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鎮壓後的中國媒體和網絡自由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6-4鎮壓後的中國媒體和網絡自由

中國政府89年6月血腥鎮壓天安門民主運動距今已經25年了。公眾並無忘記。中國官方媒體在6.4.鎮壓25週年的時候很可能對這一事件隻字不提。新聞封鎖讓人強烈感到25年後的今天,中國領導人仍然沒有對當年抗議者的一個重要訴求作出回應,那就是保障新聞自由。

在89年的抗議活動中, 許多新聞記者加入了學生示威的行列。他們打出的橫幅上寫著:“不要強迫我們說謊。”

當時中國老百姓自發集會悼念改革派領導人胡耀邦去世,悼念活動後來發展成要求政治參與權和言論自由的大規模民主運動。

1989年春天,學生們連續數週在天安門廣場靜坐。當時一些由改革派人士主管的中國報刊雜誌對此進行了相當獨立的報導。

香港記者劉銳紹當時在北京為香港一家報紙報導學生運動。他說,中國領導層在1987年的黨代會上種下了新聞報導應更為準確的“種子”。

劉銳紹說:“(黨代會)裡面提到,重大事情讓人民知道,重大事情經人民討論,這是在1987年的情況。所以在當時氣氛比較開放的情況下面,新聞界比較活躍。”

中共5月20日在北京實行戒嚴之後,相對自由的媒體環境開始消失。隨之而來的血腥鎮壓顯示中共內部的強硬派得勢。

*媒體被壓制*

6.4事件之後, 表態贊成媒體改革的人遭到排斥,有可能導致媒體更為開放的法律草案被擱置。中國領導人利用官方媒體大力宣傳政府立場,譴責民主運動。許多記者因支持學生民主運動而被監禁或解職。

著名記者長平因就敏感話題大膽發表評論而遭到排斥。他說,中國領導人在1989年認定媒體自由是個負累。

長平說:“他們有一個結論,就是認為沒有管好媒體是一個重大的教訓,沒有管好媒體是蘇聯解體,中歐巨變以及中國發生八九事件的一個重大教訓,所以在那之後,媒體就被作為重中之重,加以管制了。”

*互聯網廣為利用*

25年過去了,中國現在是報紙讀者和互聯網用戶的最大市場,但是無論是報紙還是網絡都受到當局的嚴格管制。

當局對所謂敏感內容進行持續監管,儘管如此,網絡仍是傳播信息和交流觀點的主力。網民經常藉助互聯網討論敏感的政治觀點、讓被指控腐敗的官員蒙羞或者把違法者的視頻上傳到網上。

有些記者和公民博客作者因為自己的報導和文章而遭到共產黨和警方調查。記者通過互聯網發表他們的調查結果或者對敏感話題的發表評論,仍面臨巨大風險。

當局最近指控維權人士,前記者高瑜洩露國家機密,說她向外媒機構公開了一份中共黨內政策文件的內容。

香港資深記者程翔2005年受到相同的指控,他在監獄關了差不多三年。程翔說,一部分知識分子和公眾曾希望互聯網會成為爭取自由的催化劑。

程翔說:“這個希望顯然不會實現,因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剛剛指示成立一個監督網絡安全的國家委員會,而且他在去年8‧19講話中還提到,網絡已經成為威脅國家安全的一個源頭。 ”

那次講話之後,當局發動了打擊網絡造謠的運動,對博客作者在網絡發表被視為敏感內容的信息提出刑事指控。

記者們仍在抗拒官方新聞審查,儘管這種審查多年一直存在,香港記者劉銳紹說,公眾仍然強烈要求得到未經過濾的信息和公開的討論。

劉銳紹說:“25年以來官方的新聞政策基本上沒有改變,但是老百姓、新聞界以及知識分子、學生很多方面,對於新聞自由這個要求,其實是越來越高。那所以在這個發展下去呢,大家老百姓已經不甘於給官方壟斷這個信息。”

儘管過去幾十年記者在報導社會和政治事件方面有更多的靈活性, “六四”仍然是禁忌話題。公眾在中國媒體上可能看不到或聽到有關天安門事件25週年的消息。當局已經警告外國記者不要到天安門廣場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