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關係法》主要推手籲美國與台灣展開“乒乓外交”

  • 鍾辰芳

百歲議員伍爾夫(Lester Wolff)翻閱制定《台灣關係法》當時珍貴歷史文件(2019年,樊冬寧攝)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台灣關係法》主要推手籲美國與台灣展開“乒乓外交”

曾經在美中關係正常化期間與鄧小平舉行會談,也是《台灣關係法》主要推手之一的前美國眾議員沃爾夫,星期三呼籲美國政府再次以當時美中之間同樣的乒乓外交方式,與台灣進行密切會談以促進美台關係更加正常化。

今年已高齡102歲的沃爾夫(Lester Wolff),去年才發表一本關於《台灣關係法》立法精神的新書。星期三,他在全球檯灣研究中心的視訊討論中表示,在台海發生衝突的可能性日益增加的時刻,最重要的是台灣與中國都要避免採取挑釁行動,雙方人民應該努力避免戰爭,因為那不符合任一方的利益。

他說,台灣現在已經是一個繁榮的民主社會,中國也有強大的經濟實力與能力,任何衝突都對雙方不利,“是時候美國再次展開乒乓外交”,不過這次的對像是台灣。

他一步解釋說,“乒乓外交”是指尼克鬆與基辛格在美中正式建交前與中國進行的談判活動,“在尼克鬆與基辛格進行的那種活動中,台灣佔了那個談判的很多部分,但台灣卻沒有發言權,台灣人民也沒有發言權,而國會,很多證據都清楚顯示,我們那個時候對與中國發展關係更有興趣,而不是保存台灣人民的民主與自由。”

美國之音也問沃爾夫,即將入主白宮的拜登當年也曾經參與過《台灣關係法的製定》並投下贊成票,熟悉這個立法的拜登上台後,美中台之間的系在2021年將會更好或更糟?

沃爾夫說,他認識拜登,“他是一個正直和誠實的人,他也相信憲法”,在拜登主政下,“只要這個關係有活躍的理由它就會活躍,但如果任一方有挑釁行動,那就會改變他的想法。”

沃爾夫並不認為民主黨上台會對台灣不利。他說,《台灣關係法》制定時在國會為台灣發聲的都是自由派,而一些共和黨的保守派卻沒有投下贊成票。

1978年,沃爾夫在擔任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時與當時的民主黨參議員愛德華·肯尼迪(Edward Kennedy)聯手提修正案,在卡特總統為化解國會對如何處理與台灣關係的壓力而提出的《台灣授權法》(Taiwan Enabling Act)中,加入許多包括軍售等保護台灣的文字,幾經辯論後才成為最終版的《台灣關係法》。

40多年過去,沃爾夫將當時的立法經過寫成《台灣關係法的立法意圖:一個包在謎團裡的矛盾》(The Legislative Intent of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A Dilemma Wrapped in Enigma)一書在去年10月出版,其中包括關於各個相關修正案的辯論經過、與行政當局交涉的過程、以及從未公開過的、在建交前他帶領國會代表團到北京與鄧小平會面的會談逐字稿,以及各種幕後密辛。

沃爾夫表示,他寫這本書的目的,主要是想表達國會對這部法律的立法精神、為什麼會有這個立法,以及當初的各種辯論,例如在對台軍售的問題上,就有過關於中國是否能決定美國售台何種武器的辯論,最後得到的清楚結論,就是“絕對不能讓中國有任何角色來決定什麼武器才能賣給台灣。”

他說,從尼克松​開始與中國發展非正式關係後的6、7年間,國會完全沒有得到來自任何行政當局的信息,到卡特總統宣布與中國建交時,他本人也是在15分鐘才被告知,因此國會對行政當局的做法感到非常憤怒,認為必須採取立法行動來保護台灣,因為在卡特政府提出的《台灣授權法》中,沒有任何條文可以保護台灣人民,美中建交不會導致他們不能接受的結果。

由於近來中國不斷以咄咄逼人的軍事活動加大對台灣施壓,美國國會及政策圈也激起關於美國是否應該改變過去數十年來在台海議題上的戰略模糊政策的辯論。

對此,沃爾夫表示,《台灣關係法》立法當時特意在許多條文上保持文字的模糊,是為了能得到兩黨更多人的支持,讓行政當局能夠接受、總統願意簽字,同時也讓美國政府能在與中國發展關係時不至於引起太多波折,不過由於最近中國對台灣的強硬作為,他認為美國的確應該對那些模糊之處做進一步的釐清。

儘管北京當局經常指責美國在與台灣的交往和對台軍售方面做出違反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及一中原則的舉措,但沃爾夫說,《台灣關係法》才是美國對台政策的唯一“有效”立法依據。

“當時整個情況其中一個要素,就是我們將決定權丟給美國國會的事實。所有的公報和所有的保證,事實上都只是行政當局的溝通,是無效的,不符合法治。唯一存在的法律,就是《台灣關係法》,它得到國會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數通過,足以推翻總統的否決,而且也得到總統的簽署。”

沃爾夫也對美國的一中政策有所批評。他說,他已經研究一中政策很長一段時間,但美國從未釐清自己的一中政策是什麼,他不認為美國有一中政策,充其量只能說,美國有的是“一國”政策。

“我們有一個一中政策,但那和台灣曾經是什麼有衝突,它也和中國曾經是什麼有衝突,因為現在有一個中國和一個台灣。我們從來沒有釐清一中政策是什麼。我們在各個公報裡說的是,我們認識到雙方都說有一個中國。所以我不認為美國有一個一中政策。他們或許有一個'一國'政策,但不是一中政策。”

沃爾夫認為,美國當初對台灣總統李登輝訪美做出的限制非常“可笑”,因為美台之間本來就需要許多諮商以便增進相互間的理解,中國必須知道,或許美國人民對台灣的認識不多,但他們支持台灣的民主,因此美國對於與台灣往來的許多可笑的限制都應該解除,未來應該可以見到逐漸放寬。

他說,美國行政當局仍然受到與中國外交關係的製約,也尊重美中之間對一些事務的分歧,因為美國的立場並不是要挑釁,而且美國國會對美台關係有很大的決定權,這從美國國會有多少議員團訪台就可以看出來,而中國對美台往來的不滿和憤怒只會使情況更糟,無助於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