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盟宣布對中國制造的進口電動汽車徵收最終反補貼稅的決定草案一天後,中國星期三 (8月21日) 宣布即日起對歐盟多種產品展開反補貼調查。此舉是中國對歐盟的最新報復性措施,進一步升級雙方的貿易緊張。
乳製品
據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局公告,立案調查的乳製品包括各式乳酪、牛乳和奶油。商務部稱,此次調查是因應今年7月收到的中國國內乳製品產業提交的反補貼調查申請。
申請書稱,申請調查的產品接受了歐盟及其成員國政府的補貼,可能受益的補貼項目共計20項。
中國商務部表示,此次調查自2024年8月21日起開始,應在2025年8月21日前結束調查,特殊情況下可延長六個月。
公告稱,中國商務部將針對歐盟《共同農業政策》下的七個補貼項目進行調查,例如綠色補貼和生態計劃補貼、青年農民補貼和乳制品存儲補貼等,以及愛爾蘭、奧地利、比利時、意大利、克羅地亞、芬蘭、羅馬尼亞和捷克等各國共計13項的補貼計劃。
在清單中,愛爾蘭是迄今為止向中國出口乳制品最多的國家,去年向中國出口了價值4.61億美元的商品。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歐盟是中國第二大乳制品來源地,2023年佔中國乳製品進口總值的36%,僅次於新西蘭。
豬肉
這次乳製品調查是中國針對歐盟發起的一系列未決調查之一,其中包括6月份發起的針對歐盟進口豬肉的反傾銷調查。針對豬肉的調查在歐盟公開計劃對中國製造電動汽車征收臨時關稅的幾天後啟動,儘管在宣布時未提及電動車關稅,但此舉被視為是在回應歐盟對電動車采取的行動。
今年6月17日,中國商務部決定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此次調查將針對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原產於歐盟的豬肉和豬副產品。
路透社報道說,這些措施可能對歐洲造成嚴重影響,因為歐盟向中國出口的豬肉大部分是豬耳朵、豬鼻、豬腳和內臟,而歐洲人則很少食用這些產品。
中國採取的針鋒相對的調查,似乎主要針對西班牙、荷蘭和丹麥,因為這三個國家被視為支持對進口的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
中國海關數據顯示,歐盟佔據中國2023年約60億美元豬肉進口的一半多,而其中僅西班牙就佔了四分之一。排在第二和第三的荷蘭和丹麥2023年分別向中國出口了價值6.2億和5.5億美元的豬肉產品。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歐盟各國政府在一項不具約束力但有影響力的投票中,對征收電動汽車關稅的利弊表達了不同看法。
白蘭地
此外,由於法國支持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進口進行反補貼調查,作為反擊,中國2024年1月宣布對歐盟輸入中國的白蘭地酒展開反傾銷調查,此舉被視為主要針對法國。根據中國海關數據,法國白蘭地佔歐盟出口總量的99.8%。
化工產品
隨後,中國商務部今年5月19日決定即日起對原產於歐盟、美國、台灣和日本的進口共聚甲醛(POM copolymers)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期限為明年5月19日前,特殊情況可延長6個月。此前一日,中國央視旗下的社媒賬號曾警告稱,歐盟對中國接連發起反補貼調查,「中方其實也有充足的反制手段」。
傾銷調查期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根據中國商務部介紹,共聚甲醛可以部分替代銅、鋅、錫、鉛等金屬材料,可直接用於或經改性後用於汽車配件、電子電器、工業機械、日常用品、運動器械、醫療器具、管道管件、建築建材等領域。
路透社還報道說,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周三在一個聲明中,敦促歐盟從中歐合作的整體利益出發,與中國合作達成一個平衡的解決方案。該商會還說,將繼續代表中國電動車產業通過各種途徑捍衛中國電動車廠商的合法權益。
汽車
此外,中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之一的上海汽車集團(SAIC Motor)星期三說,將採取進一步的法律措施,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該公司表示,受到歐盟和美國的壓力,公司2024年的銷售遇到一些短期的下降。
彭博社說,上汽集團的銷售今年7月下跌了37%,出口下滑了16%。
歐盟委員會在8月20日宣布的反補貼稅的決定草案中,將對上汽集團之前建議的37.6%關稅下調至36.3%,但仍是所有中國電動車廠商中最高的。
同時,歐盟還降低對在中國生產的特斯拉汽車的進口關稅稅率,從之前的20.8%下調到9%,其它中國廠商的懲罰性關稅稅率也略有調降,但並未如北京方面所要求的取消這些關稅。
新的稅率應該是歐盟根據所獲補貼的具體情況重新計算的結果。比亞迪從之前的17.4%下調至17%,吉利從之前的19.9%下調至19.3%。
歐盟在去年10月對中國電動汽車政府補貼問題展開了詳盡的調查,隨後根據各家公司接受補貼的不同情況,作出了力度不同的臨時關稅處罰,引起中國方面的報復威脅。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星期二表示,歐盟委員會此次公布的終裁披露並未充分吸納中方意見,是基於歐方單方認定之事實的錯誤做法,中方對此堅決反對、高度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