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香港每天確診數字處於兩年以來最高水平。雖然港府從2月10日開始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但每天確診數字仍然居高不下。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為了早日控制疫情, 港府多管齊下,從2月24日起實施“疫苗通行證”,涵蓋食肆、菜市場、超市及商場等場所,市民進入食肆必須主動展示疫苗紀錄,到訪商場及超市則要攜帶疫苗紀錄,以便執法人員抽查。
港府2月22日更宣布,3月將進行三次全民檢測,找出所有隱型患者。在獲得中國中央支援下,港府採樣檢測能力提升至不少於每日一百萬次。屆時香港將設置幾百家檢測中心,每五天或七天要求所有港人接受核酸檢測,按出生年份分批進行。在三次檢測之間,港人需要使用政府派發的快速檢測包,每天檢測確定有沒有感染,政府也會派發高保護力的KN95或同級口罩。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前表示,疫情急速發展大大超出特區政府的應對能力,危急時刻,香港須發揮“一國兩制”優勢,她已請求中央提供協助。
抗疫依賴中央港人感厭倦
一位50多歲,基於安全原因化名陳先生的媒體人對美國之音表示,他對港府在抗疫問題上過於依賴中國中央感到厭倦。
他說:“香港是否需要全民檢測,從醫學角度或者個人健康考量,我並不十分反感。我不喜歡的是,無論林鄭月娥也好,親北京議員也好,甚至醫學專家,他們全都利用全民檢測作為感謝中央的工具。林鄭月娥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為了政治需要。無論什麼事情都向中央求助,其實目的就是為了感謝中央。為了讓他們表忠。”
華爾街日報2月17日的報道分析了香港的疫情防控方針,認為奧密克戎病毒近日突破香港防線,但“更受損害”的是商界對香港管治的信心。報道指出,香港目前正面臨兩難,一是北京堅持要推動未必可行的“動態清零”,二是作為一個國際商業都會與世隔絕的實際後果,而過去一年港府的選擇愈來愈受質疑。
華爾街日報認為,以往香港獨有的“一國兩制”模式運作良好,原因是香港與中國關係緊密的同時擁有充足自治,當中國大陸政策不適用時,香港能走自己的路,但由於香港的公共衛生領域日益政治化,不但沒有運用資源大幅擴大深切治療能力,也沒有透過恢復與外界通關以吸引更多人接種疫苗。報道質疑,香港正按照大陸的政治制度運作,政策推出和執行並非按實際需要。
在香港人陳先生眼裡,港府把防疫問題政治化削弱了港人的信心。不少人對於全民檢測都充滿了疑問。
陳先生說:“雖然與中國大陸比較,香港在數字上相對透明,但是不能完全排除,港府出於政治需要對於確診數字造假的可能。我相信,港府並不重視香港人健康與否。基於政局穩定的需要,它們會千方百計讓香港清零。至於清零是真是假,沒有人會知道。”
已持續兩年的“動態清零”使不少港人產生所謂的“抗疫疲勞”。 28歲、化名胡先生的公務員早在兩年前已計劃與未婚妻共諧連理,但由於疫情關係,婚禮一再拖延。幾個月前,胡先生趁著疫情相對受控,提前預約在港島一家酒店舉辦婚禮。
胡先生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考慮到疫情反復已盡量從簡,只邀請大約20名親友到場觀禮,但香港疫情急劇惡化,港府宣布收緊社交距離,加上政策朝令夕改,使他精神大受困擾。
胡先生說:“港府‘同心抗疫’網頁最初顯示,2月24日之前不能舉行婚禮,後來改為只要20人或以下,不提供飲食就沒問題。最要命的是,港府其後又更新網頁。最新的版本是,2月10至23日舉行的婚禮,人數不得多於《婚姻條例》下婚姻登記必要人員數目,也就是登記官、婚姻監禮人或主持婚禮的神職人員,新郎新娘及兩名見證人,合共6人。”
酒店以防疫為由取消婚禮,最後胡先生和未婚妻只辦了結婚證,沒有親友在場見證。
他說:“我不能理解的是,為什麼市民坐地鐵坐公交上班可以豁免限聚令,排隊接受強制檢測可以豁免限聚令,投票選立法會議員可以豁免限聚令。辦婚禮卻不能豁免。這到底是什麼邏輯?我實在無法理解。”
社交距離措施延長至4月
根據港府最新公佈,一系列針對疫情的社交距離措施會延長至4月20日,電影院和髮型屋等場所繼續關閉,食肆晚市仍將禁止堂食。當局將進一步收緊午市堂食每桌人數和戶外配戴口罩的規定。航班熔斷機制也會繼續。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9個國家的的民航客機不能著陸香港
近日,評級機構惠譽大幅下調香港2022年經濟增長預測,由原先預測的3%,下調至1.5%,以反映政府因應奧密克戎病毒迅速擴散,而進一步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增加今年經濟下行壓力。
惠譽解釋,新修訂的1.5%增長預測,是假設香港在2023年或以前仍推行與中國大陸一致的“動態清零”政策,有可能影響本地消費。新的增長預測同時意味著,香港實際GDP今年內無法超越2018年反送中風波之前的水平。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近日也發表報告,認為社交距離限制打亂了零售業的復甦步伐,並預期香港零售業增長將從2021年的8.1%跌至2022年“零增長”。
接受美國之音採訪的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助理講師阮穎嫻不看好香港今年上半年的經濟。
阮穎嫻說:“今年上半年其實是重複2020年發生的事情。現在香港處於‘半封控’狀態。很多商店關門。很多市民不上街。零售業十分冷清。首兩個季度的經濟表現估計會相當不理想。不確定性增加下投資減少。下半年的經濟將取決於疫情是否受控。”
阮穎嫻預計,短期內香港不少食肆和商店會相繼結業。
她說:“付不起租金自然就會被迫結業。付得起租的商店也會考量減少投資。經濟何時復蘇是一個未知數。縮減投資規模是很自然的事。即使疫情受控,大家也會擔心下一波疫情何時出現,都寧願暫緩投資。”
面對疫情,特首林鄭月娥2月18日宣布引用《緊急法》,把原定於3月27日舉行的特首選舉,延後至5月8日舉行。她解釋說,港府要集中力量應對疫情,不應分心,也不容有失。在社交距離限制下,特首選舉候選人無法進行競選工作,削弱選舉公平性、公正性和公開性,也影響未來特首的認受性。
分析:北京不希望疫情影響回歸慶典
全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端在香港報紙明報撰文,認為押後特首選舉,目的是要求特區政府盡一切努力,在兩個月內控制疫情。
他解釋,選舉只押後一個半月,表明特首選舉及中央任命程序需要在特區政府換屆的限期,即7月1日前完成,因為如果特首選舉延至7月1日之後,必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提供憲制性的法律根據。另一方面,如果疫情長時間拖下去,香港社會無法承受,加上2022年是香港主權歸還中國25週年,如果疫情不能在七一前受控,回歸慶典以至中國國家領導人來港慶賀視察都會受影響。
香港獨立政治學者黃偉國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也表示,北京不希望看到香港回歸慶典受到疫情影響。
黃偉國說:“今年剛好是‘五十年不變’的一半,被視為中期的慶典。自2019年以來,香港被北京視為‘顏色革命’基地。習近平到訪香港,使人聯想到以往皇帝成功平亂後御駕親征的重要政治姿態。如果疫情導致香港經濟不景氣,外國公司撤資,社會上出現大規模失業潮和結業浪潮,將導致北京失去面子。”
外界關注一旦全民檢測未能控制疫情是否會影響林鄭月娥爭取連任。黃偉國估計,目前北京未必有替代她的人選。即使林鄭月娥成功連任,由於北京有可能中途換人,林鄭也未必能完成第二個五年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