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音是美國公司還是中國公司?

新加坡商場里希音公司的標誌。 (2024年4月4日)

總部在新加坡的中國快時尚電商希音(Shein)執行主席唐偉(Donald Tang)最近在美國洛杉磯一場活動上說“希音是一家美國公司”,稱該公司“價值觀、使命和願景與美國一致」。此前希音因為供應鏈問題受到美國國會關注,該公司在美國上市的計畫受阻。唐偉的說法被認為是希音「去中國化」的新舉措,中國輿論則對他的言論並不買單。

來自上海的朱女士在美國生活了三年時間,「90後」的她在中國從未聽過希音(Shein)這家2008年創立於南京的公司。半年前,由於在社群媒體上看到希音在美國投放的大量廣告,她出於好奇下載了這個以低價聞名的購物應用程式。

「確實很便宜,很多東西大概一兩刀(一、二美元),但因為它的品質不是特別好,我只買過兩次,」她說。

朱女士對美國之音說,一開始看到價格她就對商品品質不抱期望,收到包裹後果然驗證了自己的想法,商品「差不多就值那個價」。她認為希音在中國顯然無法與淘寶競爭,而這家有中資背景的公司對標美國是可以理解的。

「淘寶至少是有品牌或店舖的品質和東西都稍微有保證一點。希音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那種小工廠做出來的,然後也沒有什麼設計,」她說,「還有它的供應鏈都在中國,送貨時間特別久,有的要兩週,這是勸退我的一個主要原因。

資料照:總部在新加坡的中國快時尚電商希音(Shein)執行主席唐偉(Donald Tang)在巴塞隆納舉辦的世界零售大會上致詞。 (2023年4月25日)

希音為什麼要「去中國化」?

希音執行董事長唐偉(Donald Tang)最近在洛杉磯米爾肯研究所(Milken Institute)的一場活動上發表講話時稱“希音是一家美國公司”。他說,從誕生地和供應鏈來看,可以將希音視為一家中國公司;從總部和註冊地來看,希音是一家新加坡公司;從價值觀來看,美國的價值使希音取得了成功,關乎創新、表達個性的自由、公平競爭和法治,「如果這樣看,我們是一家美國公司,」他說。

希音2021年底將總部移至新加坡,由在新加坡註冊的Roadget Business Pte作為經營希音全球網站的法人實體。該控股公司成立於2019年,公司代表為希音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徐仰天(Chris Xu)和其他三人。希音在全球150多個國家銷售,但不包括中國,而美國是希音最大的市場。

美國南加州大學馬歇爾商學院全球供應鏈管理主任尼克·維亞斯(Nick Vyas)對美國之音說,希音作為一家中國公司,在決定將總部遷至新加坡之前,非常有策略地了解客戶群的成長點和商業機會,然後開始提前協調這些事情。這間公司先前就有上市和發展業務的願景,他們知道美國是最大的市場。

維亞斯說:「從這個角度考慮,我認為唐偉的聲明在某種意義上證明,他在定位上要確保公司在西方上市,同時背負一定的壓力,為了減輕從西方民主國家和國內可能面臨的地緣政治壓力,他先發製人地化解這種壓力。 所以我認為他只是在利用希音的文化作為一種槓桿,以確保西方立法者不會在希音爭取上市時製造任何障礙

。月,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要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阻止希音在紐約公開上市,除非這間電商進一步披露其業務運營和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嚴重風險」。魯比奧在寫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根斯勒的信中說,雖然希音的總部設在新加坡,但該公司成立於中國,主要依靠中國數千家第三方合約供應商來生產其10美元一件的洋裝和5美元一件的T恤衫。魯比奧也呼籲要求希音承認出售使用「新疆棉」製成的服裝。希音否認了這項指控,並表示對強迫勞動採取「零容忍」政策。

維亞斯表示,只要希音的供應鏈和產品製造仍在中國,人們確實會對他們的做法提出質疑,這樣的情況並非希音獨有。希音強調其「美國價值」是基於商業考量。

他說:「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商業取向的決定,從搬遷到新加坡,將其在新加坡的總部打造成像是一家西方公司,渴望體現美國公司的價值體系,然後嘗試真正打開市場空間。從現實

看來,歸根結底,希音最大的市場仍將是美國,其次是歐洲。「如果我們看看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看看美中以及歐中之間實施的一些貿易壁壘,以及我們在太平洋看到的南中國海地緣政治逆風,所有這些都讓企業感到緊張,」他說,「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徐仰天作為執行官和創始人,我認為他們只是將自己定位為(與中國)仍然有一些根源,但要創造一個獨特的身份,以確保他們不會陷入所有這些地緣政治衝突之中。

法律上在新加坡註冊成立的公司,但「沒有人會相信這一點」。

芮恩希說:「我認為美國人不認為它是一家美國公司。我認為他們把它看作是一家中國公司,因為業務就是在那裡完成的,我認為中國政府把它當作一家中國公司。所以現實說了算。新加坡,但他們在哪裡生產所有的衣服?

希音在將總部移師新加坡後,現在試圖在公司使命和價值上與美國靠攏,作為「去中國化」的最新舉措。芮恩施說,希音這麼做是為了努力改善該公司在美國的形象,但這不會帶來多大的不同,消費者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太關注這些事情的政治性。在美中關係越緊張的情況下,希音除了試圖說服像美國這樣的廣大市場本身不是一家中國公司,與中國劃清關係也是降低風險的一種方式,政治環境可能是希音搬離中國的一個原因。

芮恩施說:「隨著美國公司降低風險,在某些情況下離開中國或在其他地方建立平行的能力,我們發現中國公司也在做同樣的事情。他們也開始降低風險,將部分能力移出中國,有時是因為擔心中國經濟狀況和他們目前面臨的經濟困難。

「美國公司」言論在中國引發反彈

唐偉在米爾肯研究所發表講話的影片目前在該公司網站和YouTube頻道上已被下架,米爾頓研究所和希音均未回复美國之音的置評請求。 《金融時報》引述兩名中國商業專欄作家的話說,希音曾向他們施壓,要求他們不要寫有關唐偉的這次演講內容,稱這場演講惹惱了一些官員。

維亞斯認為唐偉的言論在中國引發爭議且輿論激動的原因,是因為在當前地緣政治環境下,這成為攸關國家認同的議題。希音作為一間在中國誕生的公司,顯然它的根基深深紮根於中國,但商業慣例、業務成長和資本市場准入都在西方民主國家。

「所以希音處境艱難,只是在爭取渡過難關。我確實理解中國情緒激動,因為他們確實希望希音承認和欣賞中國的傳統和路線,但是同樣的,人們也必須了解當前的商業環境,公司可以做出最佳決策並定位自己,以便在全球範圍內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主張,」他說。

維亞斯表示,如果希音的目標只是想成為為中國消費者服務的本土公司,那麼中國市場已經夠大了,他們可以只待在中國。但這不是希音想要的,他們希望成為全球參與者,因此正努力以各種方式進入這一領域。

芮恩希認為目前還很難斷定這起事件是否會對希音產生影響,這取決於該公司認為自己的未來在哪裡。希音作為一家以年輕世代為目標客群的公司,在看到中國人口正在減少和老化,可能認為該公司的長期未來不在中國,而其他國家對他們的需求更大,對產品感興趣的人口規模也更大。因此希音正在做他們需要做的事情,那就是試圖使其與中國的聯繫更弱。 「我認為他們真地在押注未來並向西方看齊,」他說。

朱女士總結她的購物經驗表示,如果希音在中國開展業務,她還是不會選擇希音。希音的「認同」並沒有影響她的看法,重要的是這個「極快速時尚」品牌的商品品質。從永續發展的角度來看,購買這類品質堪稱「一次性」的商品是不必要的。

「淘寶選擇也更多一些,希音上雖然也有選擇,但店舖或品牌意識並不是特別強,不像淘寶,類似於亞馬遜,你可以選擇店鋪,然後也有更多便宜的東西,有低中高不同的選項,但是希音的話只有低端的,」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