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國防部指控,一艘中國軍艦2月17日在北部邊境海域以激光照射一架澳大利亞巡邏機,恐危及機上飛行員的視力。對此,澳大利亞表達強烈抗議與譴責,但卻遭中國反控散佈虛假訊息,澳中緊張關係恐再升溫。觀察人士指出,中共一再在軍事上發動此類“灰色地帶”戰術,挑釁意味濃厚,而澳大利亞除持續提出外交抗議外,應擴大與盟邦合作,抗衡北京的軍事恫嚇。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澳大利亞軍方表示,一艘中國人民解放軍所屬的海軍艦艇2月17日在行經澳大利亞北部海岸和新幾內亞南部海岸邊界的阿拉弗拉海(Arafura Sea)時對澳大利亞一架P-8A反潛巡邏機發出軍用級別的激光。
對此,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彼得∙杜頓(Peter Dutton)表示,軍用激光可能導致飛行員失明,中國海軍行徑是刻意的侵略行為。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也指責中共不負責任,誓言澳大利亞“絕不接受這種恐嚇”,並表示已透過外交和防務管道向北京提出交涉。
不過,中國國防部不僅否認,還於2月21日反控澳大利亞軍機迫近中共軍艦,並投放聲納浮標,屬“惡意挑釁行為”。中國外交部隔日更進一步批評澳大利亞散佈“虛假訊息”,稱中方軍艦在公海海域正常航行,符合國際法。
激光照澳機非首例澳中衝突恐再起
位於上海的華東師範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陳弘認同中國官方的說詞。陳弘告訴美國之音:“當時這架飛機離中國海軍的船是非常近,這本身已經構成了某種風險,在這樣情況下,中方用激光來進行測距無可厚非。(澳方投放聲納)浮標確實是比較帶有威脅性的,直接就可對船隻進行騷擾。”
對於北京的指控,莫里森2月22日再提出回擊,他說澳大利亞偵察機完全有權進入自己國家所屬的專屬經濟區,並再度要求北京說明。澳大利亞國防部也說,當時澳籍巡邏機與中國船艦的距離處於對船隻目視檢查的標準距離,且聲納浮標是常見的偵察工具,不會危害船隻安全。
澳中雙方各持己見,僵持不下。對此,澳大利亞網路雜誌《談話》(The Conversation)引述位於堪培拉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際安全和情報研究教授布拉克斯蘭德(John Blaxland)的話指出,澳大利亞軍方普遍將他國船隻發射激光視為敵對行為。
布拉克斯蘭德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進一步分析,北京此舉旨在嚇阻澳大利亞停止在自己的專屬經濟區及南中國海等國際水域合法進行監視行動,澳大利亞應與其盟友透過外交手段堅定表達不退縮的立場,否則未來國際海域秩序恐遭損害。
布拉克斯蘭德說:“由於(這類)事件已發生過好幾次,顯示未來可能會再發生。我認為澳大利亞持續提出外交抗議很重要,澳大利亞國防軍和其盟友也不應就此退縮,因為這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想要達成的目的。如果我們同意退讓,可能對穩定性和秩序產生重大且持續的負面影響。”
反制中方“灰色地帶”戰術澳擬擴大結盟抗中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記者史密斯(Michael Smith)也同意布拉克斯蘭德的見解,他2月22日撰文指出,中國祇會更加頻繁地在靠近澳大利亞的國際海域採取侵略性的“灰色地帶”(Gray Zone)戰術,中國軍艦也將航向更遠的海域,且做出深具敵意的行為,這將引發不可預期的衝突。
“灰色地帶”戰術源自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軍事研究中心(Center for Militare Studier)研究員雅各布森(André Ken Jacobsson)的研究,他說,中國在避免跨越戰爭門檻的同時,卻利用各種手段來達成其政治目的,他將此類行動稱為“灰色地帶”,其手段可能包含經濟攻擊、代理人戰爭、外國干預、網路行動及非傳統和非常規的武力衝突等,是一種介於戰爭與和平之間的“混合戰”策略。
對此,位於日本秋田縣的國際教養大學(Akit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中國研究助理教授陳宥樺表示,中共自1949年建政以來,就一直透過“灰色地帶”策略試圖滲透他國政權。近年來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主政下,採取“灰色地帶”策略的頻率愈來愈高。對此,他預期,澳大利亞將設法與印太盟邦合作,共同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陳宥樺告訴美國之音:“對澳洲來說,民主、自由航行或是人權,這是不可妥協的部分,所以他們會盡力去維護,然後去against China(抗中),連結更多在(國際)秩序下benefit(受益)的其他國家,像是日本、印度,甚至是台灣,來應對灰色地帶(威脅)。”
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國際研究學院教授馮崇義則說,中共近年在南中國海填海造島,以軍機繞台及對南太平洋島國進行“金錢外交”等行為,都算是“灰色地帶”威脅。不過,即便北京在印太區域的行為可能損害澳大利亞的利益,堪培拉仍會避免其抗中行動在短期內全面升級。
馮崇義告訴美國之音:“澳大利亞、美國的情報還有軍事部門很清楚目前中共政權的思路,現在中澳之間的這種交手是纏鬥,但是它(澳大利亞)並不想一下子把它升級,比如說召回大使、外交照會,它還是想在一個可控範圍內。雙方都暗地使劍也不會讓步,但是不至於一下子攤牌。”
澳大選在即“紅色滲透”傳言甚囂塵上
澳大利亞不僅近期與中國發生飛安爭端,國家安全也疑似遭到北京威脅。
澳大利亞即將於今年5月舉辦國會大選,多家澳媒近期報導指出,中國間諜意圖資助數名反對黨工黨的候選人,不過已被澳大利亞安全情報組織(ASIO)破獲並阻止。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也緊咬這傳聞,指控工黨收受北京賄賂。
對此,中國嚴正反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月11日於例行記者會上,稱有關言論“不值一駁”。他強調,中方對於澳大利亞內部事務沒有興趣。
華東師範大學的陳弘也同意中國官方說法,堅稱中國不會干涉他國的內政。陳弘說:“中國從來不可能去支持任何一個(外國)競選者。(外國)選舉完全是這個國家自己的內政,中國根本沒有能力干涉。”
但日本國際教養大學的陳宥樺則認為,儘管很難提出確切證據證明中國試圖干預外國大選,但他認為,在印太區域,包含台灣、新西蘭等國的大選,都曾疑似遭到北京的政治介入。即便澳大利亞已於2018年通過《外國影響力透明化法案》及《國家安全立法修正案(間諜活動及外國干預)》等,以嚴防境外勢力干擾大選,但境內的中國移民及澳大利亞媒體,仍面臨“紅色滲透”的風險。
陳宥樺說:“華人在澳洲是很大的種族群體,大概佔了澳洲人口的5%,其中有很多都是共產黨員或是與中國政府(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們算不算外國代理人很難去定義,所以這是澳洲的法律體繫管不到的地方。第二塊可能就是媒體,很多的澳洲媒體在轉載中國新聞的時候,都是從中國的官方網站轉過去,那些訊息都經過中國的censorship(審查),甚至中國政府會對澳洲媒體施壓,結果就是澳洲媒體報導中國會自動開始自我審查。”
學者看衰澳中關係恐料續下探
近年來,澳中關係急劇惡化。澳大利亞2020年因支持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新冠疫情源頭進行獨立調查,及多次批評中國政府在新疆和香港侵犯人權,導致北京不滿,因而在年底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大麥等產品加徵關稅,並無限期暫停中澳戰略經濟對話。
儘管兩國緊張關係已持續好一段時間,不過,日本國際教養大學的陳宥樺認為,受中共20大召開在即,以及澳大利亞持續升高的反中情緒等影響,今年澳中關係仍難好轉。
陳宥樺說:“習近平在今年秋天挑戰連任總書記第3任,在黨內也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假如權力鬥爭升高的話,中國的外交就會採取對外強硬的立場,因為怕被政治對手留下把柄。澳洲一般民眾對中國的反感也是愈來愈強烈,大部分人都認為中國是安全威脅。也因如此,澳洲兩大政黨的抗中政策愈來愈受到人民的支持,所以我對澳中關係較不樂觀。”
悉尼科技大學的馮崇義也持類似的看法。他認為,兩國關係今年不僅不可能恢復,堪培拉還可能在政經等各層面加大對北京的反制。
馮崇義說:“澳大利亞已經把市場多樣化,可以抵消中國的製裁或者是壓迫,所以它不會放低身段,未來跟中國之間的對峙會是製度上的、思想上的、政治上的,也包括經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