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週一香港的商舖和地鐵按時開張。然而此前一天,香港再次混亂一片,警方與年輕的親民主示威者以及年歲較大的親北京支持者再次發生暴力衝突。
在北角和砲台山,民主派示威者和親北京人士發生口角和肢體衝突, 週日有數人受傷。
親北京的示威者捲起袖子撕下“列儂牆”上的海報,另外身穿白衣的大陸人士不僅毆打身穿黑衣的親民主示威者,還使用侮辱性的語言進行攻擊,高喊“福建人都來,來打蟑螂”。
而與此同時,六名身穿黑衣的示威者使用雨傘毆打一名49歲的男子,並對他拳打腳踢。據報這名男子曾一度失去意識。
反動員戰略
分析人士說,這顯示北京可能正在採取“反動員”策略,也就是允許在香港的大陸移民與反北京示威者進行抗衡。
然而分析人士認為,這並不會緩解香港的政治矛盾。與之相反,年輕的親民主示威者可能會更加憤怒。
“在大多數公眾眼裡看來,這些示威者實際上很愛香港,並且誓言要維護香港的自由。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將激起憤怒”,香港科技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成名說。
他說,週一香港明報的民意調查顯示,香港70%的人對港府讓步不滿意,其中包括林鄭月娥表示將撤回逃犯條例。n
香港眾志成城
成名說,大多數人認為示威者的五大訴求,特別是成立特別委員會調查警察是否濫用職權的要求應當得到回應。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沒有足夠證據顯示香港中聯辦推動了反動員戰略,香港人似乎對持親北京意見人士的包容度越來越高。
“顯然,他們努力構建了一個支持大陸政策和香港政府的統一戰線。所以這種反動員運動如果是和平的,我想港人是願意包容的”,香港科技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崔大偉說。
隨著香港緊張局勢升級,中國持續營造輿論環境來駁斥親民主示威者的行為,並指責西方政府是大規模示威的幕後推手。
外國勢力干預
上週五,微信上流傳著一篇文章,中央政法委敦促香港的年輕人不要指望西方國家解決他們的財務困境。
“西方國家無法解決你們的問題,那些鼓動你們上街的人除了民主和自由的空口號以外什麼都沒有”,文章說。
“那些接受西方國家幫助迎來民主和自由的國家現在都麻煩重重。西方國家自己都解決不了自己的國內問題”,這篇文章寫道,並敦促香港人來中國尋找經濟機會。
這篇文章似乎是在針對像黃之鋒這類親民主活動人士領袖,黃最近前往台灣、美國和德國來尋求國際支持和外國介入。
崔大偉教授說,中國向來將外國勢力視為問題的源頭,而忽視了香港境內的衝突。
他說,香港面對的是島內的社會經濟和政治衝突,而不是外國干預。
“唯一外國勢力有嚴重影響的就是如果美國廢除香港政策法,一旦那樣中國就無法通過香港獲得美國技術”,他說。根據1992年通過的《美國-香港政策法》,在1997年移交之後,美國在處理貿易和經濟問題上將香港和中國大陸區分對待。
經濟光環減退
也有人對於香港的經濟未來表示關注。倫敦證券交易所最近拒絕了港交所提出了390億美元的收購建議。與此同時,香港美國商會的調查顯示投資人信心減退。
商會的調查顯示,67%的受訪者認為香港作為地區經濟中心的美譽已經弱化,另外80% 的受訪者說長達數月的動亂影響了他們的投資決定。
成名教授說,在解決香港的政治和經濟問題上,中國的領導層目前站在了十字路口。
中國希望在未來20年內完全控製香港,但是又不能讓香港失去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的光環。在美中貿易戰之際,香港的經濟地位對中國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