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以生產蘋果手機聞名的台灣電子產品代工生產商富士康正在涉足電動汽車製造業,並在最近表示要在美國和泰國興建電動汽車廠。
分析認為,富士康此舉是為了降低其供應鏈對中國的依賴。
據《日經亞洲新聞》報導,富士康的母公司台灣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8月12日在法人說明會上表示,富士康將從明年開始,在美國和泰國興建電動汽車工廠,併計劃於2023年開始在美國和泰國大規模生產電動汽車。
劉揚偉透露,富士康的美國工廠將為電動汽車初創企業菲斯克(Fisker)等客戶提供服務,富士康將在2023年底之前為菲斯克生產電動汽車,市場瞄向北美、歐洲和中國。
此前,菲斯克與富士康在2月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開發新型電動汽車,項目名稱為“個人電動汽車革命”,(Personal Electric Automotive Revolution,簡稱PEAR)。
威斯康辛州可能成為富士康在美電動汽車工廠的所在地。根據密爾沃基當地媒體報導,富士康和菲斯克正在跟威斯康辛經濟發展公司(WEDC)就建立電動汽車廠進行協商。
泰國工廠將是富士康與泰國石油和天然氣集團PTT的合資企業的一部分。劉揚偉說,與泰國企業的合作以開發電動汽車和零部件生產平台為主,首先針對泰國本國市場,並逐漸出口到其他東盟國家,預計泰國工廠的產能會達到每年15萬到20萬電動汽車。
早在去年年底,富士康就透露要進軍電動汽車市場,並在去年十月發布名為“MIH”的電動模塊化平台,該平台將為電動汽車企業提供零部件生產服務。富士康表示,這一平台適用於所有品牌和車型。
其母公司鴻海集團也在跟電動客車製造商合作,投資電池材料和軟件,並與日本電產(Nidec)組建了合資企業,發展驅動電機技術和產品。鴻海還向全球汽車製造商提供電動汽車相關諮詢服務。
在全球汽車生產廠陷入“芯片荒”之際,富士康最近宣布收購台灣半導體廠商旺宏的6英寸晶圓廠。汽車的觸控顯示屏幕和剎車控制等功能都需要芯片。相對傳統汽車,電動汽車對芯片的需求甚至更多。
富士康的目標是在2025—2027年為全球10%的電動汽車供應配件或提供服務。富士康除了與菲斯克合作外,還與中國吉利控股成立了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制顧問服務。
新能源汽車技術與傳統內燃機產業的巨大差異、在駕駛技術方面對軟件的更多依賴,讓許多電子類的科技公司看到了搶占市場的可能。在智能手機市場增長放緩的趨勢下,蘋果、索尼等公司都紛紛宣布進軍電動汽車製造業。
總部設在美國馬里蘭州的投資分析機構貝瑞研究(Stansberry)分析師鄭彥淵(Brian Tycangco)說,富士康是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機生產者,其客戶包括蘋果、華為、小米等手機業巨頭,其智能手機產量一度佔全球一半以上。
鄭彥淵對美國之音說:“但智能手機需求的放緩、減輕對中國供應鏈依賴的要求,以及華為智能手機部門面臨的困難,促使富士康尋找利用現有產能的新途徑。”
他說:“電動汽車是汽車行業增長最快的部分,也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增長市場之一。預計未來5年的增長百分率將達到兩位數,而智能手機的增長率為個位數。因此,轉向電動汽車是有意義的。”
美國電動汽車市場規模與中國還有差距,有可觀的增長空間。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美國僅佔全球電動汽車總存量的17%左右。中國擁有世界上44%的電動汽車(超過450萬輛)。歐洲以近320萬的電動汽車擁有量佔全球總量的31%。
國際能源署預計,到2030年,中國將保持其在全球電動汽車銷量上的壓倒性優勢,中國電動汽車的國際市場佔有率可達57%。
鄭彥淵告訴美國之音:“電動汽車轉向美國與確保供應鏈安全的需要有很大關係,因為(在美國)供應鏈不太容易因新冠疫情、地緣政治和貿易壁壘而中斷。”
他說:“從地理角度來看,考慮到泰國已經為蓬勃發展的東南亞市場建立了完善的汽車製造和出口能力,向泰國的轉移是有意義的。泰國也非常接近中國,使其更容易進入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低成本零部件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