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據緬甸媒體《伊洛瓦底》(The Irrawaddy)報導,緬甸聯邦選舉委員會日前公佈了中期議會補選的結果。昂山素姬為首的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民盟)在13個補選議席的角逐中,贏得了其中的7個席位,另外6個席位由前執政黨、軍方支持的“聯邦鞏固與發展黨”(鞏發黨)和少數民族政黨獲得。
此次緬甸中期補選的13個席位包括聯邦議會人民院(下院)4席、民族院(上院)1席和省邦議會8席。這些席位空缺的原因主要是一些議員在任期內過世,其他部分議員則被任命擔任了政府內閣職務而不得不辭去議員職位。
這13個空缺席位中的11個原本由民盟佔據,所以,儘管民盟贏得了此次補選的7個席位,但仍意味著民盟丟掉了另外4個席位。民盟發言人吳繆紐(U Myo Nyunt)將失利的原因歸咎為選民不積極,投票率不高。不過,他在接受《南華早報》的採訪時也承認,民盟在一些少數民族選區失利,是因為民盟被認為是緬族(緬甸主體民族)的政黨,沒能代表少數民族的利益。他說:“我們了解到,少數民族群體對我們在和平進程方面的表現不滿意。”
儘管緬甸政府在若開邦羅興亞難民事件中飽受國際社會的批評,但這一事件並非民盟在國內漸失民心的主要原因。昂山素姬帶領民盟在2015年的大選中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獲得了人民院和民族院的大多數席位。昂山素姬當年在發表施政演說時表示,將尋求民族和解做為最重要的執政目標。然而,將近三年過去了,緬甸和平進程毫無進展,甚至有所倒退。緬甸軍隊仍在緬北地區與民地武交戰,一些曾經與政府簽署了停戰協議的民族武裝也因為緬軍的咄咄逼人而考慮退出和平進程的談判。
一些緬甸觀察人士認為,民盟漸失民心的原因不止是和平進程的推進不力,還包括在經濟改革方面缺乏進展、言論自由的倒退、當選時的承諾大多未能兌現等方面。緬甸政府對路透社記者的判刑、對異議人士的壓制在緬甸知識分子和媒體人士當中引起了不小的抗議之聲。緬甸政治分析專家貌貌梭(Maung Maung Soe)認為:“儘管民盟的支持者仍為數不少,但他們正在失去少數民族、知識分子和媒體的支持。”
仰光的政治評論員言繆登(Yan Myo Thein)對《伊洛瓦底》表示:“中期選舉的結果應該引起民盟內部的反省,它清楚地顯示出民盟需要對自己的黨務和政府工作做出改變。”
民盟發言人吳繆紐則辯解道:“民眾對政府工作的緩慢進展感到了沮喪,但是,很多事情並不是民盟單方面能夠完成的,比如,修改軍方起草的憲法。”不過,他也表示,民盟高層將開會討論,在下一階段的工作中,做出哪些變革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