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簡稱CECC)在美國時間星期四下午公佈年度報告。該委員會認為,北京干預香港事務將影響到香港已經脆弱的自由和法治,並且對於鞏固香港的金融信譽和未來的繁榮穩定感到擔憂。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在2014年的年度報告總結自從去年10月至今年9月初為止有關香港的情況。所以報告書內未有提到在9月底發生的香港市民自發佔領金鐘與旺角的抗議事件。
該委員會主席﹐代表俄亥俄州的民主黨參議員布朗(Senator Sherrod Brown)在這份報告舉行的電話記者會上說﹐中國與香港的整體民主與自由狀況正在倒退。布朗參議員說﹐他與該委員會的共同主席﹐代表新澤西州的共和黨國會眾議員史密斯(Rep. Chris Smith)將聯手提出修訂《美國-香港政策法》(US-Hong Kong Policy Act)。
布朗參議員在接受美國之音提問時說﹐在修訂時首先要保留有關這項法律內要求就香港民主狀況向國會遞交年度報告的條款。該委員會的共同主席史密斯眾議員強調遞交香港民主進程年度報告的重要性。
史密斯眾議員說﹕“我們需要有這種報告﹐確保我們可以密切注視局勢發展﹐所有人對於香港的民主化進程感到沮喪,非常擔憂﹐並感到憤怒。因為中國曾經鄭重做出保證﹐給予香港市民權利﹐在2017年以普選的方式選出他們的領袖。但是現在卻食言﹐一國兩制本應保持到最少至2047年。正如布朗參議員曾經說過﹐好像以遵守合約與尊重知識產權的角度來看﹐如果你(中國)不尊重與遵守曾經做出的承諾﹐我們怎能再繼續相信你任何事情呢﹖”
對於香港的示威者的表現﹐布朗參議員對記者說﹕“我非常欽佩香港的學生、工人與市民﹐在面對異常危險的情況下挺身而出。在警察使用催淚彈與胡椒噴霧鎮壓的情況下﹐依然保持和平與有秩序的示威。這一點讓我們感到非常鼓舞。因此我們呼籲香港與中國政府尊重香港市民的權利﹐與他們進行真正的對話。”
該委員會的報告書列舉出在今年3月,中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說,“西方國家的民主制度在香港可能會產生災難性的後果”,以及中國國務院的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反對任何“對抗中央政府”與“不愛國的人”成為行政長官候選人。
委員會報告提到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在今年6月發布有關北京對香港政治制度立場的白皮書,並且指香港的自治是“受中央領導的授權”,香港的法官要愛國,是“治港者”。以及今年8月31日,中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發出的“第19號決定”,宣佈對行政長官候選人的資格與數目實施限制,並且需要獲得“提名委員會”內的大多數委員同意才可以成為候選人。
報告引述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和活動人士譴責北京的有關決定,認為中國人大的決定未能確保在香港實行真正的民主。報告書也引述法律專家認為,北京的決定違反了有關普選的國際標準。在香港立法會內所有27名泛民主派的立法會議員表示,要否決中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的選舉改革建議。
委員會認為,過去一年是香港的政治制度發展的重要階段,是給予中國政府與共產黨肯定“一國兩制”,並根據基本法保證香港的“高度自治”的機會。但是中國的領導人卻多次選擇強調中國的主權和對香港的控制。報告書認為,儘管北京原則上同意讓香港市民在2017年以普選方式選出行政長官,但是中國政府在過去一年內發出的聲明和行為卻令人憂慮,北京要通過各種的方式控制行政長官提名過程,並且令人懷疑,北京會否讓香港市民獲得真正自由和公正的選舉制度。
報告書認為,北京不允許在香港實現民主,使到香港社會廣大階層,特別是年輕一代的香港市民感到不滿。
委員會也注意到,香港泛民主派就香港的政制改革建議而舉行的民間公投活動。雖然北京多次公開指摘這項民間公投為“非法和無效”,並且鼓動親北京的團體舉辦簽名活動抗衡民間公投,但是這項非正式投票在今年6月份吸引了大約80萬香港市民參與。
委員會認為,中國人大常委會在今年8月頒布對香港的特首選舉改革的決定,是嚴重限制了任何候選人自由參與競選的能力。因此北京的這些行為令外界增加顧慮,香港在未來是否可以繼續維護已經顯得脆弱的自由和法治,並且擔憂香港在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與長期穩定繁榮的能力會否被拖累。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成員一共有17名委員。他們分別由5名國會參議員,7名國會眾議員與5名來自美國國務院,勞工部與商務部的官員組成。每年就有關中國國內的人權,民主與法治等事項向美國國會與政府提交年度報告。多個國際人權團體與其他國家政府也關注這個委員會的報告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