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中共二十大召開之際,中國在各大社交媒體平台上全面審查了包括習近平在內的中共領導人姓名。這場審查規模之大讓觀察人士感到“不可思議”。與此同時,大量中國網民微信遭封禁,以遏制相關討論。
日前,《華爾街日報》記者林和(Liza Lin)在一系列推文中詳細描述了該報對中國網絡審查所做的調查。
“《華爾街日報》在黨代會之前檢測了中國最流行的社交媒體平台,搜索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常委委員、31個省和地區黨委書記的名字,”她寫道。
她和同事發現,包括微博、微信、知乎、百度貼吧、抖音等在內的平台全都不同程度地審查了對領導人名字的搜索,或是限制了對有關他們新聞的評論。林和透露,當她和一位微信被封的用戶通過通訊軟件Telegram聯繫時,他們的通話也受到了g干擾。
不過,林和發現,審查的內容有時透露出中國政壇可能的走向。
“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是我搜索的所有平台上被審查最嚴重的名字,和常委的待遇差不多。也許他是下一個升起的新星,”她說。
對領導人名字的審查對中國網民來說並不陌生,但《華爾街日報》的發現還是讓推特上的觀察人士感到些許意外。
“這真是不得了。我對他們網絡審查最糟糕的想像也不至於此,”印度記者詹西·雅各布(Jency Jacob)在推特上評論道。
作者、中國體育業專家馬克·德雷爾(Mark Dreyer)也表示:“中國的審查真的不可思議。過去10年的標誌性特徵。”
中國對互聯網的審查從未停止過,但習近平上台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惡化了網絡環境。
“從‘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到‘抱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相關結果不予展現,’” 美國史密斯學院中國文學教授桑禀華(Sabina Knight)調侃說。
上週發生的北京四通橋的抗議活動在中國社媒上掀起波瀾,但審查機關很快通過封殺關鍵詞,限制了消息的傳播和有關討論。許多在微信上轉發抗議圖片和視頻的人被封號。
“考慮到微信在中國日常生活中的無所不在,這種懲罰無異於數字領域的斬手。很難想像在強制自我審查上比這更有效的工具了,”香港金融律師、作家戴安通(Antony Dapiran)說。
對斯坦福網絡政策中心平台管理項目主任達芙妮·凱勒(Daphne Keller)而言,中國的審查手段可能成為其他國家政府效仿的模版。
“這包涵了其他國家正在嘗試的手法,比如讓部分網絡行為只對那些公佈自己身份並能讓政府追踪的人開放,”她寫道。
中國數字時代編輯、前微博審查員劉力朋用三個字總結了中國審查的精髓:“習禁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