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香港教育局去年底宣布大幅刪改中學通識科後,星期二就“重新冠名科目”正式發出諮詢文件,新科目課程計劃設三大主題,包括“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以及當代世界,31個學習重點中,20個涉及中國發展,強調中國與香港之間的關係以及中國的正面影響。有教師工會批評,當局的諮詢有前設,方案不容異議,只著重中國正面資訊,擔心成為變相的灌輸式洗腦國民教育。有高中生表示,反對當局大幅刪改通識科課程,企圖禁絕任何反對中國的意見。
2019年6月初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警方去年10月底公佈的數字顯示,有超過1萬人因參與反送中運動被拘捕,當中18歲以下的被捕人佔17%。學生佔被捕人數40%,即是大約4千人,當中55%是大專學生。
有親中傳媒及議員認為,大量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以致被警方拘捕,是受到中學通識科教育影響,特首林鄭月娥去年11月25日在施政報告表示,將會大幅改革通識科,必須“糾正”通識科“被異化”的現象。
教育局隨去年11月26日隨即宣布,大幅改動高中通識科,包括重新命名科目、刪減一半課程及課時、增加有關中國發展、憲法及《基本法》教育、要求學生參與中國內地考察團,以及必須審批教科書。
香港教育局就通識科重新冠名進行諮詢
去年底宣布大幅刪改通識科後,教育局星期二(2月2日)就 “重新冠名科目”正式發出諮詢文件。新科目課程計劃設三大主題,包括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以及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31個學習重點當中,20個涉及中國發展、貢獻或中華文化,強調中國與香港之間的關係以及中國對內對外的正面影響。新課程又增加中國內地考察,並將總課時大幅刪減一半左右。
教協質疑政治干預通識科課程改動
全香港最大的教師工會、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簡稱教協)星期四(2月4日)召開記者會。教協副會長、通識科教師田方澤表示,綜觀教育局的諮詢文件,新科目刪減了大部分通識科原有的課程,新增內容只聚焦中國的正面發展及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角色,業界對此感到憤怒,批評當局無視前線教師的意見,推出有前設的“假諮詢”,方案不容異議,難免讓人質疑是政治干預課程。
田方澤表示,教協贊成讓學生全面認識中國的最新發展,但是反對單一灌輸學生正面資訊,迴避討論中國的不足以及政府的過失,否則只會窒礙學生了解中國的真實情況,亦無助社會進步。
質疑新課程裝備大灣區年青人
教協教育研究部主任、中學通識科教師張銳輝在記者會上表示,教育局提出刪減一半課時及課程,大部分原有的通識課程都被刪減,而“今日香港”及“當代中國”的課程內容經改動後,只集中討論中國的正面發展和成就,香港的部分則局限於一國兩制下的角色,完全刪走有關香港生活質素、個人在不同社群的角色、作為香港居民的身份認同,以及參與社會與政治事務等內容。
張銳輝質疑,新課程只是裝備香港年青人成為“大灣區年青人”,欠缺全球視野及獨立思考、批判思維。
日後在課堂或只能討論中國正面議題
張銳輝表示,教育局推出的課程諮詢並非以擴闊學生知識為目標,反而偏頗地限制學生的學習範圍,收窄到只著重中國的正面議題,他擔心日後在課堂上不能夠討論中國貪腐等議題。
張銳輝說:“今日我們見到似乎在課程文件裡面,對於(中國)國情的認識,舉例子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參與國家(中國)事務的貢獻及受惠,或者當認識(中國)國情的時候,都是人民生活素質的提升、綜合國力的提升,都是一些正面的字眼,似乎就已經扼殺了一個多角度的討論,或者甚至可能連現在中國內地的一些社會發展的問題,其實(中國)內地的政府都不迴避貪腐的問題,但是似乎如果要講貪腐問題的話,在現有這個課程文件裡面沒有那個空間,因為似乎貪腐問題都不是“人民生活素質提升”的範疇,是不是如果我講到這些的話,我就已經不是在講課程而可能動輒得咎呢﹖”
教協指有跡象成為灌輸式洗腦國民教育
記者問及有否擔心教育局提出的通識科改動成為變相國民教育,田方澤回應美國之音提問表示,教協一向反對灌輸式的國民教育,他認為現在無可否認有這個跡象。
田方澤說:“我想我們一向的態度,就反對一個灌輸式的國民教育,現在都不可否認是有這個跡象,因為它(當局)對於一些世界性的議題、個人本地議題,其實香港那個部份它都是很強調香港同國家(中國)的關係,然後當中它沒有一個正反觀點、不同角度的討論,這樣其實是很不健康。”
張銳輝表示,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他認為公民身份認同應該是多元的身份認同,而國民身份認同是其中一部份,他亦不否定作為香港人應該要了解香港與中國之間的關係,認識中國的現況,甚至到中國國內考察,他強調認知必須要是全面,不應該只是容許官方的官點及立場,否則就會變成灌輸式、洗腦式的國民教育。
張銳輝說:“如果他們(學生)在課室裡面不容許他們去討論、不容許他們去進一步了解的話,其實對於他們真正了解我們的國家(中國)是沒有幫助的,但是我們現在見到課程怎樣寫呢﹖正正剛剛我所提的就是,當了解改革開放的現況的時候,人民素質的提升,剛剛我所提如果現在(中國)內地有些可能會令到人民素質有所下降的事件,是不是不能講﹖第二件事,綜合國力的提升,我想問如果現在中美貿易戰可能對於中國的綜合國力有些損害,是不是如果這樣理解課程,都不能夠將一些討論帶入課室?如果是這樣的話根本這個不是一個真正的認識中國,而真的是一個灌輸式、洗腦式的國民教育。”
高中生批當局企圖禁絕任何反對中國意見
就讀一間傳統左派中學的高中生Rena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反對當局大幅刪改通識科課程,她以去年中學文憑試歷史科一條爭議問題為例,認為教育局改動通識科是企圖禁絕任何反對中國的意見。
Rena說:“通識大家都會學,其實通識本身都是令大家知道過往的事情、知道普世價值,但是現在就變成要改名。好像之前一個事件就是那條(文憑試歷史科)問題:‘日本侵華是利多於弊你同不同意﹖’大家在出了爭議之後就要刪了這條題目,教育局就說要刪了這條題目,我就會覺得為甚麼呢﹖其實利多於弊你都可以不同意它的,刪了這條題目就好像要封口,不同意有任何的反華。”
Rena表示,特首林鄭月娥去年在施政報告不斷鼓吹香港年青人到大灣區發展,但是她完全不認同及不信任政府的說法。
抗拒將來推行國安教育
Rena又表示,港區國安法的實施令年輕人對中共及港府更不信任,更抗拒將來要推行的國安教育。
Rena說:“我不明白為何會有國安教育,搞到好像北韓那樣,反送中社會運動開始的時候,其實我本身沒有想過會去到現在這個地步,我覺得這個政府是完全不會聆聽年輕人的想法,它們覺得你們年輕人就是錯的,它們就永遠覺得自己是對的,這樣的一種思想、這樣的一種想法,這樣的政府永遠都不會好的。”
香港教育局公佈國安教育指引
香港教育局星期四(2月4日)公佈國家安全教育指引,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星期五(2月5日)早上在電台節目表示,指引是要循序漸進教育中國國家安全的知識,其中提出初小學生需認識《港區國安法》相關罪名,並不是要求小學生詳細學習控罪的內容,他認為學校有責任讓學生了解中國國家安全,局方的指引是讓學校在行政架構等方面“下些工夫”,例如有學生戴了政治飾物,學校需要向學生解釋是否適合;至於是否屬違法,校方應該可分辨出是否涉及港獨的情況,或者可以向警民關係主任尋求協助,楊潤雄強調,並不是要拘捕學生而是要教好學生。
至於大幅改動中學通識科的課程框架,楊潤雄表示,分為香港、中國及世界三部分,香港部分重點了解香港政治制度、中國部分就關於改革開放後的發展,令學生理解中國經濟及科技等發展,準備未來把握機遇。至於刪去法治、政治和社會參與的內容,楊潤雄表示,是專業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