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召開的中共二十大上,很多觀察人士預計,習近平將繼毛澤東之後,成為獲得 “領袖” 稱號的第二個中共領導人。習近平 “領袖” 稱號的始發及其軌跡受到觀察人士的關注。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2022年7月14日,中國央視網發文,特別介紹央視網《人民領袖習近平》專欄推出的特稿《這十年》,強調習近平“大國領袖的魅力”。
習近平被稱為“領袖”始於習近平擔任中國共產黨總書記只有一年多時間的2014年1月28日。當天,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刊登一篇報導,介紹習近平兩次訪問俄羅斯期間,俄羅斯人對他的印象,標題是《平易近人中更顯大國領袖風采》,說一位研究對外政策的俄羅斯研究生稱習近平為“大國領袖”。
2015年05月09日,《人民日報》屬下的人民網刊登一篇報導--《俄學者著述:習近平具有前無古人的歷史自覺和擔當》,文章提到一位俄羅斯學者的一本書要展示習近平的“領袖風采”,說“迄今為止,習近平是中國歷史上層級領導經驗最豐富的領袖”,展示了“大國領袖形象”。
一般人也許沒有註意到,在俄語中,領袖和領導人是同一個詞。而這兩篇報導都把這個詞翻譯成中文的“領袖”,而不是“領導人”。但是在中文裡,“領袖”和“領導人”既不是同一個詞,也有著不同的含義。
這兩篇報導實際上是迄今能夠看到的中國官方媒體最早把習近平稱為“領袖”的例子。只是,也許是巧合,兩次都是藉了外國人之口,兩次都是藉了俄羅斯人之口,用過去的說法就是“出口轉內銷”。
從此,在中國官媒報導國際新聞時,“領袖”一詞開始出現在習近平身上。 2015年10月1日,央視網在介紹報導習近平訪問美國以及出席聯合國成立70週年峰會的各個節目時,使用了“習近平主席的領袖風采”的說法。
2016年,在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上,中共中央賦予習近平“核心”的稱號。
同年12月21日,新華社報導《習主席2016年的出訪足跡》中提到:“回首2016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5次,走過十多個國家,盡顯大國領袖風采。”
2016年11月,《人民日報》主管的“中央重點理論網站”人民論壇網的人民論壇雜誌推出“特別策劃”欄目,刊登了11篇專門討論黨的“核心”的文章,其中三篇文章的題目出現“領袖”,多篇文章直呼習近平為“領袖”,“領袖”從國際走進國內。
在中央媒體的推動下,地方媒體也開始使用“領袖”稱呼習近平。有些媒體說,最早將習近平稱為“領袖”的地方媒體是中共貴州省黔西南州委機關報《黔西南日報》,該報“2017年11月10日連續多日在頭版或用特刊頌揚習近平,用幾乎全版刊登習近平的一幅標準像,下面寫上‘偉大領袖習近平總書記’。”
中共十九大後,呼喚“領袖”聲此起彼伏
2017年10月,中共召開十九大,習近平第一次連任總書記。這可以說是習近平“領袖”之路轉折性的時刻。中共十九大閉幕不到一個月,2017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趙樂際在《人民網》發表《全面理解和準確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其中藉用鄧小平的話,間接稱習近平為“領袖”。
他說:“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堅決服從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這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保證黨的團結和集中統一至關重要,維護黨中央權威至關重要。鄧小平同志指出,‘黨一定要有領袖,有領導核心’,‘領袖就是團結的核心,他本身就是力量’。”
在中國最高決策機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7個常務委員中,只有兩個人稱呼過習近平為“領袖”,第一個就是趙樂際。另一個是栗戰書。
中共黨媒新華社和人民網緊隨其後配合。 2017年11月17日,新華社刊發長篇人物特寫《習近平:新時代的領路人》,寫道:“(2017年10月)25日,在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上,習近平再次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體現了中共全黨的意願。國內外媒體把他描述為一個使中國由富變強的領袖。”借用媒體描述正式推出了“領袖”的提法。
人民網屬下的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則於2017年11月18日發表了題為《十個真實細節帶你感受習近平的領袖魅力》的報導。
2018年2月,在中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之前,《人民日報》和中央電視台聯合製作推出網絡微視頻《人民領袖》。
另一個公開稱習近平為“領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國全國人大委員長栗戰書。 2018年3月20日,栗戰書在中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說:“習近平同志是全黨擁護、人民愛戴、當之無愧的黨的核心、軍隊統帥、人民領袖,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領路人。”
2019年以後,習近平被稱為“領袖”已經習以為常了。這時已經不僅是媒體造輿論,而且是各省市自治區最高負責人紛紛表態效忠了。
另類“妄議中央”?
2015年10月公佈的經過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如果“妄議中央大政方針,破壞黨的集中統一”,會予以處分,最高可以開除黨籍。
觀察人士說,最高領導人的稱號,不能不算是中央大政方針;最高領導人是否超出常規連任,不能不算是中央大政方針。直到今天,中共中央對習近平的稱呼仍然停留在2016年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賦予他的“核心”稱號上,似乎還沒有在任何公開的文件中稱呼習近平為“領袖”,也沒有說已經決定讓習近平連任總書記,最高決策機構中共中央政治局中的7位常委中,也只有兩個人直接和間接地把習近平稱為“領袖”。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中央媒體和地方媒體,還是政治局的兩位常委和一些委員,還是各地大員,歡呼習近平為“領袖”,好似形成了勸進之勢,頗有向中央施加壓力的架勢,這種“妄議中央大政方針”為什麼可以大行其道呢?
中國事務專家高新說:“因為它符合現在聖上的心理意圖......,他有一個明確的指引。......就是十九大對黨章的修改和十三大對憲法的修改。憲法修改最集中的一條,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把國家主席最多連任兩屆取消了,同時沒有把國務院總理和國務院所屬部門最多連任兩屆取消,這是第一。第二,就是在黨章裡邊把習核心的地位明明確確地寫進黨章裡。”
高新認為,在這個前提下,雖然還需要在中共二十大上走一個程序才能確定習近平連任,但是已經營造出一個習近平連任的前景。每一個宣傳部門,每一個省級官員都已經看得明明白白。
美國俄克拉荷馬中部大學歷史學教授,國際研究中心主任李小兵認為,中共的政策、規定,還有現行的政治形勢,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維持共產黨的領導地位。而中共領導地位的穩定很大程度上取決第一把手。所以在每一次換屆改選,甚至連任的時候都有一次重大考驗。
李小兵教授說:“現在這個勸進也不是什麼新的方式。過去從各個朝代的帝王到民國的總統,以及到毛澤東、鄧小平時代都出現過這種情況,從下到上的這種政治上的支持來維持這個現任的領導。所以這個現在看來習有這種需要,需要做出一些規定和做出一些由上至下的這種民間的支持來保證他的連任。所以不准妄議中央也好,還是……勸進也好,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希望能保持第一把手的政治穩定,能保證習得以連任。”
利用地方勢力向中央施壓,在中共歷史上也有先例。中國事務專家、《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表示,當年鄧小平和胡耀邦等人要打掉華國鋒,就是藉用“真理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討論聚集地方的支持。
胡平說:“就像當年華國鋒的時候,那些反華的勢力就談什麼實踐使檢驗真理標準。看來很抽象的一個理論,然而各個省的人紛紛表態。那當然就是表那個態的人,那就是不喜歡華國鋒的人,那就這個意思了。它看起來是個理論問題,表態本身不犯忌諱啊。你不能說華國鋒看著別人表這個態就說別人反對黨中央。但是它間接地就成了一個集結的這種情況。”
那麼,如果同是勸進,如果有人勸進李克強,希望李克強更上一層樓,中共可以接受嗎?
李小兵教授說:“恐怕這個還不能接受,因為現在突出習的地位......,只是突出領導人,第一把手,第一領導人的地位。所以現在要提出李克強的話,就很明顯是反對習近平,會被打成反對中央、破壞黨的團結。所以現在支持李克強的人是有,但是聲音並不很明顯。”
對於最高領導人,中共過去幾十年的政策是任職兩屆,到站下車,年齡也有一個大概的規定,其目的是要打破領導幹部終身制。如果現在有人說,習總書記領導得非常好,但是現在習總書記也該退了,因為根據我們這幾十年的慣例和黨的一貫政策,領導人不能終身制。我們感謝習總書記,現在應該把焦點放在誰來把習總書記這個偉大的歷程繼續下去,誰能接這個班。如果有這樣的說法,中共會接受嗎?
李小兵教授說:“現在看來,因為習本人也好,還是中央主要的決策也好,都為習的連任做了準備,造著輿論,所以這就成為一個所謂的現行的政策,或者發展的趨勢。”
李小兵教授認為,目前對習近平連任的任何挑戰或者反對都會被看成是負面的,被看成是具有破壞性甚至顛覆性的,都可能被批判。
“外來和尚好念經”的做法並沒有因為國內輿論已經沸沸揚揚而停止。新華社屬下的專門刊登外國媒體報導的《參考消息》,2022年6月25日的通欄大標題是:《習近平為全球發展指明方向》,顯示中國正在將習近平的領導從中國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