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經濟架構- 美日安保全面相唱和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上任後首次官方亞洲行中訪問了日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印太經濟架構- 美日安保全面相唱和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11月18日表示,美國計劃推動新的印太經濟架構,將邀請不同國家加入,預計明年初啟動程序。專家認為日本將配合美國的新區域經濟合作框架,但是對於日中經貿依賴性的走向看法不同。

美日安保全面共進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上任後首次官方亞洲行中訪問了日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她11月18日表示,拜登總統10月底宣布,美國有意與夥伴合作發展一項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涵蓋供應鏈韌性、半導體、基礎設施、網絡安全等領域,預計2022年初啟動程序。她表示,這項架構也將兼具包容性及彈性,以讓更多不同國家加入,因此這次亞洲行讓她有機會與夥伴國討論,聽取意見。

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教授陳文甲表示,這個新架構導入了拜登政權在印太區域戰略所缺乏的經濟安保要素,意味著美國正在籌組兼俱傳統區域安全與經濟安全的全面印太戰略架構,全面對抗中國的威脅。

日本岸田內閣也在10月中宣布將在2022年1月向國會提出有關經濟安全保障推進的相關法案,明顯是日本想要在各個方面更加鞏固美日同盟的基礎。

陳文甲對美國之音說:“兩者的內容和時間點如此驚人的相似,顯示美日想要鞏固經濟安保的構想,以落實供應鏈堅韌化,也代表岸田新政權將走更堅定的美日同盟路線。日本將在外交安保工作上致力修改外交和安全保障政策長期指標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三個文件;在經濟安保工作上提出經濟安全保障推動法案,

他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說:“岸田內閣提出的經濟安全保障政策與美國新推出的印太經濟架構路線一致,都將列入經濟合作條件的相關條件,希望與安全的經濟夥伴發展關係,而不單單是通過經濟合作增加互利而已。美中競逐的同時,在氣候變遷方面,似乎於美中首腦視頻峰會和2021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中確認美中合作,不過這些舉措並沒有使美中關係總體上有所改善。未來兩國在戰略物資和技術保障方面的競爭態勢還會持續下去。日本當然在這兩方面都將繼續配合美國,共同遏止中國的威脅。”

與中國經貿依存度或改變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10月4日在中國貿易政策演說中提到“重新掛鉤”和“持久共存”兩個新概念。同日,岸田文雄成立第一次內閣,宣稱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對日本來說非常重要,政府必須繼續與北京對話。分析人士指出,美國與日本都推出針對中國的經濟安全政策或架構,對於日美中之間的經濟對話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日本拓殖大學國際學部教授佐藤丙午表示,日本新提出的經濟安全保障政策具有復雜但明確的目標,例如對外國企業直接在日投資的監管、半導體等供應鏈的安全、大學留學生的修課審查等,所有的項目都是保護日本不受於外國勢力干預,並非針對中國。

他說:“經濟安全保障的目的在於保護與日本安全相關的經濟資源,而不是用於針對中國或是任何一個特定國家作為懲戒的手段。在保護日本經濟資源的同時,擴大與中國的經濟交流和合作行動也是日本的重要政治目標,我認為兩者並不矛盾。然而經濟交流具有競爭性,維持和確保與日本安全相關的經濟活動的彈性也是一項重要政策。而且這也是美國正在進行的路線,日美中的經貿必然是在競爭與自我保護中繼續合作交流,所以日本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性短期內不會有很大的改變。”

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教授陳文甲抱持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日本長期以來在美中之間始終努力保持平衡,採取“維持美日同盟,不與中國交惡”的戰略路線,以期‘安保靠美國’、‘經貿靠中國’。但是隨著中國的霸權威脅到日本的國家安全與利益,以及中國面臨的政治和經濟外部環境迅速惡化,現在情形已有所轉變。

他說:“美國正朝著區域安全暨經濟架構發展,日本當然樂意緊隨配合,必然在既有的美日安全同盟以及日本主導‘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運作權力的基盤上與美國緊密合作。如此在美日一旦建構全面性的外交與經濟安保同盟後,日本原先的‘經貿靠中國’亦將改弦易轍為‘經貿亦要靠美國’,甚而影響改變東盟等印太國家的‘經貿靠中國’政策,使得美國的印太戰略日後更形鞏固,戰力亦將更為全面與強大。”

對於中國可能因此產生的反應,陳文甲認為,中國對於美日推出的新經濟架構與法案沒有實質上的抵制能力。

他說:“美國現在以‘結盟、經濟、軍事’等手段控制全球的政經局勢,美日同盟正在建構的區域安全暨經濟全面架構,勢必將嚴重衝擊中國在印太區域的一帶一路戰略佈局與政經影響力。我認為中國面對美日同盟的強力圍堵無力干涉或是反制,只能無奈地重複一些外交辭令,例如:‘不要用冷戰時期的眼光看待當今國際格局’、‘所有針對中國的理由都是無稽之談、’‘中國無意圖在世界搞霸權’等示弱性的回應。”

供應鏈韌性:台灣不可或缺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11月18日指出,美國新推出的印太經濟架構與《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等傳統自由貿易協議不同。美國希望涵蓋的範圍包括供應鏈韌性、半導體、基礎設施、網絡安全、隱私權及科技標準等。

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教授陳文甲指出,以2020年全球半導體供應國的市佔率來看,美國位居第一為42.9%,台灣位居第二為19.7%。台灣半導體業中的晶圓代工、半導體封測市佔率則分別已超過七成、五成以上,確實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

他說:“美國掌握了半導體的關鍵技術專利及資本,日本掌握了關鍵材料,而台灣理所當然就是美日印太區域經濟架構及‘供應鏈韌性’不可或缺的要角。所以台灣必須要發揮其在美日印太戰略中的科技、地緣、民主等三大價值,以及足以對中國造成重大政經影響力的優勢,與美日作成相互間的緊密鏈結,進而洽簽台美TIFA及台日FTA,嗣後爭取美國的支持加入印太經濟架構與CPTPP。”

日本拓殖大學國際學部教授佐藤丙午也同意,台灣的台積電等信息通訊產業,是當今國際社會政治經濟活動的基礎,具有極高的戰略意義。

他說:“從經濟安全保障的意義上說,台灣加入CPTPP絕對符合日本的利益,麻煩的是中國也在同時申請加入,其實中國很擅長在外交上使用這種手段。我認為中國自身條件根本不符合加入CPTPP的條件,只是故意申請加入造成很大的政治性質,台灣的加入就變得很困難。不過台灣如果能爭取加入美國推出的印太經濟架構,同時繼續努力加入CPTPP,對於日美台三方的經濟戰略上絕對是最好的,日本也一定會在兩個經濟框架中都支持台灣。”

日最大利益:多軌並行

佐藤丙午指出,在印太地區除了CPTPP之外,還有RCEP、日美貿易協議等諸多雙邊貿易協議,其實多層次的經濟框架已經存在,而且本身即具有政治性質。

他說:“從CPTPP成立時就指出該地區的經濟框架具有戰略意義。經濟夥伴關係協議和自由貿易協議本來就是深具政治性的經濟合作框架,所以美國宣布不回歸CPTPP之後還是需要發展排除中國的印太地區經濟合作框架,才會推出新的經濟架構。以日本利益來說,應該要多軌並行而且加強自身經濟安全保障的系統,才能獲得國家與地區最大的優勢。”

關於日本需要加強經濟安保的項目,佐藤丙午認為,信息保護系統是重中之重。

他說:“拜登政府提出的印太經濟架構,與岸田內閣提出的經濟安保政策,已經確立了日美同盟將率先應對美中之間的經濟和技術競爭,那麼加強信息保護系統就是日本最要緊的課題。最近幾年已經在日本政策圈積極討論信息保護與分享系統相關法案的製定,唯有如此,日本才有可能加入五眼聯盟(Five Eyes)和澳英美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再加上四方安全對話機制QUAD,積極參與以美國為首的多邊安全合作框架,與美國更完善地配合製衡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