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氣候總管”遲遲不談 兩國究竟打算合作還是競爭?

美國氣候變化特使克里在白宮簡報會上(2021年1月27日)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美中“氣候總管”遲遲不談,兩國究竟打算合作還是競爭?

美國氣候變化特使克里已經開啟對亞洲三國的訪問,預期將與這幾個國家的領導人討論氣候變化問題,而國際社會期待已久的美中氣候特使會晤遲遲沒有發生。相關領域專家分析說,華盛頓與北京下一輪經濟爭鬥,必將在氣候變化領域展開;而氣候合作遲遲沒有重啟的癥結仍然是兩國在貿易和人權方面的嚴重分歧。

美國氣候變化特使克里在就任後不久曾經對媒體表示,他預期很快將和其北京對口官員解振華會晤。隨後克里與解振華共同出席了由中國、歐盟和加拿大舉辦的2021年氣候變化部長級會議,但是兩人“擦肩而過”,並沒有舉行一對一會晤。

儘管美中阿拉斯加高層會談時,雙方在第一場會晤中相互指責、唇槍舌劍;但是兩國“吵而不破”;在隨後兩輪實質性會談後,美中雙方都表示要在氣候變化領域展開合作,並且成立聯合工作組。

“克解會”為何雷聲大雨點小

如今克里星期四(4月1日)已經開啟了一輪對亞洲國家的訪問,將先後訪問阿聯酋、印度和孟加拉國。克里的這次行程並沒有包括北京,仍然沒有與其北京對口官員舉行過視頻會議。美中氣候合作是否雷聲大雨點小?華盛頓和北京到底能否重啟合作?

華盛頓智庫威爾遜中心(The Wilson Center)“中國環境論壇”項目主任吳嵐(Jennifer Turner)對美國之音表示,美中關係重啟涉及的許多方方面面的複雜因素,克里和解振華是否馬上會面其實沒有緊迫性。

“在過去幾年非常緊張和對抗的時期之後,美中兩國重啟關係,這一過程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克里和解振華在奧巴馬政府期間已經有過頻繁互動,已經非常了解對方,因此我認為這兩位雙方的氣候問題總管,沒有立即會晤的緊迫性,”她說。

簡·中野(Jane Nakano)是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能源安全與氣候變化項目高級研究員。中野認為,氣候變化是美中合作取得巨大進展的具體領域之一;但是由於近年來兩國在很多領域的政策差異日益明顯,因此華盛頓對中國的公開態度是“能合作時則合作”,而不在其它領域做讓步,以換取中國在氣候領域的合作。

“儘管這種方法非常合理而全面,但也需要仔細判斷何時與對方接觸,接觸的程度如何。這可能是克里和解振華迄今為止仍沒有舉行一對一會談背後的一個因素,”中野說。

不過,在“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政治與軍事中心主任理查德·魏茨(Richard Weitz)看來,克里與解振華迄今沒有舉行一對一會談主要是時間安排的原因。

魏茨對美國之音表示,他們缺乏直接對話,可能是由於後勤安排的原因。有時候雙方安排兩名非常忙碌的外交官的行程是見十分困難的事情。

“美國希望先與美國盟國和夥伴會面,然後再與中國打交道。再就是,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總體關係不佳,”他說。

美中兩方誰在猶豫

美國總體拜登上任第一天就簽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國將重返《巴黎氣候變化協議》,並且任命前國務卿克里擔任美國氣候變化特使。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氣候變化將是美中兩國首先啟動合作,開始修復雙邊關係的第一步。

而目前雙邊氣候合作的進程停滯不前,美中雙方各自有何種盤算和躊躇?

威爾遜中心的吳嵐對美國之音說,美國和中國在氣候領域有著長期停滯不前和猶豫不決的歷史。她認為,過去多年來的搖擺不定通常主要是因為美國政府的原因。

“回想當年,在小布什執政期間,美中兩國處於'同床異夢'的境地:兩國都躺在同一張'氣候大床'上,但布什政府對氣候變化問題不感興趣。在那段時間裡,中國經常談論氣候變化的重要性,但也並沒有真正採取任何行動,” 吳嵐說。

吳嵐表示,在奧巴馬政府執政期間,打破了“同床異夢”的僵局,成為“同床同夢”的情況。現在兩國都承諾在氣候問題上採取聯合行動,當然這裡具有很大的競爭成分。

美中兩國如今似乎都有著對碳中和的相同夢想,拜登政府一直在談論對基礎設施的巨額投資,這其中包括清潔能源,以及將氣候行動貫穿於更廣泛的政策之中。

吳嵐說:“中國方面已經在清潔能源和氣候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然而,兩國目前還不能馬上回到氣候合作夥伴的狀態;即使兩國領導人決定在這個問題上走到一起,也很可能不會像以前那樣親密了。”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氣候變化項目高級研究員中野分析,北京方面可能覺得,通過主動啟動直接一對一的氣候變化接觸和談判,也不會有太多的收穫。更何況氣候變化問題是拜登政府的首要任務,並不是中國的首要任務。

“北京可能更希望看到華盛頓願意向北京提出什麼樣的要求。我並不認為是任何單方面造成的停滯不前,美中兩國的國內民眾,似乎對各自政府與另一國政府合作的概念非常敏感。這可能是克里和解振華需要處理的一件艱難的事情,”中野說。

美中氣候合作重啟困難何在

分析人士認為,儘管華盛頓和北京都表示氣候變化合作是重啟美中關係的第一步;但是雙方重啟合作仍然充滿各種複雜的困難,其中貿易爭端和人權問題方面的嚴重分歧是非常重大的癥結所在。

馬利蘭州羅耀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y Maryland)政治系主任魏忠克(Carsten T. Vala)教授認為,美中兩國正進入一個在經濟、外交、技術、軍事等各個領域日益公開的競爭、批評和鬥爭的新時期;這使得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任何合作都比以往更加難以實現。

在魏忠克看來,美中之間難以很快重啟合作最大的困難,無疑在於北京在國際關係中的日益自信。這一立場源於中國共產黨領導層的信念,即它比所有西方國家更好地應對了新冠病毒疫情大流行,得以在全球經濟放緩中倖存下來;與此同時,中國經濟預期在未來20年,如果以GDP來衡量的話,將與美國經濟相匹敵。

“除了軍事現代化和在多個領域獲得技術優勢的計劃外,中國最高領導人也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不願意妥協,”他說。

威爾遜中心的吳嵐也分析,美中遲遲還未展開重啟合作的原因,是美中兩國政府在貿易和人權等問題上存在一些嚴重分歧,沒有給氣候合作和外交留下太多的政治迴旋空間。

她同時表示,不要忘記的是,美中兩國在氣候和清潔能源領域的合作不僅僅是兩國政府的行為。“兩國之間仍然存在著非國家層面、研究項目和非政府組織的氣候合作,”她說。

而哈德遜研究所政治軍事中心主任魏茨則認為,“克解會”即使實現,這兩位特使所面臨的最棘手的障礙是:改變美中兩國能源政策所涉及的金融成本,以及對兩國人民生活的巨大影響和乾擾。

魏茨說,美中氣候合作要取得進展需要兩步走。第一,兩位“氣候總管”都需要在各自國家獲得足夠的國家支持,以支付預期的巨大財政成本。不幸的是,當下各國的財政預算都因新冠病毒疫情而面臨嚴重壓力。

第二,克里和解振華二人必須在美中雙邊關係中存在的許多其它重大問題和分歧中,同時共同協調任何可能的美中聯合行動或者倡議。

“由於中國反對英國的各種政策,北京抵制了最近在英國舉行的有數十個國家參加的氣候變化部長級會議。這是一個壞的兆頭,” 魏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