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紀念六四“被刪除的記憶”展覽:倖存者作證 珍貴文物展出

在倫敦滑鐵盧聖約翰教堂(St John’s Church Waterloo)舉行的紀念六四35週年的開幕式上,倖存者講述35年前的經歷。 (2024年5月29日,美國之音李伯安)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倫敦紀念六四“被刪除的記憶”展覽:倖存者作證 珍貴文物展出

一場名為「被刪除的記憶:天安門抗議和屠殺35週年」的展覽5月29日在倫敦的滑鐵盧聖約翰教堂(St John's Church Waterloo)舉行開幕儀式。展覽由中國人權(Human Rights in China)、查禁目錄(Index on Censorship)、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和人道中國(Humanitarian China)共同主辦。六四屠殺的親歷者和人權活動人士在開幕活動上分享了自己的經驗。

前六四學生運動領袖周鋒鎖帶來了多件來自天安門廣場的珍貴文物,包括6月4日凌晨沾滿鮮血的毛巾、5月22日印製的傳單、東南大學學生會會旗和天安門廣場上的橫幅等。流亡在英國的香港異見藝術家「淋漓淋浪」夫婦也展出了其作品。此次該展覽將持續到6月12日。

「這些珍貴的六四文物和藝術品是三十五年來中國人用各種方式保持八九六四真相,維護自由民主傳統努力的展現。這些文物近期在英國其他地方也展出過,包括在劍橋大學學生會和英國國會,這是第三個展出的地方。

“記憶無法抹去”

香港觀察行政總裁羅傑斯(Benedict Rogers)在開幕式中說:「直到幾年前,人們還可以聚集在維多利亞公園紀念六四。但今天,由於《國家安全法》和嚴厲的第二十三條立法,再也沒有了。

「香港最著名的兩名政治犯黎智英和鄒幸彤入獄,部分原因就是六四。」他補充說。

鄒幸彤是一名上庭律師,她多年來因幫助在香港組織年度六四燭光晚會而聞名。然而本週,在六四紀念前夕,包括鄒幸彤及其母親等六人因「煽動憎恨政府」被捕,這是23條首案。

「記憶無法抹去,但後人可能會忘記。當中國和香港人無法記住時,我們在這裡有責任記住。在坦克和坦克人之間,你必須選擇一方,沒有中間人。」羅傑斯說。

前六四學生運動領袖周鋒鎖帶來了多件來自天安門廣場的珍貴文物,圖為東南大學學生會會旗。 (美國之音李伯安)

現場為悼念天安門廣場的亡靈默哀一分鐘。因為對中共當局不滿,被迫自我流亡英國的來自中國的音樂家因非(Yinfi)在現場演出自己創作給白紙運動、天安門母親和被中國當局關押的維族音樂家朋友的歌曲。他也演唱了被廣泛視為2019年香港「反送中」抗議運動的讚歌《願榮光歸香港》。

因非在寫給白紙運動的歌曲「是我的責任」(It's My Duty)中唱到:「我們,曾站到坦克前。我們,也曾站到四通橋上。我們,今天接續著自由的微光。

回憶廣場的經歷

查禁目錄的執行長傑米瑪(Jemimah Steinfeld)說:“我對中國共產黨為壓制對天安門的緬懷所投入的精力感到驚訝。”

制止維吾爾族種族滅絕(Stop Uyghur Genocide)組織的執行總監拉希瑪(Rahima Mahmut)分享了她在1989年的經歷。當時,她作為一名學生從大連大學前往北京。

“當我們比較西藏、維吾爾族地區和中國大陸省份時,我可以說其他省份比我所在的地區更自由。廣場上的二號領導人吾爾開希是維吾爾族人,我們感到非常自豪。”

前八九學運領袖之一的周鋒鎖在演講中稱,自己是最早去和最晚離開廣場的學生之一。他表示:“這是中國民主呼聲的開端。”

流亡在英國的香港異見藝術家「淋漓淋浪」夫婦在紀念六四35週年的展覽上展出了其反映香港言論自由消失的作品。 (美國之音李伯安)

周鋒鎖提到:「我是在一個緩慢的過程中鼓起勇氣的。儘管我已經做好了準備,但在我們去天安門廣場獻花的第一天,我們還是很害怕,因為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但我們覺得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但出乎意料的是,警察沒有逮捕我們。

中國異見記者兼作家馬建當年在廣場留守過一個月。 35年後,他回憶說:「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在5月27日那天,當時在天安門廣場上人的臉,他們有老人,有年輕人,有孩子坐在肩膀上的父母,他們都面帶微笑,十分放鬆,那是中國人唯一自由的廣場。

他表示,中共想要抹去記憶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有原罪,是罪犯。 「作為一個極權,中國共產黨設法掩蓋真相,作為一個作家,我用力揭示真相。天安門大屠殺對我的衝擊,更多是一種信仰,它講我拉到了道德的源泉。」馬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