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需要一個外國敵人來分散注意力” 專家呼籲美國重建防禦做好準備

北京的中國軍事博物館內的大屏幕顯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對軍隊講話。(2022年10月8日)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習近平需要一個外國敵人來分散注意力” 專家呼籲美國重建防禦做好準備

美國國防部近日公佈年度中國軍力報告,披露解放軍作戰能力的進步以及入侵台灣的軍事準備。有專家認為, “習近平需要一個外國敵人來分散中國人民的注意力”,“美國必須重建防禦和威懾,我們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美國國防部星期二(11月29日)公佈的2022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態勢發展報告》(CMPR)指出,中國有可能在2035年前擁有大約1500枚核彈頭庫存,比目前的400枚增加近四倍,大部分可打擊美國本土。

“2021年,中國越來越多地將解放軍作為治國工具,在印太地區採取強制和侵略行動。”報告寫道。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12月1日表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各國對中國軍力擴張迅速和不透明以及與俄羅斯合作感到憂心。在布林肯講話之前,俄羅斯國防部宣佈,俄、中雙方的戰略軍機已在日本海和東中國海上空進行聯合巡邏。

《中國即將崩潰》一書作者、美國專欄作家章家敦(Gordon Chang) 11月29日在世界政治研究所(IWP)舉辦的活動上討論習近平帶來的戰爭威脅。(美國之音記者薛小山拍攝)

《中國即將崩潰》一書作者、美國專欄作家章家敦(Gordon Chang) 11月29日在世界政治研究所(IWP)舉辦的活動上指出, 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正在實施二戰以來最快的軍事建設,但美國的政治和軍事機構並沒有認真對待習近平的戰爭計劃、缺乏緊迫感。

“習近平一直在談論戰爭,是時候相信他的話了。不幸的是美國人沒有這麼做,這不是國家生存的良方。”

中國核態勢變化令人警惕

美國國防部的報告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在2021年出於試驗和訓練目的發射了大約135枚彈道導彈,比世界其它地方的總和還多(排除衝突地區)。中國軍隊還繼續建造三處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場地,將包含至少300個新的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

此外,中國正在建立新的核材料生產和後勤處理設施,比如正在福建省霞浦縣建造的兩座CFR-600鈉冷快中子反應堆(CFR-600 sodium-cooled fast breeder nuclear reactors),每座反應堆每年可生產足夠製造數十枚核彈頭的鈽。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高級國防官員本週一(11月28日)在發佈會上說,中國的建設速度太快以至於無法保密,“這確實引發了人們的疑問,即中國是否正偏離一種以所謂的精簡有效威懾為前提的戰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1月30日回應這份報告時稱,中國“堅定不移地奉行自衛防禦核戰略,堅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

章家敦告訴美國之音,中國的目的是用核武恐嚇(intimidate)美國,目睹朝鮮和俄羅斯在威脅首先使用核武後未受嚴懲,中國也躍躍欲試。

“中國官方有不首先使用政策,但他們一直在製造所有這些威脅,可以追溯到本世紀初。中國看到普京正逍遙法外,朝鮮現在生意興隆。天知道還有誰要加入他們的聚會。”章家敦說。

美國“太平洋論壇”(Pacific Forum)主席戴維·桑托羅(David Santoro)告訴美國之音,中國將越來越難以維持維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如果中國按五角大樓報告所說的那樣進行開發和部署,就不可能爭辯說它有不首先使用核武政策。”

德克爾·伊普勒斯(Decker Eveleth)在明德大學國際研究學院(Middlebury Institute)旗下的詹姆斯·馬丁不擴散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助理。他去年發現中國在甘肅玉門建立了100多個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

伊普勒斯對美國之音表示,建造完畢後,中國預計將擁有大約385個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而中國核態勢的重大變化可能在於轉向“預警即發射”(launch on warning)政策。此前,中國的核武器部隊是為二次打擊而設計的,將移動發射器隱藏在隧道中,在對手發動打擊之後進行報復。

“中國可能正在重新考慮對這一戰略的依賴,這可能是認識到因為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以及情報部門非常擅長追蹤核導彈部隊。”他說。

由於發射井在衝突中缺乏生存能力,許多人試圖將其視為中國先發制人的武器。但伊普勒斯表示,該評估是否站得住腳,取決於中國最終將什麼放入發射井。“目前沒有人,包括美國戰略司令部(STRATCOM)知道答案。”

新報告還有何亮點?

伊普勒斯指出,新報告的關鍵信息還包括東風-41型洲際彈道導彈(DF-41)設計為可攜帶“最多3枚核彈頭”(而非10枚),核常兼備的東風-26型彈道導彈(DF-26)的快速部署,洲際彈道導彈發射器的增加,以及短程彈道導彈(SRBM)的減少。

“這證實了我們已經知道的——中國空軍正在對福建省的許多旅進行現代化改造配備,用東風-17高超音速彈道導彈(DF-17)來替換較舊的短程彈道導彈。”

伊普勒斯說,東風-17代表了中國空軍突破台灣和美國在該地區防空系統能力的重大進步。中國將希望使用這些系統打擊台灣的關鍵目標,例如配備反彈道防空系統的空軍基地。

中國於去年7月發射了一枚可能由軌道轟擊系統推向太空、環繞地球飛行的遠程導彈,攜帶這枚導彈的高超音速滑翔器最後又返回到中國。

美國國防部披露新細節稱,這次測試代表了迄今為止中國對地攻擊武器系統的最遠射程(4萬公里)和最長飛行時間(100分鐘)。美軍高級官員稱,該武器當時沒有擊中目標,但已經接近。

在海軍方面,該報告指出,到 2025 年解放軍海軍的船體規模預計將從 340 艘增加到 400 艘。新美國安全中心的兼職高級研究員托馬斯·舒加特(Thomas Shugart)在推特上寫道,該報告還首次明確呼籲關注中國使用民用滾裝船(RORO)作為入侵台灣海運能力的來源。

美國華盛頓的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亞洲接觸主任萊爾·戈德斯坦(Lyle Goldstein)(照片提供:國防重點智庫)。

華盛頓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亞洲接觸項目主任萊爾·戈德斯坦(Lyle Goldstein)告訴美國之音,中國軍艦和潛艇越來越多地使用對地攻擊巡航導彈,打擊印太地區以外的目標。

“萬一美中因台灣開戰,中國可以使用此類武器來遏制美軍。考慮到中國軍隊可以對美國本土——甚至東海岸,也包括西海岸和阿拉斯加——進行常規打擊,這已不再是異想天開。”

在太空領域,報告發現,解放軍繼續發展包括動能殺傷導彈、地面激光和軌道空間機器人等反太空能力。截至 2021 年底,中國的情報、監視和偵查(ISR)衛星系統數量超過260顆,僅次於美國,幾乎是2018年中國在軌系統數量的兩倍。

美國前空軍太空司令部司令約翰·雷蒙德(John “Jay” Raymond)12月1日告訴美國之音,美國太空軍仍然處於世界第一的水平,但最令他擔憂的是中國在太空領域的發展速度。

太平洋戰爭風險大,美國準備不足

美國國防部的報告還指出,如果中共達成2027年建軍目標,將更有能力統一台灣。而美國高級國防官員週一(11月28日)表示,“我沒有看到任何即將發生入侵(台灣)的跡象。”

“這個評估有誤。”章家敦告訴美國之音,如果中國決定進攻台灣,在可探測的傳統戰爭之外,還可能在島上傳播病原體、進行生化戰--“我們可能需要數週或數月才能知道。”

美國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CSBA)客座高級研究院卡爾·雷貝格(Carl Rehberg)(照片來源: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s)

美國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CSBA)客座高級研究院卡爾·雷貝格(Carl Rehberg)1日在該機構的線上討論會對美國之音表示,新報告是美軍需要改進印太部署的進一步證據,“我們正處於脆弱的十年,無所作為並非正途。”

雷貝格認為,美軍在印太幾乎仍然沿襲後冷戰態勢,重返印太的戰略轉型淪為“雷聲大雨點小”。美國部署在沖繩和關島、應對台灣事件的前哨陣地卻比較脆弱,受到解放軍巨大的攻擊威脅。

“美國國防部對第一島鏈的前進方向缺乏共識,缺乏明確的方向和計劃。我稱之為‘准和平時期的心態’ (quasi-peace mentality)。”他說。

前美國空軍副參謀長、退役上將卡羅爾·錢德勒(Howie Chandler)認為,中國正與美國搶奪太平洋領導地位,誤判和衝突的風險非常大:“美中在太平洋還未發生戰爭,但我會告訴你,我們也沒有處於和平狀態。”

章家敦指出,現在的國際氣氛讓如同二戰前夕的1939或者1937年,但更糟的是有可能在歐亞大陸兩端和北非同時爆發戰爭。

“毛沒有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能力,但習近平有。”章家敦說,考慮到經濟萎縮、債務違約加速,房地產市場崩潰、貨幣貶值、糧食短缺和環境惡化,再加上反封控抗議蔓延各地,中共更失民心。

他認為, 習近平需要一個外國敵人來分散中國人民的注意力,“轉移到台灣、日本、菲律賓等等,而不是集中在他身上。”

“美國必須重建防禦和威懾,我們沒有時間可以浪費。”章家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