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內政部長近日赴中國參加一場公安論壇,獲得北京承諾提供數十萬美元的警用裝備支持。然而,緬甸少數民族武裝團體的攻勢如虹,已經控制了佔中緬貿易總值逾九成的邊境路線。專家指出,緬甸軍政府對邊境的失控不僅加劇了其統治危機,也進一步喪失了民心,而中國對軍政府的支持,可能引發當地日益高漲的反中情緒。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在仰光從事英語家教工作的緬甸華裔楊芙儀(Yan Phyu Yin)告訴美國之音,她的父母在中緬邊境從事貿易,生意受到內戰嚴重影響。她擔憂道:“因為戰爭,貿易的情況肯定是變差的,基礎設施、道路會被破壞,交通也會受到阻礙,所以導致貿易減少。然後(還有)安全問題,如果你要出口,要經過很多的檢查站,他們也會很嚴格的檢查。”
緬甸內戰重創中緬邊境貿易
楊芙儀的父母親住在緬甸北部撣邦(Shan State)的臘戍(Lashio),經常到靠近中國雲南的木姐(Muse)從事木材及大米和玉米等農業產品的貿易。然而,自2021年緬甸軍方政變以來,家族生意下滑近五至六成。
近期,緬甸少數民族武裝團體,特別是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MNDAA)、德昂民族解放軍(TNLA)和若開軍(AA)組成的“三兄弟聯盟”,已控制了包括臘戍和木姐在內的中緬邊境城市。
緬甸獨立智庫戰略與政策研究所(ISP Myanmar)在8月下旬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在緬甸與包含印度、中國、泰國、孟加拉和老撾等五個鄰國之間的17個官方邊境貿易站中,少數民族武裝團體已經控制了其中五個,其中三個與中國接壤。這三個邊境貿易站分別為三兄弟聯盟透過去年“1027行動”,佔領的木姐和果敢清水河鎮(Chinshwehaw)、以及由克欽獨立軍攻佔的雷基鎮(Lwegel)。
報告說,少數民族武裝團體已經掌控了中緬貿易總值91%的路線,軍政府對此無能為力。報告還指出,除天然氣外,緬甸與中國的邊境商品貿易幾乎陷入停滯。
邊境失控,軍政府民心盡失
對此,美國和平研究所緬甸項目主任杰森·塔爾(Jason Tower)表示,這意味著緬甸軍政府已陷入了“不可能在沒有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參與的情況下,促成任何與中國的跨境陸路貿易”的窘境,進一步削弱了其對國內經濟的控制力。
塔爾告訴美國之音:“緬甸軍方與南緬甸的連接越來越少,無法將貨物運入曼德勒或仰光。因此,運往仰光或下緬甸(指緬甸南部三角洲和沿海地區)的貨物需要轉為空運或海運的情況愈來愈多,這意味著物價正在飛漲。"。
挪威奧斯陸和平研究中心(PRIO)博士研究員、緬甸問題專家提哈(Amara Thiha)則說,雖然緬甸軍政府可能還有其他的收入來源,以至於少數武裝團體控制邊境貿易對軍政府的影響仍有待觀察,但這不代表整體國家經濟沒有嚴重問題,而這種經境困境可能加劇民眾對軍政府的怒火。
提哈告訴美國之音:“由於衝突和持續的戰爭,更多的苦難落到了人民身上,這些人民必須使用更高的匯率兌換金錢,這使情況更加困難,物流成本變高也使運輸變得非常困難。”
楊芙儀進一步補充,少數民族武裝與軍政府在邊境的激烈衝突,嚴重影響了她父母的生意。她指出,緬甸華裔民眾的不滿主要針對軍政府,認為其政策導致經濟衰退。
中國面對緬甸局勢的兩難選擇
塔爾表示,現在緬甸少數民族武裝組織在貿易上控制了許多關鍵走廊、並掌握了緬甸與中國邊境的關鍵位置,這將讓少數民族武裝組織的影響力更加巨大,迫使中國不得不認真看待。
塔爾說:“特別是在雲南,過去幾十年來,雲南一直將自己定位為,中國與印度洋地區之間的關鍵戰略貿易點。現在為了促進這一點,所有這些貿易都需要經由少數民族武裝組織控制下的領土,這意味著,如果雲南政府希望這項措施發揮作用,就必須非常認真地對待這些組織,並找到與他們合作的方法,以促進貿易。”
但儘管如此,北京看似仍不樂見少數武裝團體立即擴大對緬甸的控制。
緬甸流亡者雜誌《伊洛瓦底》(The Irrawaddy)上月底引述雲南省瑞麗市安全部門於8月29日一份的聲明指出,中方敦促德昂民族解放軍與中國合作,以維護撣邦北部和中緬邊境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聲明警告,若德昂軍不停止相關軍事行動,將面臨“更多的威懾和懲戒措施”。
不過,美國之音並未在瑞麗市人民政府網站上查找到相關聲明,截至發稿前,瑞麗市人民政府也未回應美國之音提出的置評請求。
對此,緬甸問題專家提哈表示,儘管目前無法核實此項聲明確實是由瑞麗市安全部門所發出,但可以肯定的是,北京對緬北局勢持謹慎態度,擔憂衝突升級,進而讓美國等外部力量有機會干涉緬甸內戰。
提哈說:“北京認為,(少數武裝團體)攻擊北部的貿易路線和主要城市,以及三兄弟聯盟聲稱要攻打曼德勒和其他地區,這些都是北京不願看到的,因為這將導致衝突進一步蔓延。另外,北京也不希望其他西方國家介入或與緬甸邊境周圍的團體接觸。”
中國支持軍政府,削弱東盟影響力
儘管邊境局勢複雜,中國仍繼續公開支持緬甸軍政府。
緬甸內政部長亞比(Yar Pyae)於9月8日至10日應中國邀請前往江蘇參加“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論壇”,並與北京簽署兩份諒解備忘錄,包含建立中國與緬甸軍政府的兩國警察部隊合作中心、以及中國承諾將提供500萬人民幣(約70萬美元)的警用裝備和物資。
美國和平研究所的塔爾分析,北京的做法旨在強化其對緬甸局勢的影響,但也削弱了東盟在處理緬甸危機中的角色。東盟並未承認緬甸軍政府為合法政府,拒絕其參加主要峰會,而中國的支持反而幫助軍政府減輕了國際壓力。
塔爾說:“東盟並沒有將緬甸軍方視為政府,在任何主要峰會或領導人會議上,都不邀請緬甸軍方高層領導人參加。因此,(中國)再次邀請緬甸軍方高級代表出席這樣一個重要的多邊平台,再次削弱了東盟的做法,它幫助緬甸軍方緩解了,來自東盟或世界其他國家的一些壓力。”
緬甸反中情緒恐使北京受挫
然而,中國持續力挺軍政府的舉動正在引發緬甸民眾的強烈反感。《伊洛瓦底》上週五報導,270多個緬甸民間團體呼籲中國停止進行對緬甸少數民族武裝團體的任何威脅,以及停止施壓他們應停火併對緬甸軍政府做出讓步。
在仰光從事英語家教工作的楊芙儀就說,雖然她身為緬甸華裔,但中國政府看似到現在還在支持緬甸軍政府,這等於是“在干預我們的內政”,這樣的舉措讓她對中國政府很不滿意,更不要說大多數已對北京怒火中燒的緬族。
楊芙儀說,好在緬甸大多數人都是比較理性,並沒有將這樣的反中情緒投射在當地華裔身上,因為“大家一起生活久了,他們也會了解,我們華人也並不是說一定要支持哪一方人”,因此並沒有聽聞身邊有華裔民眾受到種族攻擊。不過,楊芙儀也說,緬甸已經有民眾發起數起在中資工廠或是中國大使館前的示威,表達他們對中國的不滿。
然而,塔爾示警,緬甸目前的反中情緒,可能對中國對緬甸的影響力“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這可能只會導致緬甸各地的抵抗力量對中方越來越感到沮喪和憤怒,若局勢惡化,恐導致北京在緬投資難以為繼。
塔爾說:“從根本上來說,抵抗力量的目標就是要消滅緬甸軍隊犯下的暴行、及壓迫人民,因此,如果中國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障礙,我認為你會看到緬甸民眾對中國有越來越強烈的敵意,這確實會破壞任何諸如恢復貿易、或是(中資建設)重新復工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