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裁下 中國人工智能強國路還能走得通?

北京兩座地鐵站之間的通道中安裝的監控鏡頭。(2019年2月26日)

除電訊​設備巨頭華為外,眾多中國人工智能(AI)初創企業近年來也成為美國商務部技術出口管制制裁的對象。不過,許多進入美國商務部“實體清單”的中國AI企業近年來的估值不降反升,中國在AI行業的投入也不斷增加。許多分析認為,由於基礎研究薄弱、部分技術對美依賴度高,中國AI強國路未來還面臨許多不確定性。

美國製裁無效?中國AI公司遍地開花

最新統計說,業務涉及人工智能的中國企業數量已經達到95萬家。中國證券時報網8月20報導說,企業信息統計工具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中國今年新增的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數量超過21萬家,較去年同比增長45.27%;95萬家企業的業務經營範圍包含“人工智能、機器人、數據處理、雲計算、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

從2019年10月開始,美國宣布多家中國AI企業和研發機構參與中國當局對新疆維吾爾等少數民主的監控和侵犯人權作為,祭出“實體清單”技術出口禁令。英國《金融時報》7月發表一篇題為“美國黑名單沒能擋住中國AI初創企業野心”的文章。文章說,面對美國製裁,中國曠視科技(Megvii)和商湯科技(SenseTime)等人工智能企業正在積極進行大規模的融資、同時簽下海外訂單。

據中國產業信息網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數據,今年全球的人工智能市場將達到1000億美元,複合增長率達26.2%,預計中國人工智能市場則將超過100億美元,複合增長率達44.5 %。

國際數據公司(IDC)今年6月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軟件及應用(2019下半年)跟踪》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人工智能軟件及應用市場規模達28.9億美元,包括硬件在內,整體市場規模約為60億美元。到2024年,中國人工智能軟件及應用市場規模將達到127.5億美金,2018-2024年復合增長率達39.0%。

《金融時報》的報導說,曠視科技的智能溫度測量系統已經出口到日本和中東,用於新冠疫情期間的防疫工作。商湯科技正在與新加坡的博彩業監控技術項目進行項目磋商,並在今年早些時候與泰國的房地產開發商簽訂AI雲計算服務協議,並加入了日本高速公路監控系統升級的投標。

彭博社8月18日報導說,商湯聯合創始人徐冰透露,商湯科技2019年的收入飆升了147%,達到人民幣50億,知情人士說,商湯今年的收入可能達到90億元。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某些層面提升了對AI計算機視覺應用(也就是監控、圖像和身份識別技術應用產品)的需求。彭博社報導說,商湯今年的收入表現可能得益於中國疫情管控期間對監視器需求的提高。據報導,商湯為中國127個城市提供交通監控和住宅監控攝像頭。商湯的“智慧出行平台”在鄭州、西安等多個城市落地,支持在乘客戴口罩的情況下也能通過“刷臉”進出站。

美國“實體清單”打亂“AI四小龍”供應鏈

商湯科技、曠視科技、雲從科技(CloudWalk)、依圖科技(Yitu)被業界稱為中國“AI四小龍”。2019年10月,28家中國實體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其中商湯、曠視和依圖被一網打盡。2020年5月,美國發布的又一批實體清單將雲從科技等7家商業實體包括在內。

“AI四小龍”進入美國商務部實體清單的原因,是“參與了中國在新疆對維吾爾人、哈薩克人和其他穆斯林少數民族族群實施的壓迫、大規模任意拘押和高技術監控等侵犯和踐踏人權的行動”。

實體清單直接影響了這些公司的元器件供應和海外市場。

雲從科技今年6月對中國官方的《環球時報》表示,該公司的供應儲備可以維持一到兩年,並與一些中國國內企業達成了“戰略合作”,還要加快本土化進程。中國科技資訊網站“DoNews”報導說,雲從與華為、寒武紀、曙光等企業合作進行了國產化替代的準備工作。文章說,“要從根本上解決上下游供應鏈的問題,需要國內企業抱團形成合力”。

但公司一名副總裁承認,美國製裁產生了“結構性影響”。

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研究員杰弗裡·丁(Jeffrey Ding)警告說,美國的芯片禁運將對中國AI產業產生長期影響。他對美國之音說:“當它們的的庫存耗盡、不得不更多地依賴自己的芯片製造能力時,你就會看到長期的影響。這些公司不像華為那樣,旗下還擁有海思半導體,它們沒有自己獨立的芯片生產能力……也許他們會依賴華為來提供部分芯片。”

隨著美國對華為製裁的升級,華為對國內芯片的供應能力也日漸吃緊,可能自顧不暇。據DigiTimes本月報導,華為子公司海思半導體正在大量流失工程師。

另外,分析人士說,實體清單對中國AI公司的另一直接影響是讓它們的募股上市和融資之路變得更加困難。

這一方面受影響最大的可能是曠視科技。曠視上市計劃早在2018年就已經啟動,2019年8月,曠視已經獲得9輪融資,累計融資13.5億美元,並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希望“成為在香港和全球首家上市的真正人工智能企業”。

然而,2019年10月突然被美國商務部納入實體清單後,曠視在香港上市的進程面臨許多挫折。有消息說,曠視科技打算中止在港上市。

《金融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曠視科技今年在營收已經達到了被“拉黑”以前的水平,市值估計達到40億美元,可能計劃在2021年轉而在上海證交所科創板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

美國製裁下,中國AI公司仍難捨國內監控市場

曠視科技去年對美國將其列入實體清單表示抗議,並發表聲明中稱,其2018年營收中只有1%左右來自新疆,2019年前6個月沒有從新疆獲得任何收入。

牛津大學的杰弗裡·丁表示,美國製裁的最終目標是要製定一個“連貫的、原則性的表述”,來說明美國如何對那些參與侵犯人權行為的公司實施合理的標準。他說,實體清單沒有提供這樣一個標準,對有關公司如何被添加、或如何可以從名單中刪除缺乏明確性。

他說:“例如,有一些公司,尤其是曠視科技,發表聲明說,他們從新疆獲得的收入不到總收入的1%,並且已經停止了在那裡的一切行動。那麼,在多大程度上,這個實體清單有一套固定的標準,可以讓一些公司可以從實體清單中被剔除,或者把更多的公司加入這一清單——我認為這在目前還很欠缺這樣的標準。”

據中國網絡媒體DoNews報導,“四小龍”中唯一躲開2019年10月的第一輪實體清單制裁的雲從科技曾作出這樣的總結:美國商務部實體清單的評價標準主要有兩個:一是和中國軍方存在合作,二是在新疆展開業務。

報導說,AI領域專家認為,美國商務部不太可能去調查一家中國公司是否真的在新疆有業務落地,更多的還是對安防業務,尤其是和公安系統有合作比較敏感。

中國AI企業不太可能因美國製裁而放棄中國政府主導的國內安防市場利潤誘惑。

IDC報告說,2019年全年中國計算機視覺應用市場達14.56億美元,市場增長來源於安防、城市大腦等領域,中國AI的強項——人臉識別技術——與中國安防市場的需求高度契合。IDC說,計算機視覺應用主流供應商中商湯科技和曠視科技佔領先地位,雲從科技和依圖科技位居第三和第四。

此外,政府補貼對一些AI企業來說是收入的關鍵。公開資料顯示,科大訊飛(iFlytek)2019年的淨利潤為8.19億元人民幣,但有4.12億元的收入來自於政府補貼。該公司表示,2019年為應對美國實體清單影響的相關支出費用為7083.2萬元。

瞄準中國軟肋:軟件製裁,技術碾壓

中國人工智能的產業特點是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術應用實用主義,弱點是基礎研發。美國“實體清單”針對這個弱點,不但禁止關鍵技術元器件的出口,還禁止向名單上的科研部門出口美國軟件產品。

今年5月,美國商務部將包括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等在內的33家中國公司及高校列入“實體清單”,任何美國公司和個人在未經特許的情況下不得向名單上的中國公司和機構銷售美國技術和產品。

據集微網報導,由於哈工大和哈工程被列入實體清單,美國MathWorks公司禁止該兩所高校繼續使用該公司出品的商業數學和科學計算仿真軟件MATLAB,這意味著兩所高校的師生髮表論文或者從事商業項目時,作品中不能再包含任何基於MATLAB 的內容。

中國同盾科技合夥人、副總裁兼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李曉林說,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人工智能整體發展水平仍存在差距,特別是基礎算法和基礎硬件發明專利佔比不高、海外專利佈局欠缺等問題。他在《2019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知識產權發展白皮書》中建議,中國需要在基礎理論、核心算法以及關鍵設備等方面加大創新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