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記者看佔中:“佔中運動”影響深遠

香港“佔中”滿月,各界集會紀念(美國之音海彥拍攝)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美國記者看佔中:“佔中運動”影響深遠

《亞洲華爾街日報》評論作家大衛.費斯在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主辦的一場有關“香港'佔中運動'遺產”中表示運動影響深遠。(視頻截圖)

201 4 年 9 月 26 日到 12 月 15 日,香港人的“和平佔領中環”運動在持續了 79 天后,正式宣告結束,不過,分析人士認為,佔中運動的影響並沒有消失。

《亞洲華爾街日報》評論作家大衛.費斯( David Feith )當時在現場報導。他說, “佔中運動”雖然經歷了困難,比如如何協調、領導者之間的競爭、甚至一時間失去方向感,但是, “佔中運動”做到了真正的和平與目標的統一。

“總的來說,他們展示了紀律性和組織性、目標的統一性、對非暴力恪守等都令人驚嘆。我們都看到了不少的大規模群體運動,近幾年發生的,從開羅到'佔領華爾街',在維持和平與目標統一中所遇到的種種困難,但是香港做到了。”

費斯是最近在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主辦的一場有關“香港'佔中運動'遺產”的研討會上說這番話的。他特別提到“佔中運動”領導人是在面對世界最強大的威權政府和龐大的中國軍隊的陰影下做到的。他說,抗議者同時向中國表達了致力於捍衛香港的自由主義、自治、言論自由、學術自由以及法治等的決心。

費斯說,更令人震撼的是,“佔中運動”的領導者是如此年輕。他們大多數是 17 歲、 18 歲的中學生和 24 歲的大學生。 他說,中國政府也許不得不考慮香港年輕一代的訴求,儘早與香港人達成某種協議,以避免未來幾十年的抗議活動。

“這批人隨著年齡的增加,會給北京帶來頭疼的問題。也許他們的年輕會促使北京與香港達成某種協議,避免未來幾十年的抗議活動。 ”

“佔中”運動的全稱是“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簡稱“和平佔中”,最初由香港的幾名教授倡議提出,目標是爭取 2017 年真正普選香港特區行政長官。 該運動自發組合,不受任何組織或政黨的主導。

美國自由亞洲電台總裁利比.劉( Libby Liu )也在研討會上發言。 她談到互聯網和其他新媒體在“佔中運動”中發揮的作用。 她還說,香港“佔中運動”的影響將超越香港、台灣和中國大陸。

“佔中運動”期間,有很多人對美國的表現感到失望。 美國總統奧巴馬去年 11 月在北京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特別表示美國並沒有涉及“佔中運動” ,引發輿論嘩然。

不過,美國國會議員給予了支持。 去年 11 月,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兩大政黨籍的議員聯合提出,重啟《美國 - 香港政策法》。 4 月 10 日,美國國務院公佈了《香港政策報告》 。 這是時隔 7 年後,美國政府再次就香港政策向國會提交報告並對外公佈。

《美國 - 香港政策法》於 1992 年頒布。 這項法律將香港與中國大陸區別看待,並給與香港諸多優惠。 《美國 - 香港政策法》於 2007 年終止。 這項法案規定,總統在給與香港任何新的優惠政策之前需要事先核實香港享有足夠的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