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外長訪問大馬士革會見敘利亞新領導人

  • 美國之音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法國外交部長巴羅在敘利亞變天後造訪大馬士革,並參觀惡名昭彰的賽德納亞監獄。 (法新社:2025年1月3日)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德法外長訪問大馬士革會見敘利亞新領導人

德國與法國外交部長於週五(1月3日)前往敘利亞,代表歐盟會見敘利亞實際上的領導人艾哈邁德·沙拉(Ahmed al-Sharaa),兩人也將與敘利亞公民代表會面。

兩人另外將參觀敘利亞最惡名昭彰的監獄—賽德納亞(Sednaya)監獄。在前總統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統治時期,該監獄因法外處決、酷刑與強迫失蹤而臭名遠播。

德國外長安娜萊娜·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啟程前,透過聲明表示,“今日的旅程,將與法國外長代表歐盟同行,對於敘利亞人民來說是一個明確的信號:歐洲與敘利亞間、德國與敘利亞之間或開啟新的政治開端。”

法國外長讓-諾埃爾·巴羅(Jean-Noel Barrot)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發文表示:“法國和德國與所有多元的敘利亞人民站在一起”,他補充,法國和德國希望推動敘利亞的“和平過渡”。

敘利亞反政府武裝組織去年12月8日攻下首都大馬士革,迫使前總統阿薩德流亡,結束阿薩德家族數十年統治與逾13年的內戰。貝爾伯克與巴羅是在此事件後首批訪問敘利亞的歐盟部長。

在抵達大馬士革之後,巴羅表示希望能看到一個“主權獨立、穩定且和平的敘利亞”。他也參觀了2012年以來關閉的法國大使館。根據法國外交消息人士透露,巴洛會見負責維護大使館設施的敘利亞員工,並強調需在符合政治與安全條件下,致力於恢復外交代表機構。

自從推翻阿薩德政權以來,由沙拉領導的伊斯蘭反抗軍組織“沙姆解放組織”(HTS)一直試圖向阿拉伯國家與國際社會保證,他們將代表所有敘利亞人治理國家,而非輸出伊斯蘭革命。

“沙姆解放組織”是一個遜尼派穆斯林組織,過去曾與伊斯蘭國(IS)和基地組織(al-Qaeda)有隸屬關係,不過後來宣布與這兩個恐怖組織決裂。西方政府已開始逐步與沙拉和“沙姆解放組織”建立溝通管道,現正討論是否取消該組織的恐怖主義認定。

敘利亞為多民族國家,其未來仍有許多問題待解決,包括土耳其和俄羅斯等外國勢力在該國擁有的強大且可能相互競爭的利益。

儘管對沙拉的“沙姆解放組織”持“懷疑態度”,貝爾伯克仍表示,“在這個重要的十字路口,我們不能錯過支持敘利亞人民的機會。”她指出,此行是帶著“釋出善意」與對新領導人的「明確期望」來訪問敘利亞,並稱新領導人的行動都會成為外界評判依據。

貝爾伯克表示,“我們知道HTS的意識形態來源,也知道它過去的所作所為…但我們也聽到並看到他們對節制的渴望,以及與其他重要參與者互相理解的意圖。”她也提到了與美國支持的敘利亞庫德族“敘利亞民主力量”(SDF)的談判。

貝爾伯克也指出,德國與其國際夥伴,將致力於確保敘利亞內部事務不受外部勢力幹擾,並呼籲俄羅斯撤出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她補充,目前目標是讓敘利亞再次成為國際社會受尊重的一員。

儘管貝爾伯克呼籲敘利亞新政府避免讓司法與教育系統伊斯蘭化,但近日敘利亞新政府宣布進行的教科書修改內容已引起爭議。

修改內容包括刪除有關女性與愛情的詩歌,以及前伊斯蘭時代中“諸神”內容。同時,也將《古蘭經》中一節關於激怒真主並迷失正道者的經文解讀為“猶太人和拿撒勒”(Jews and Nasara)(對基督徒的貶義稱呼)。

此外,國歌也從學校教科書中移除,並將愛國口號“為保衛祖國犧牲生命”改為伊斯蘭口號“為安拉獻出生命”。此舉已引起關注,也為敘利亞新政權是否能擺脫極端伊斯蘭主義又增添變數。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法新社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