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來,印度主要的紡織中心盧迪亞納、蘇拉特和埃羅德一直在應對大規模傾銷人造纖維(MMF)紡織品的挑戰,這項挑戰影響了價值約600億美元的產業。
中國的傾銷加上國內紡織品價格上漲,嚴重影響了印度的人造纖維布料業務,當地的紡紗廠、針織廠、織布廠和加工商因無法以具有競爭力的價格供貨而紛紛倒閉。
過去四年來,從中國進口到印度的人造纖維紡織品成長了50%以上。
印度國會議員桑傑夫·阿羅拉強調了不公平傾銷行為的不利影響,提出了有關中國合成針織面料湧入的問題,並要求立即採取行動保護國內紡織業。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印度商人告訴美國之音:“布料進口,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布料進口一直是人造布料領域的擔憂。這是因為中國擁有龐大的產能和巨大的優勢。”
他說:“中國以掠奪性價格而聞名,這種傾銷已經破壞了印度的工業。由於全球市場下滑,而且他們有大量閒置產能,過去一兩年這種情況有所增加。”
雖然過去四年價格下降了近40%,但從中國進口的數量卻激增了140%以上。 這對印度國內參與者來說是一個令人憂慮的問題。 專家認為,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印度國內業者將繼續受到損害並留下長期影響。
古吉拉特邦紡織工業協會聯合會主席 Ashok Jirawala對中國的人造布料傾銷行為表示擔憂,他指出,中國的傾銷導致庫存積壓,迫使印度企業被迫削減20%的產量。
吉拉瓦拉說:“中國需要像印度這樣的大市場傾銷其產品,包括紡織品。”
「中國傾銷布料,這給印度企業造成了重大問題,」他說。 “我們的織造廠已滿負荷運轉,現在我們還有未售出的庫存。因此,我們計劃減產20%。”
人造纖維布料進口的成長和國內纖維價格上漲的負面影響使得本地產業陷入困境,導致印度製造商只好把產能降低到70%,嚴重影響了當地和以出口為導向的廠家。
賈甘納坦(Jagannathan)在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大型紡織中心埃羅德經營織布業務,從中國進口黏膠紗線。 他說:“當印度紗線的價格為每公斤2.5美元時,我從中國以每公斤1.5美元的價格購買。只是在最後一個月,中國的價格才變得更高。”
他觀察到,中國賣家現在提供的價格一年內不會改變。
聚酯紡織服裝產業協會秘書長維傑(R.K.Vij)說,在過去三年裡,儘管人造纖維布料的進口關稅被提高到了20%,然而進口量還是翻了一番,其中大部分是針織合成布料 。
維傑說,這不僅僅是進口的問題,還有“對進口成品面料估價過低的問題。”他說:“政府應該向海關發出通告,針對那些定價低於一定價值的面料停止清關。”
中國是人造纖維的最大生產國。 它不惜一切代價出售原材料,因為其客戶正在尋找其他國家作為供應來源。 中國決定了國際價格。
「印度紡織品主要以棉花為原料,」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泰米爾納德邦黏膠製品生產商說。 “我們在人造纖維產品方面無法進行太多創新。中國、泰國和韓國一直都是創新者。”
「在過去的15年裡,我們在原材料方面的價格無法與之競爭。我們只有小額的附加價值。隨著『中國+1'策略的推動,西方品牌有巨大動力,但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 。”
這位黏膠產品生產商表示,考慮到中國的主導地位,印度對化學纖維製品實施的品質控制令(QCOs)嚴重影響了整個價值鏈。 新德里政府已經對聚酯原料、聚酯纖維和紗線以及黏膠纖維實施了品質控制令,要求這些產品即使是進口的也必須得到印度標準局(BIS)的認證。
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化纖進口和對化纖產品的品質控制令似乎只會拖慢該產業的發展步伐,不僅是人造纖維產業,還有前景看好的紡織品技術產業。 對於客戶指定要使用的特殊纖維的海外訂單,該行業無法根據提前授權計劃進口人造纖維。
合成纖維與人造纖維紡織品出口促進委員會主席巴德雷什·多希亞(Bhadresh M. Dodhia)表示:“這方面沒有明確的規定,這導致了很多混亂。”
他說:“面對增值產品進口量的大幅增加,品質控制令應該儘早在整個價值鏈上實施。”
廉價的中國聚酯布的湧入對當地的紡織廠、紡紗廠、編織廠、加工商和出口商產生了負面影響,他們難以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價格。 印度紡織業的中小微型企業(MSMEs)將此趨勢稱為廉價中國布料的「傾銷」。
產業利害關係人指出,採用中國布料製作的服裝成本幾乎比使用本地原料的服裝低10-15%。
隨著印度中央政府提議將紡織業納入囊括亞太地區15個國家(包括中國在內)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計劃,來自全國各地的印度動力織機織造商也對中國面料製造商在 該國傾銷大量製成品表示嚴重擔憂。
在盧迪亞納從事紡織業的一位小商人說:「政府已經實施了一項涉及外國貿易協定(FTA)的計劃,其中包括允許某些國家在印度銷售其產品的條款。因此,紡織業 沒有必要加入這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
隨著2023-2024年棉花產量預計將達到15年來的最低水平,預計紡織品價格將會上漲,這將進一步為更多天然和人造纖維產品進入印度國內市場鋪平道路。
印中兩國都對對方的紡織品進口徵收反傾銷稅。 印度對中國黏膠短纖維(VSF)的舉措打擊了依賴廉價中國原料的服裝製造商,而中國對印度棉紗的反制關稅也影響了印度的紡紗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