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對中共當局在海外,主要是歐洲設立“治外法權”的“海外警務服務點”的調查進一步擴大。繼荷蘭、西班牙、加拿大、愛爾蘭近日調查或關閉“警務服務點”之後,德國也加入了調查的行列。一周後,德國總理朔爾茨11月4日將對中國進行有爭議的訪問。
德國的調查主要聚焦在在法蘭克福存在的未經授權的中國警務人員的情況。路透社報道說,在德國黑森邦內政部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警方和內部安全人員在調查人權組織“保護衛士”有關中國在包括德國在內的多個國家設立未經授權的“警務服務點”的報告。
報道說,中國駐柏林大使館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總部設在西班牙的非政府組織“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s)今年9月發布題為《110海外:失控的中國跨國公安》(Chinese Transnational Policing Gone Wild)的報告。
“保衛衛士”的報告說,中國兩個省的公安部門在五大洲的21個國家設立了54個“海外警務服務中心”,其中大部分在歐洲,包括在西班牙的九個和在意大利的四個。在英國,“保護衛士”發現在倫敦有兩個,在格拉斯哥有一個。德國的法蘭克福有一個。在北美的加拿大,多倫多設立了三個這樣的非官方“海外服務站”
這些中心表面上是為了打擊跨國犯罪和履行行政職責,包括更新中國駕駛執照。但是,根據“保護衛士”的調查,它們實際上進行的是“勸說行動”,包括脅迫那些被懷疑公開反對中共政權的人回國。
報道表示,護照更新或簽證申請等服務通常由大使館或領事館處理。根據《維也納公約》的規定,外交規則適用於這些地點,荷蘭和中國都是該公約的簽署國。而中國被指控的警僑事務服務站可能會繞過當地國家的管轄權和國內法規定的保護,從而侵犯了這些國家的領土完整。
“保護衛士”組織說,中國的執法策略是“有問題的”,因為它們針對的是嫌疑人,沒有肯定地確定這些人與犯罪的關係,而且沒有遵守當地國家的正當程序。
報告說,用於追踪嫌疑人並將其送回中國的關鍵方法,涉及所謂的“勸返”行動。這可能包括追踪目標人在中國的家人,以便通過恐嚇、騷擾、拘留或監禁等手段向他們施壓,迫使他們說服海外的家人“自願”回國。這還涉及在線接近目標人,或者通過國外的臥底特工接近這些目標,以威脅和騷擾嫌疑人“自願”返回。
該報告說,這種做法“避開了官方的雙邊警察和司法合作”,顯示中共的“跨國鎮壓”和“長臂警務”正在令人擔憂地增長。
“保護衛士”的調查稱,雖然海外警務服務中心可以幫助中國僑民和遊客解決日常問題,但它們也是複雜的全球監視和控製網絡的一部分,使得中共當局的手能夠遠遠地伸出中國的邊界。而且,它們不僅針對犯罪嫌疑人和腐敗官員,也針對持不同政見者。
該報告還說,這些警務服務中心與外國的當地華人海外同鄉會相聯繫,而這些同鄉會又與中共的統戰部門有著密切聯繫。
中國當局自詡,在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期間,他們“說服”了超過23萬名中國公民回國接受刑事指控。其中的許多人被指控通過在線和電話進行電子欺詐活動。
不過,該報告的共同作者勞拉·哈思(Laura Harth)說,中國也在針對其他人。 “海外華人異見人士、對中國政權的批評者、世界各地的宗教和少數民族等等......中共政權正變得越來越肆無忌憚,其機構也越來越厚顏無恥地在全球範圍內尋求這些非法手段,甚至都沒有很好地去隱藏它。”
此外,柏林近日確認,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將敦促中國開放市場,並將在11月4日訪問中國期間提出人權問題。這將是自新冠病毒大流行病2020年初開始以來,歐盟領導人對中國的首次訪問。目前,西方對中國的貿易做法和人權記錄,尤其是在新疆大規模迫害人權日益關注,並對德國對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依賴感到不安。
路透社報道,德國政府執政的三方聯盟內部就是否批准中國中遠集團對德國最大港口漢堡的一個碼頭的投資發生日益激烈的爭吵。儘管包括經濟、國防和外交部在內的六個聯邦政府部門因擔心安全問題都希望否決中遠的收購交易,但朔爾茨仍堅持推動予以批准。
同時,柏林仍在研究中國收購設在多特蒙德的艾爾默斯半導體技術公司(Elmos)的芯片生產廠的潛在問題。一家德國媒體報道,德國國內情報機構曾警告不要批准這項投資。
路透社報道,德國政府發言人星期五在一次簡報會上說,柏林對北京的看法已經改變,但它反對與中國經濟“脫鉤”,並希望北京在貿易關係中表現出對等互惠。
這位發言人說,德國將討論中國的“專制”傾向和人權狀況,“以及一系列其它問題,例如在向歐洲和其它公司開放中國市場時的對等性”。該發言人補充說,德國政府希望朔爾茨在訪問期間與非政府組織會面,但尚不清楚這是否可能實現。
過去六年來,中國一直是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2021年的貿易額超過2450億歐元(2440億美元)。
朔爾茨為期一天的訪問,將由一個商界領袖代表團陪同。大眾汽車(Volkswagen)和巴斯夫(BASF)的首席執行官已確認將加入總理的隨行代表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