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最近舉辦「青年奪回未來——台港青年運動討論會」,探討台灣反服貿太陽花學運佔領立法院行動暫時結束之後,是否為台灣政治開拓出第三條路,超越過去藍、綠之爭,擴大至全民運動;而香港的學生運動是否可以借鏡太陽花學運,從台灣的經驗為香港學運、社運帶來啟示。
*佔領立法院蘊釀超過1年*
在台北透過視訊會議發言的太陽花學運佔領立法院行動核心參與者、台灣政治大學哲學系三年級生施懿倫表示,反服貿佔領立法院的行動蘊釀超過1年,不是突然發生,當中有很多學生及社運團體參與,分工合作、互相支援,不是任何單一政黨可以發動。
施懿倫表示,太陽花學運提出兩個很關鍵的討論,第一是對現有的民主政治提出質疑與新的可能,召開公民憲政會議;第二是重新界定與中國的關係,不要馬英九總統從2008年執政以來,比較急速及行政權獨大的做法,但這種質疑並不是反對台灣與中國交流。
*不反對與中國交流*
施懿倫說:我們認為台灣必須要跟中國交流、我們不反對與中國交流,可是這樣的交流必須要在一個相對健全,而且是公開、合乎民主程序跟民主精神來進行交流。這也是台灣作為一個施行民主政治、作為一個民主國家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說跟任何一個國家做交流都不反對,但是必須有些前題,但是我們發現2008年以來,馬英九政府的做法是完全違背這樣的精神跟原則。
施懿倫表示,太陽花學運期間不斷有人提到香港的角色,在佔領立法院議場內外,可以看到很多標語提到「台灣不要成為下一個香港」等,或者有人提出台灣應該與香港一起作戰,面對中國因素及新的全球化的變化等。
*台灣跟香港的關係*
施懿倫說:我覺得對台灣的運動者來說,不單只是去重新定義跟中國的關係,或者是去提新的、台灣的國家或者社會的想像。我們可以發現在這幾年的發展,在香港會看到很類似的影子,中國的因素在這邊的影響等,我覺得對於台灣的社會或者台灣的運動者來說,就會去重新想像到底要如何界定跟香港的關係,然後跟香港的公民社會、運動者應該要建立甚麼樣的關係。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副秘書長岑敖暉在論壇上表示,2003年香港與中國簽訂類似兩岸服貿協議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及2004年開放大陸自由行旅客來港之後,中國以經濟優勢大幅削弱香港的政治自主性。香港年輕人看到十年來香港高樓價、高通漲、法治、廉潔的核心價值不斷受到衝擊,產生很重的無力感,覺得遊行、示威等抗議行動,不能改變港府的政策,而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公民抗命行動引起國際輿論廣泛關注,令馬英九政府在服貿議題上讓步,為香港學運及社運帶來啟示。
*台灣為香港帶來的啟示*
岑敖暉說:是繼續去向少數弱勢發洩,繼續拖篋去新城市廣場、去旺角,去向一些旅客抗議,還是真真正正發起一個公民抗命的行動,透過一些公民抗命的行動去拋低一些消極、犬儒的態度,對於強權、對於資本家、對於地產商、對於中南海、對中共去進行一個抗命,因為我們見到公民抗命其中一個意義及目的,就是希望打破既有的秩序,希望透過抗命的方式拒絕順從既有的社會安排。
兩年前參與發起香港反國教運動的中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在論壇上表示,太陽花學運帶來的啟示,是政黨無能力領導公民抗命行動,而目前香港推動2017年普選特首的政制改革,也沒有一個政黨可以代表香港市民,香港與台灣面對同樣的局面,就是政黨、在野勢力不能夠代表市民,公民應該如何走下去﹖
黃之鋒認為,香港目前不應該急於促成佔領中環公民抗命爭普選行動,而是要創造一個民意基礎,否則不能發揮佔領中環行動的政治效能。
*要創造民意基礎*
黃之鋒說:台灣的佔領並非一日發生,之前有一系列、一段長時間的蘊釀,對於整個服貿的討論,或者公民社會之間對於這個議題的認知,才可以造就整個佔領行動,可以透過民間的NGO去承載到。我就會想我們今日有一件事情叫電子公投,在6月22日,姑勿論可能在佔中的官方它這個系統有不足之處,但我們如何善用現有的系統,創造一個民意基礎,為未來的行動提供一個載體。
香港資深高中通識科教師張銳輝在論壇上表示,台灣太陽花學運的學生比香港更理性地去思考,甚至更理性地去實踐台灣與中國之間的關係,他們願意與中國在健全、公開的民主原則下交流,他認為這一份自信,可能今日很多香港人慢慢都失去了。
*台灣太陽花學運更理性*
張銳輝說:我們迴避、我們用篋(行李箱)撞人,但是我們似乎自己去了哪裡,慢慢有少許迷失。當然這個我不能埋怨的,因為事實上台灣與中國之間現在的關係,其實仍然相對較遙遠,他們有這個空間可以去理性思考,我們真的行李箱撞到身體,我們的社區被他們(中國)逼到轉變,我估計因為我們的距離這麼接近,於是有很多感性的反應,有些情緒的反應出來,我會覺得可以諒解,但我們要知道這個現況其實是模糊了,甚至弱化了我們的理性思考。
一位現場觀眾發言表示,他是在香港長大的台灣人,他認同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提出,香港市民應該以公民抗命行動去迫使政府讓步,但質疑香港應該用甚麼方式的公民抗命行動,為何佔領中環討論超過一年還未有行動﹖
現場觀眾說:對比香港及台灣的形勢其實很悲涼,林義雄絕食,我們這邊雞蛋抗高牆絕食,人家寫遺書的,我非常欣賞當年黃之鋒反國教,我們絕食真的絕食到政府出來回應,但他們那邊(雞蛋抗高牆)就只是接力,而台灣反核就立即去「佔忠」、忠考西路,香港討論了一年多,我不知這些事情(佔中)為何要討論這麼久。
*香港何時開始佔中行動*
岑敖暉回應表示,太陽花學運的啟示,是反服貿佔領立法院行動,其實經過公民社會長時間蘊釀及討論,讓民眾對服貿協議的影響有一定認識才去行動,他認為香港佔中公民抗命暫時還未到採取行動的時機。
岑敖暉說:甚麼是一個好的時機,我自己覺得是香港人對一個特首的方案、特首的選舉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有一個清晰的立場,而這個清晰的立場幾時出現呢﹖我們現在就會是6月22日一個全民電子公投,投出一個全香港市民的方案,繼而這個共識就可以出來,這個方案就可以很明確地出現,繼而這個公民抗命行動就可以出現。
*太陽花學運是全民運動*
岑敖暉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如果6月22日佔中全民投票選出的方案,不是學聯及學民思潮提出的「學界平等方案」,學聯是否支持佔中全民投票的最終方案,要視乎該方案是否符合公民提名等學界認同的原則,而最終6月22日的投票結果能否凝聚泛民主派爭取真普選的共識,要看政黨是否受這次佔中全民投票的約制。
岑敖暉說:我自己對這件事情都可能有些擔心,可能政黨現在表明是會參與這個電子公投,他們會支持真普聯會的方案,萬一他們輸了,投出來不是真普聯的方案,或者是其他方案的話,他們會不會接受,或者服從全港市民投出來的意願,我希望各政黨是可以服從這個電子公投的決定。
岑敖暉表示,台灣太陽花學運讓香港學生及公民社會帶來的啟示,是一個共識的重要性,因為太陽花學運不是某些學運領袖的運動,而是台灣的全民運動,因此香港在推動政改、爭取真普選的運動上,公民社會也應該團結,透過6月22日佔中全民投票的平台去凝聚共識,向當局施壓。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最近舉辦「青年奪回未來——台港青年運動討論會」,探討台灣反服貿太陽花學運佔領立法院行動暫時結束之後,是否為台灣政治開拓出第三條路,超越過去藍、綠之爭,擴大至全民運動;而香港的學生運動是否可以借鏡太陽花學運,從台灣的經驗為香港學運、社運帶來啟示。
*佔領立法院蘊釀超過1年*
在台北透過視訊會議發言的太陽花學運佔領立法院行動核心參與者、台灣政治大學哲學系三年級生施懿倫表示,反服貿佔領立法院的行動蘊釀超過1年,不是突然發生,當中有很多學生及社運團體參與,分工合作、互相支援,不是任何單一政黨可以發動。
施懿倫表示,太陽花學運提出兩個很關鍵的討論,第一是對現有的民主政治提出質疑與新的可能,召開公民憲政會議;第二是重新界定與中國的關係,不要馬英九總統從2008年執政以來,比較急速及行政權獨大的做法,但這種質疑並不是反對台灣與中國交流。
*不反對與中國交流*
施懿倫說:我們認為台灣必須要跟中國交流、我們不反對與中國交流,可是這樣的交流必須要在一個相對健全,而且是公開、合乎民主程序跟民主精神來進行交流。這也是台灣作為一個施行民主政治、作為一個民主國家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說跟任何一個國家做交流都不反對,但是必須有些前題,但是我們發現2008年以來,馬英九政府的做法是完全違背這樣的精神跟原則。
施懿倫表示,太陽花學運期間不斷有人提到香港的角色,在佔領立法院議場內外,可以看到很多標語提到「台灣不要成為下一個香港」等,或者有人提出台灣應該與香港一起作戰,面對中國因素及新的全球化的變化等。
*台灣跟香港的關係*
施懿倫說:我覺得對台灣的運動者來說,不單只是去重新定義跟中國的關係,或者是去提新的、台灣的國家或者社會的想像。我們可以發現在這幾年的發展,在香港會看到很類似的影子,中國的因素在這邊的影響等,我覺得對於台灣的社會或者台灣的運動者來說,就會去重新想像到底要如何界定跟香港的關係,然後跟香港的公民社會、運動者應該要建立甚麼樣的關係。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副秘書長岑敖暉在論壇上表示,2003年香港與中國簽訂類似兩岸服貿協議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及2004年開放大陸自由行旅客來港之後,中國以經濟優勢大幅削弱香港的政治自主性。香港年輕人看到十年來香港高樓價、高通漲、法治、廉潔的核心價值不斷受到衝擊,產生很重的無力感,覺得遊行、示威等抗議行動,不能改變港府的政策,而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公民抗命行動引起國際輿論廣泛關注,令馬英九政府在服貿議題上讓步,為香港學運及社運帶來啟示。
*台灣為香港帶來的啟示*
岑敖暉說:是繼續去向少數弱勢發洩,繼續拖篋去新城市廣場、去旺角,去向一些旅客抗議,還是真真正正發起一個公民抗命的行動,透過一些公民抗命的行動去拋低一些消極、犬儒的態度,對於強權、對於資本家、對於地產商、對於中南海、對中共去進行一個抗命,因為我們見到公民抗命其中一個意義及目的,就是希望打破既有的秩序,希望透過抗命的方式拒絕順從既有的社會安排。
兩年前參與發起香港反國教運動的中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在論壇上表示,太陽花學運帶來的啟示,是政黨無能力領導公民抗命行動,而目前香港推動2017年普選特首的政制改革,也沒有一個政黨可以代表香港市民,香港與台灣面對同樣的局面,就是政黨、在野勢力不能夠代表市民,公民應該如何走下去﹖
黃之鋒認為,香港目前不應該急於促成佔領中環公民抗命爭普選行動,而是要創造一個民意基礎,否則不能發揮佔領中環行動的政治效能。
*要創造民意基礎*
黃之鋒說:台灣的佔領並非一日發生,之前有一系列、一段長時間的蘊釀,對於整個服貿的討論,或者公民社會之間對於這個議題的認知,才可以造就整個佔領行動,可以透過民間的NGO去承載到。我就會想我們今日有一件事情叫電子公投,在6月22日,姑勿論可能在佔中的官方它這個系統有不足之處,但我們如何善用現有的系統,創造一個民意基礎,為未來的行動提供一個載體。
香港資深高中通識科教師張銳輝在論壇上表示,台灣太陽花學運的學生比香港更理性地去思考,甚至更理性地去實踐台灣與中國之間的關係,他們願意與中國在健全、公開的民主原則下交流,他認為這一份自信,可能今日很多香港人慢慢都失去了。
*台灣太陽花學運更理性*
張銳輝說:我們迴避、我們用篋(行李箱)撞人,但是我們似乎自己去了哪裡,慢慢有少許迷失。當然這個我不能埋怨的,因為事實上台灣與中國之間現在的關係,其實仍然相對較遙遠,他們有這個空間可以去理性思考,我們真的行李箱撞到身體,我們的社區被他們(中國)逼到轉變,我估計因為我們的距離這麼接近,於是有很多感性的反應,有些情緒的反應出來,我會覺得可以諒解,但我們要知道這個現況其實是模糊了,甚至弱化了我們的理性思考。
一位現場觀眾發言表示,他是在香港長大的台灣人,他認同學聯副秘書長岑敖暉提出,香港市民應該以公民抗命行動去迫使政府讓步,但質疑香港應該用甚麼方式的公民抗命行動,為何佔領中環討論超過一年還未有行動﹖
現場觀眾說:對比香港及台灣的形勢其實很悲涼,林義雄絕食,我們這邊雞蛋抗高牆絕食,人家寫遺書的,我非常欣賞當年黃之鋒反國教,我們絕食真的絕食到政府出來回應,但他們那邊(雞蛋抗高牆)就只是接力,而台灣反核就立即去「佔忠」、忠考西路,香港討論了一年多,我不知這些事情(佔中)為何要討論這麼久。
*香港何時開始佔中行動*
岑敖暉回應表示,太陽花學運的啟示,是反服貿佔領立法院行動,其實經過公民社會長時間蘊釀及討論,讓民眾對服貿協議的影響有一定認識才去行動,他認為香港佔中公民抗命暫時還未到採取行動的時機。
岑敖暉說:甚麼是一個好的時機,我自己覺得是香港人對一個特首的方案、特首的選舉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有一個清晰的立場,而這個清晰的立場幾時出現呢﹖我們現在就會是6月22日一個全民電子公投,投出一個全香港市民的方案,繼而這個共識就可以出來,這個方案就可以很明確地出現,繼而這個公民抗命行動就可以出現。
*太陽花學運是全民運動*
岑敖暉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如果6月22日佔中全民投票選出的方案,不是學聯及學民思潮提出的「學界平等方案」,學聯是否支持佔中全民投票的最終方案,要視乎該方案是否符合公民提名等學界認同的原則,而最終6月22日的投票結果能否凝聚泛民主派爭取真普選的共識,要看政黨是否受這次佔中全民投票的約制。
岑敖暉說:我自己對這件事情都可能有些擔心,可能政黨現在表明是會參與這個電子公投,他們會支持真普聯會的方案,萬一他們輸了,投出來不是真普聯的方案,或者是其他方案的話,他們會不會接受,或者服從全港市民投出來的意願,我希望各政黨是可以服從這個電子公投的決定。
岑敖暉表示,台灣太陽花學運讓香港學生及公民社會帶來的啟示,是一個共識的重要性,因為太陽花學運不是某些學運領袖的運動,而是台灣的全民運動,因此香港在推動政改、爭取真普選的運動上,公民社會也應該團結,透過6月22日佔中全民投票的平台去凝聚共識,向當局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