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香港藝術團體最近以不同的表演方式,用戲劇以及歌聲的感染力,喚起各界了解及關注六四事件的史實。有劇團導演表示,受到去年的反國教絕食及今年的碼頭工潮等社會事件影響,今年觀看六四話劇的中學生,較過去幾年對六四事件更易產生共鳴。
李景昌說:原來藝術這個媒體其實是很到位的,因為裡面牽涉了情感,我們希望藉著話劇的創作,希望將我們自己對六四這件事的情感貫輸進去,當然我們的情感不是濫情,我們是經過了很多資料搜集。
李景昌說:竟然有學生提出就是說,如果我們推倒中國政府,那麼哪個政府來再領導這麼多億的人口呢﹖其實他是提出一個質疑,他覺得看完我們的劇,是覺得我們想推倒中國政府,當然我們不是,我們其實是想做一個引子,你喜不喜歡中國政府是你自己的事,但有同學會問我們,這麼多億的人口由誰領導。我們不是說回答不了,但如果在舞台上對著全校學生去說,又怕我們的回答太過引導性,我們會說交給你們自己去想,可能有一天是你,由你去領導這麼多億的人口。
參演《在廣場放一朵小白花》的張滿源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該劇只有3個演員,他飾演的角色是由四川到北京參與89民運的外省大學生,與劇中的北京大學生,以及一名由香港到北京採訪89民運的女記者,代表當時3種人對民運有不同的價值觀以及看法。
參演《在廣場放一朵小白花》的李欣怡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用話劇的方式向公眾傳遞六四的訊息,比傳統的燭光晚會之類的方式,更容易讓公眾接受。
香港藝術團體「沒有製作」在2009年六四20周年成立,剛開始以話劇傳播六四的訊息,前年開始組織「哀音團」,在香港街頭獻唱民運歌曲,以及勵志的流行曲,藉著「六四報哀音」的活動,傳承六四精神。哀音團的成員除了獻唱歌曲,並向途人講述1989年六四事件的經歷或者感受。
現場歌聲:看吧人群在挽手,爭取正義和自由,歌聲裡群情似火滿溢激昂震撼著四周,捍衛人權護眾生,不分社會還是個人,方可見無限理想每日每天漸近。
哀音團成員阿Miu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她在中國大陸出生,六四事件發生的時候只有兩、3歲,後來她7歲左右與父母移居香港,長大後對六四幾乎沒有印象。阿Miu向父母問及六四事件的看法時,父親很激動地說,都是學生的錯,要不是學生在北京搞亂,不會發生這樣的事,而母親的態度較溫和,只一直重申不要再提起這件事情,父母的反應令阿Miu相當震撼。
阿Miu表示,參加哀音團之前,也有參加話劇演出,她認為街頭報哀音更貼近觀眾、更生活化,可以與圍觀的途人或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分享他們的歌曲及對六四事件的看法,也會激發她以理性的角度不斷尋找六四的真相。她希望明年可以背著結他,遊走中國大陸,與各地的人分享歌聲以及六四事件。
90後的曹倩彤今年首次參與六四報哀音活動,她認為90後的年青人雖然不是六四事件的見證者,但可以是傳承者,她會盡力將所知的訊息傳揚,將來也會跟自己的兒女分享六四史實。曹倩彤認為,用歌聲分享六四訊息較易讓人接受。
觀看六四報哀音的大陸遊客肖先生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他第一次到香港旅遊,也是第一次看到香港街頭公開悼念六四的活動,覺得很感動。
肖先生說:年青時候的感想比較激烈,現在人到中年的話就沉澱下來了,但是看到那個情景(報哀音),對他們很佩服的、一種深深的佩服之情。
肖先生表示,89年六四事件發生的時候,他是高中生,覺得當時的學生是愛國的,這種愛國情懷值得宣揚,但是北京當局過去24年來不讓民間對六四有太多公開的悼念活動,所以他佩服香港人仍然願意公開悼念六四,傳承89民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