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歐盟高峰會本週登場將就雙邊關係重大議題交鋒

  • 美國之音

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右)和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布魯塞爾與中國方面舉行歐中視頻峰會後舉行記者會。(2020年9月14日)

中國外交部星期一(12月4日)確認,第24次中國-歐盟高峰會12月7日在北京舉行,雙方領導人將討論共同關心的戰略和全球經濟議題。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Charles Michel)和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 ),總理李強將同歐盟兩位主席共同主持會晤,雙方將就中歐關係中的方向性、戰略性問題和共同關心的全球性議題深入交流。

汪文斌強調,中歐是夥伴不是對手,雙方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

路透社通報說,歐盟與中國在達成舉行高峰會共識前的數月裡,在北京進行了幾次高階的磋商,謀求在雙方變得複雜的關係中找到共同點。

歐盟今年年中決意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並就如何在“去風險”(de-risking)和在氣候變遷等領域合作之間保持平衡展開了辯論。

今年9月,歐盟貿易專員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思(Valdis Dombrovskis)訪問北京時,同意設立解決糾紛機制。

前兩週,歐洲委員會決定就是否對中國廉價電動車進口徵收反補貼懲罰關稅展開調查,以保護歐盟生產商。

馮德萊恩在11月16日發表的一場政策演說中,強烈抱怨中國政府對電動車產業進行高額補貼,讓中國生產的大量廉價電動車在歐洲市場氾濫。

“這是中國政策故意為之。中國今天的產業政策不僅製造了更多的工業競爭夥伴,而且讓受保護領域的過剩產能傾銷國際市場,並有可能破壞我們的工業基。”馮德萊恩在演說中說。

今年10月,歐盟最高外交官員、外交政策主管何塞普·博雷爾(Josep Borrell)告訴中國官員說,布魯塞爾高度重視中國,也期待中國在地緣政治議題及貿易上同樣重視歐盟。

11月,中國宣布將允許包括法國、德國、義大利及荷蘭的公民暫時免簽前往中國。

儘管雙方之間的對話主要集中在貿易、經濟和政治議題上,但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歐盟部主任菲利普・丹姆(Philippe Dam)敦促兩位歐盟領導人在北京峰會期間在人權問題上向中國施壓。

專注歐洲事務的媒體Euractiv週一發表的一篇分析報告說,這次中歐峰會將是四年來的首次面對面會晤。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中歐關係急劇惡化。隨著歐盟考慮針對中國對電動車、風力發電機組、醫療技術和太陽能設備補貼採取反制措施,雙方的貿易緊張為這次峰會蒙上陰影。

目前,雙方就歐盟指責中國對立陶宛所有出口產品施行禁運陷在世貿組織的爭執中。中國對立陶宛允許台灣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設立“台灣代表處”加以報復。

同時,北京也要求進口公司不得從那些所謂不尊重中國主權的國家購買商品。

報告表示,歐盟已經確立與中國“去風險”的新戰略,減少在關鍵領域和供應上對中國的依賴,並減少北京獲取可用於軍事目的的尖端技術的能力。

儘管歐盟保證不想與中國在貿易上“脫鉤”,但中國在歐洲經營的公司開始四處遊說,稱在未來經營上遇到不確定性。不過,這些公司反過來卻繼續在歐盟投資。

報道說,這次北京峰會的一個關鍵議題是讓北京確信,歐盟不謀求與中國“脫鉤”,不過將減少對關鍵供應的依賴,實現一個更平衡的關係。

儘管外交政策主管何塞普·博雷爾形容目前的歐盟-中國關係是“複雜的”,雙方都有“分歧”,但他稱這次峰會是進行“坦誠討論”的一個機會,尤其是建立一個平等和公平的競爭環境,這樣歐盟與中國的貿易和經濟關係才能變得平衡,對雙方都有好處。他強調,目前卻不是這種情形。

報道表示,歐盟領導人預計將當面要求習近平嚴管被指責繞過對俄羅斯制裁向俄羅斯出口的13家中國實體。根據歐盟估計,俄羅斯軍方取得的高達70%的敏感和高科技產品來自中國。

據報,歐盟一直在準備採取相應措施,包括對一些向俄羅斯出口軍民兩用產品的中國實體實施出口限制,作為歐盟第12輪對俄經濟制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