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爆雷恐令投資人損失超過七成 虧損高達數千億人民幣

在北京的中植企業集團總部(2023年8月22日)

中國最大民間資產管理公司中植集團因資不抵債而爆雷後,投資人的損失有可能超過四分之三,甚至只能收回13%的本金。

彭博社週一(11月27日)報告說,上海兩高律師事務所律師應越稱,中植負債高達4,600億元(約649億美元),清算後約只能回收1,000億元。而且中植相關的法院訴訟預計將會曠日持久。

北京資產管理公司華新資本創辦人孫建波也向彭博社表示,不良資產通常會打折70%之後再出售。而彭博社透過計算得出結論,這意味著中植投資人只能收回約13%的本金。

中植集團承認“嚴重資不抵債”後,北京市朝陽區警方上週末宣布對中植集團所屬財富公司涉嫌違法犯罪立案偵查,並對公司高管解某某等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由於中植創辦人解直琨已於2021年因心臟病去世,而解直琨的多名親屬仍然是中植的高管,因此警方通報中的解某某很可能包括在中植公司擔任高管的解氏家族人員。

警方在通報中也呼籲投資人透過多種管道和方式向警方報案登記,以便“全面查清案情,全力追贓物”。

彭博社在報告中指出,中植爆雷對中國富豪投資人敲響了警鐘,因為這些投資人會一味追求向中植集團這些沒有受到嚴格監控的公司提供的所謂高回報投資產品。中植集團最初在今年八月引發外界的關切,因為其旗下的中融國際信託公司有十多種投資產品無法按期付款。

應越律師星期六在社媒上貼文指出,中植集團目前2,000億元人民幣的資產最多可以1,000億元出售。根據中植先前透露的4,200億至4,600億元的人民幣負債中間數計算,這意味著投資人大概可以收回約23%的本金。

不過實際追回的款項比例有可能更低,因為中植上星期透露公司流動性陷入困境,因此處置資產的收益可能會低於預期。

應越指出,在類似的案例中,資本回收率實際上遠低於23%。他透露說,一起涉及300億元人民幣的案件在折騰四年之後,目前仍在等待二審判決。而中植的案件涉及的金額更為巨大,因此法院審理起來也會耗費更久。

中植曾被稱為影子銀行,鼎盛時期該集團管理的資產價值超過一兆元人民幣(約1,410億美元)。該公司通常利用高回報的承諾吸收富豪以及普通家庭的存款,然後將這些資金用於放貸或投資於房地產、股市、債券和期貨。

彭博社報告說,近年來即使類似的信託公司遭遇風險或爆雷,中植集團仍向中國萎靡不振的房地產業提供融資,甚至從恆大集團這樣的公司吃進資產。

中植集團1995年創辦於北京,然後逐漸將業務擴張到多個領域。該公司持有中融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等六家持牌金融機構、五家資產管理公司、以及四家財富管理公司。它還擁有從半導體到健康和消費等一系列跨行業上市公司的控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