拍攝 )

鄺太太說:“對北京想講,希望它們尊重一國兩制、用法治,不要想盡方法要我們做奴隸,希望香港可以有一些自由的空間。”

主持人:參與遊行的大專學生對於可以再次在公民廣場內集會,有何看法﹖

記者:參與遊行的18歲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一年級學生鄭同學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公民廣場應該屬於香港市民,應該讓市民自由集會表達意見,今日的開放只是第一步,集會仍然要經過申請,而且有時間限制,當局亦不願意拆除圍欄,種種跡象顯示,特首林鄭月娥表示要大和解只是欺騙香港人。

鄭同學說:“即是一邊大和解、一邊修改議事規則,今日可能開放讓你進來集一下會,安撫一下你,我們覺得不應該這麼容易讓她釋出這些所謂的善意騙到。當然進來這裡(公民廣場)心情是複雜的,因為這裡是代表當時的雨傘運動開始的序幕,我們期待有一日這裡會變回以往的公民廣場,拆除圍欄,可以讓我們在這裡自由地示威集會。”

主持人: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以及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都有參與元旦遊行,對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最近通過西九一地兩檢安排,有何看法﹖

記者:香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表示,由取消民主派議員資格案、中國人大釋法,到現時的西九一地兩檢,可以見到中共在香港運用的法律已不是舊時那一套,正如中國人大副秘書長李飛所講的「一言九鼎」,其實意思即是「我講法律就係法律」。

戴耀廷並表示,按特首林鄭月娥、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及港區中國全國人大代表譚惠珠的說法,所謂「法治」只要經過某些看起來很權威的程序,不理是否有法律基礎,就是法律,然後用這套法律,去實施威權統治,包括起訴、檢控抗爭者。戴耀廷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香港政府會更廣泛運用法律作為壓制工具。

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 (美國之音特約記者 湯惠芸拍攝 )

前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亦有參與元旦遊行,他接受傳媒問,批評特首林鄭月娥未有擁護《基本法》,違反她的就任誓言。

李柱銘表示,判斷西九一地兩檢方案是否違憲屬於香港法院的責任及權力,他認為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等同「預審案件」,沒法接受。李柱銘並表示,如果西九一地兩檢方案是由港府主動提出,林鄭月娥有違反「效忠特別行政區」和「擁護基本法」的就任誓言,李柱銘質問林鄭月娥如何對得起就任特首的宣誓。

主持人:香港政府對元旦遊行有何回應﹖

記者:香港政府發言人回應元旦遊行表示,尊重市民表達訴求的權利,希望示威者遵守重開公民廣場的使用守則。

對於遊行人士有關西九一地兩檢的評論,香港政府發言人強調,一地兩檢有充份法律基礎,呼籲社會各界客觀、務實、全面地去理解西九一地兩檢安排。發言人又表示,過去經驗顯示,《基本法》23條立法,極易引起社會爭議,本屆政府須權衡輕重、謹慎行事,嘗試創造有利立法的社會環境,讓香港社會正面處理這個對香港特區的憲制要求。

以上是美國之音特約記者湯惠芸從香港發來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