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近年,香港12人男子跳唱組合MIRROR非常受歡迎,除了在香港吸引大批支持者,不少移居英國的香港人也參與追星活動,可說是借此維繫自己的獨特身份。
英國倫敦一個星期六下午,陳浩然說,近年來都沒有看過他57歲的媽媽這樣健步如飛,從地鐵站快步前往西敏橋對岸的獅子石像。他們要出席的,是一次由在英國的香港人舉辦的“追星活動”。
9月25日當天,一班香港歌手盧瀚霆(Anson)的擁躉在倫敦市中心、國會和大笨鐘的對岸聚集。過百名參加者在橫額上寫下心意,而橫額循迴世界各地之後,將會交給盧瀚霆本人。橫額的另一面是盧瀚霆的大熱歌曲《不可愛教主》的宣傳照,“教主”是他的暱稱,支持者則自稱為“神徒”。
盧瀚霆是香港12人男子跳唱組合MIRROR的成員。這隊偶像派組合的成員透過參加香港電視台Viu TV 2018年舉辦的首屆《全民造星》比賽被發掘,正式出道不夠三年,但受歡迎的程度可以說是比香港90年代偶像風潮有過之而無不及。數月前,連香港親政府議員葉劉淑儀都在立法會質詢官員,問香港政府會否幫忙,爭取組合去中國大陸受歡迎節目亮相。
這隊組合的出現,可以說是令在香港以及移居海外的香港人凝聚起來,一起追星之餘,更維繫自己的獨特身份。
陳太在2019年8月搬到英國,陪伴在當地讀書的兩名子女。之前,她幾乎沒有看過Viu TV的節目,只有追看無綫電視(TVB)每晚播出的《愛・回家》系列劇集。陳太對美國之音說,到達英國之後,兩名子女不斷遊說她放棄收看政治立場親政府的無綫電視。
封城期間的唯一家庭娛樂
一場疫情令到英國封城,一家人沒有太多事可以做,成為他們“入坑”,即成為狂熱支持者的契機。
陳太說:“我要找東西代替才可以,我天天在家不知道做甚麼好。聽到他們兩個經常在笑,很開心,我又不知道在看甚麼,於是開始慢慢去看。”
她說,當時對MIRROR的印象如不少香港人一樣,只是在現時已經停刊的《蘋果日報》上面,見過“姜濤不紅,天理不容”的廣告字句,對他認識不深,但足夠引起好奇心。22歲的姜濤是第一屆《全民造星》冠軍,現時在香港非常受歡迎。他曾經在訪問中透露,有擁躉送了一塊紐西蘭土地給他。
陳太16歲女兒美琪對美國之音說,她最先收看與MIRROR相關的是綜藝節目《MIRROR GO》,形式很像韓國的同類型節目《Running Man》。她說,受年輕人歡迎的綜藝節目很少是香港製作的廣東話節目,MIRROR的節目就吸引了她。
美琪亦喜歡另一隊由Viu TV製作的另外一個綜藝節目《全民造星》產生的組合,走搞笑路線的ERROR。不消一會,她已經對兩隊組合的節目倒背如流。
她更嘗試引導正在修讀博士學位,23歲的哥哥浩然一起收看。浩然說,他學業上非常忙碌,起初興趣不大,純粹是為了晚上吃飯時有點東西看。但不久,他收看一套與兩隊組合無關的綜藝節目《調教你男友》後,他也成為了Viu TV忠實支持者。
美琪說,有趣的是,起初媽媽並不喜歡MIRROR,覺得他們“唱歌難聽”。但當她看了《花姐ERROR遊》,即該組合與其當時的經理人拍攝的旅遊節目,連媽媽都愛上兩隊組合。
美琪說:“媽媽就瘋狂入坑,看ERROR然後看MIRROR,然後天天都是MIRROR和ERROR。”
一年之後,陳太近乎已經把Viu TV所有相關節目都看過不止一遍,逐漸覺得無綫電視“好老餅、好悶”,不再追看。她覺得Viu TV創新很多,更令她跟子女有話題。
問到為甚麼她喜歡MIRROR,陳太直接了當地說,因為他們“靚仔”(英俊),又說他們唱歌已經有進步。陳太提到,她很喜歡韓國男子組合BTS,但MIRROR成員說的是廣東話,令她感到更親切。
浩然認為,他媽媽政治取態開明,或者是她能夠接受新事物其中一個原因。
他說:“她本身已經少看TVB,變相她會更接受到Viu TV一些更大膽的題材。”
明星效應帶動代言商品銷量上升
MIRROR的魔力,令他們代言的產品大賣,包括名牌手袋。陳太說,她認同擁躉需要支持偶像代言的商品。她說廣告商很聰明, 找姜濤代言洗衣機,吸引負責家中電器的媽媽。
她說:“要買的話,我一定會買姜濤那個,連牌子也不用考慮。”
近日,一群自稱是“香港名校家長”的人去信行政長官,指MIRROR荼毒青年,令他們大灑金錢追星,要求政府勒令取消他們12月7日的演唱會。此外,中國國家廣電總局表示會嚴厲打擊娛樂節目中的“娘炮”審美觀,即是說一些帶有女性氣質的男性藝人會被封殺。
陳太說,盧瀚霆可以說是這類藝人,令她擔心MIRROR的未來。她舉例說,今年7月,在香港尖沙嘴慶祝盧瀚霆生日的活動中,當警察嘗試清場時,有一群“神徒”無視警方,衝出去追趕一部印有“盧瀚霆生日快樂”的粉紅色巴士。
她說:“我相信內地應該會很害怕,一群人聚集,又不怕(警察),所以我們覺得是擔心的。”
不過,陳太指,近期香港半官方機構旅遊發展局也找盧瀚霆和MIRROR成員陳卓賢(Ian)拍宣傳片,似乎他們還被視為可以用作推銷香港的藝人。
追星成為家庭親子活動
人在英國,陳氏一家只能在網上不斷追看MIRROR的節目,以提升點擊率來表達支持。但偶像活動主要是在香港,於是他們就依賴仍然在香港的陳爸爸幫忙追星。只要他們要求,60歲的陳爸爸就會盡力搜羅與MIRROR相關的東西,例如報紙、雜誌和宣傳品,然後寄來英國。
陳氏一家在英國的冰箱上,貼有一張由陳爸爸年初得到,印有MIRROR成員肖像的麥當勞餐紙。陳太說,丈夫更細心地將餐紙過膠,以免弄皺。
今年7月,陳爸爸來英國探望家人,下機第一天未適應時差,於是他一口氣看完15集,由盧瀚霆及MIRROR另一成員呂爵安(Edan)主演的同性戀電視劇《大叔的愛》。結果,連平時不看劇集,只看新聞的陳爸爸都迷上盧瀚霆。
MIRROR除了為一家人帶來話題,變成了一種親子活動,浩然和美琪都說,追星令他們跟一些多年沒有聯絡,身處香港甚至是澳洲的舊朋友,都重新有話題討論。
陳氏一家在9月5日出席一次在倫敦滑鐵盧(Waterloo)火車站舉行,支持MIRROR成員陳卓賢的活動,亦遇上不少志同道合的香港人,聊了一會。浩然說,活動讓他感到有香港人在自己身邊作照應。
他說:“可能我們住在倫敦,可能經常見到很多香港人。但有些住得比較遠的人,很少機會講廣東話。好像大家有一件事可以相聚一起。”
美琪又說,她們比較早搬到英國,以往當地不是那麼多香港人,講廣東話的機會很可貴。近月,有數萬個香港人移民英國,就滿街都能聽到廣東話。
追星活動維繫海外港人文化
9月25日下午,陳氏一家準時出席在倫敦市中心支持MIRROR成員盧瀚霆的活動。
在場的有近二百人,參加者大多穿着寫有盧瀚霆名字的粉紅色衣服,在泰晤士河邊相當搶眼。有途人甚至問,他們是否正在參與同志遊行(Gay Pride)。
陳太、浩然、美琪到場就排隊,在盧瀚霆宣傳照橫額上簽名,又跟偶像的一比一紙牌人像合照。他們見到這麼多人參與,又取得現場派發、由自稱為“神徒”的擁躉製作的歌詞手幅、明信片、摺扇等等,令他們十分興奮。現場亦有英國人參與,指自己受到香港朋友感染,加入追星行列。
主辦者希希對美國之音說,活動不止在英國進行,宣傳照橫額從香港出發,運到澳門、新加坡讓“神徒”簽名,再到英國,其後會安排送到加拿大及美國。她說,她們還在安排將橫額運到日本、台灣、馬來西亞和澳洲等等,讓當地的支持者參與。
希希說,今年7月她仍身處香港,幫忙舉辦盧瀚霆的生日活動,其後才搬到英國。當日,她特地駕車數小時來到倫敦主持活動。她說,盧瀚霆曾說過,希望在英國拍攝音樂短片,於是一群在英國的擁躉就決定舉行這次活動。除了倫敦,伯明瀚亦會有類似活動。
她說:“香港已經很久沒有一隊這麼厲害的樂隊,這麼受歡迎,帶動整個音樂界和娛樂圈。所以我們希望把這個熱鬧、熱烈的心情帶到不同的國家。”
希希對美國之音記者說,難以估計英國有多少人支持盧瀚霆,因為人數只會不斷上升。
她說:“我只比較留意Anson,Anson的(支持者)很多都說,他們快要來英國,快來了。我知道很多人都陸續過來。”
而這個趨勢肯定不會止於盧瀚霆的支持者。在英國,MIRROR的支持者會透過幾間由香港人營運的店舖,發放由擁躉製作的單張,宣傳活動以及吸引更多人喜愛MIRROR。成員姜濤的支持者會在10月初,在倫敦唐人街舉行活動。
而另一個成員呂爵安的擁躉就在九月尾,在美國洛杉磯舉辦了一次活動,有超過一百人參與,包括一些剛剛移民去美國的香港人。類似的活動,只會越來越多。
釋放過去兩年抗爭的負面情緒
浩然回想起疫情之前,他跟美琪參與過在倫敦舉行的香港抗爭集會,即使形式跟追星不同,但也是一群講廣東話、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一件事,令他感覺親切。
他說:“一去到見到是亞洲人樣貌的,不用想了,直接講廣東話就可以,不需要用英文問你是不是香港人。”
陳太則說,她看到兒子參與示威集會的時候心情沉重,跟去追星時的開心、輕鬆截然不同。
她說:“好像(去看)心理醫生一樣,真的能夠把情緒釋放,開心一點。”
(由於受訪者要求身份保密,陳太、陳爸爸、浩然、美琪皆為化名,播出的錄音也作出特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