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前國防部副部長狄布(Paul Dibb)9月30日警告,比起烏克蘭戰事,對澳大利亞來說,台海戰爭的風險才是國家安全的頭號隱憂。專家認為,即使澳大利亞有意介入「台海有事」,地理因素也將大幅度限制澳大利亞的戰力投射。
超越地理限制的高度核心利益
澳大利亞前國防部副部長狄布9月30日在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網站發表專文表示,俄羅斯與北約的對抗升級,可能為中國入侵台灣提供機會。
他分析,此情況可能引發連鎖反應,一旦中國在俄羅斯擴大戰事的同時對台發動攻擊,儘管台灣本身不屬於澳大利亞的直接戰略利益,但若中國成功佔領台灣並擊敗美國,中國或將南擴並在澳大利亞周邊設立軍事基地,美國可能因戰敗而回歸孤立主義,導致澳大利亞陷入戰略孤立。日韓將被迫向中國讓步,使中國在東亞取得軍事主導地位,這或將促使日韓發展核武以自保。
他認為,澳大利亞若失去美國支持,國防能力將大幅削弱,可能被迫採取中立立場,這將對澳大利亞的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甚至危及澳大利亞的獨立自主。
狄布總結,與烏克蘭相比,台灣在澳大利亞的國防規劃中,扮演著更為直接且重要的角色。
對此,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教授薩爾瓦托.巴博斯((Salvatore Babones)認為,台灣與中國尚未發生過接近戰爭的破壞性衝突,現階段只能稱為「台海對峙事態」,而這些基本上與澳大利亞的國家安全無關。他對美國之音表示,兩岸局勢不惡化到接近戰爭的程度,對澳大利亞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口大量鐵礦石以及經濟上的許多重要商品,台海的任何衝突都有可能對中國市場造成可觀的衝擊,從而阻礙澳大利亞的出口收入,但單就區域安全來說,台海局勢本身對澳大利亞來說並不是重要的國安問題。
澳大利亞國際關係觀察家蔡芳婷((Sophia Tsai)認為,台海局勢對澳大利亞構成直接且立即的安全挑戰。
她對美國之音說:「澳大利亞是一個依賴海上航線進行貿易的大陸,台灣海峽的衝突將對澳大利亞的貿易以及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聯繫產生直接而且不利的影響,而且對我們的區域伙伴所產生的影響也會影響到我們。」
蔡芳婷指出,如果台海衝突使得一些澳大利亞的區域伙伴認為他們需要與中國合作,將再次對澳大利亞構成進一步的安全挑戰。
蔡芳婷認為,如果俄羅斯贏得俄烏戰爭,會鼓勵中國武力犯台,並證明西方的共同阻止失敗,這會降低澳大利亞的信心,最終為澳大利亞帶來直接的安全挑戰。她說,如果烏克蘭輸了,主張孤立主義和民粹的政客會說,他們花了那麼多錢卻沒得到想要的結果,就不必為台灣做同樣的事了。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王彥麟在接受美國之音的採訪時表示,中日韓台分居澳大利亞第一、二、三、七大貿易伙伴,一旦台海爆發戰事,極可能危及澳大利亞與日韓台等國進行貿易的海上航路。他指出,另一方面,澳大利亞更可能因為加入對中貿易制裁,使經濟發展蒙受重大損失,因此,雖然台灣距離澳洲約7,000公裡,實與澳大利亞的國家核心利益高度相關。
王彥麟說:「由於近年來中國反介入/區域介止(A2/AD)能力上升,包含美國在內,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在戰時輕易派遣海軍艦艇進入台灣海峽,加上即使澳大利亞有意介入`台海有事',地理因素也將大幅度限制澳大利亞的戰力投射。」
他指出,台海安全形勢對澳大利亞的國家利益具有「高度相關,卻不易介入」的特點。
外交隨美但工黨政府挺台有限
面對台海危機的潛在威脅,狄布呼籲澳大利亞積極備戰,建議澳大利亞除了倚賴澳英美三方安全伙伴關係(AUKUS)潛艦外,更應快速購置射程超過2000公里的長程反艦飛彈,並考慮封鎖中國的海上能源運輸,限制其船只通過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和龍目海峽等東南亞關鍵航道。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教授薩爾瓦托.巴博斯認為,澳大利亞整體上非常重視區域和平與穩定,對台海自然也不例外,而澳大利亞也確實在悄悄地與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國合作,以加強其內部安全,進而對抗中國的影響力。他說,即使如此,澳大利亞的立場從未明確反中,也很紹明確表示支持台灣。
旅居澳大利亞的台灣資深媒體人蘇拾瑩表示,澳中關係才緩和不久,工黨政府並不想因為挺台而太過刺激中共,所以像台灣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協議》(CPTPP)一事,澳大利亞就不表態了。
她告訴美國之音:「澳大利亞在自由黨執政時,頂住了中共的抗議支持台灣,但換工黨執政就縮回去了。只是在國際事務及外交大方向方面,澳大利亞還是堅定地跟著美國走,這是不會改變的。」
蘇拾瑩指出,澳大利亞議會8月通過關於聯合國2758決議的挺台動議,主要還是因為美國的緣故。
澳大利亞國際關系觀察家蔡芳婷表示,黃英賢在議會表決時離席,就是要避開表態,因為堪培拉願意說點好話安撫中國,但同時面對自由媒體,他們又無法為自己的行為辯護,所以干脆避開。她認為,工黨政府為了安撫中國而採取了道德上無法捍衛的立場,結果等於是為中國背書,損害了澳大利亞的國際地位。
航行台海表態時仍積極推動與中國的貿易
外媒聯合報道,澳大利亞軍艦悉尼號(HMAS Sydney)與新西蘭軍艦奧特亞羅瓦號(HMNZS Aotearoa)9月25日一起航經台灣海峽;同日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漣號」也通過台海,三國隔日在南中國海進行共同軍事演習。這是澳新兩國7年來首度讓軍艦通過台海,日本則是首度,三國宣稱是維護自由航行,被視為支持台灣主權,對中國威脅的共同反制。
與此同時,澳大利亞財長查默斯(Jim Chalmers)9月26日訪問北京,與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共同主持澳中戰略經濟對話,這也是澳大利亞最高經濟決策官員七年來首次訪中。他對中國新刺激政策表示贊賞。但是中國對澳大利亞的龍蝦禁令仍未得到答覆。
澳大利亞國際關係觀察家蔡芳婷指出,自2015年中國宣布對整個南中國海擁有主權以來,澳大利亞就開始採取謹慎和威懾的軍事姿態,但還沒有出現過中方因澳大利亞對中軍事姿態而實施經濟制裁的案例,現在處於澳中關係的修復期,中國對於澳大利亞軍艦航行台海不會予以經濟制裁。。
旅居澳大利亞的台灣資深媒體人蘇拾瑩表示,工黨確實在努力修復與中國的關係,從總理阿爾巴尼茲去年飛訪中國就伸出橄欖枝,今年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及總理李強相繼回訪,但大趨勢讓澳中關係始終不穩定。
她說:「反獨裁的中國是整個世界的趨勢,澳大利亞民間經常出現對中國的反感,在在觸怒中共,所以澳中關係表面上看起來是緩解了,其實仍然在走鋼索,戰戰兢兢。」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王彥麟表示,「發展對中經貿關係」與「表態支持台灣」看似矛盾,然而對澳大利亞而言,上述兩者均與國家利益高度相關。他指出,在台海形勢漸趨緊張的背景下,一旦兩岸軍力大幅失衡,台灣若在國際社會孤立無援,中共對台動武的動機就極可能提高,萬一台海爆發戰事,澳大利亞將不得不對加入美國,實施對其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的經濟制裁;,澳大利亞與台日韓的經貿互動勢必遭受巨大衝擊;另一方面,只要中共的決策者仍保持決策理性,各國與中國的經貿關係有助於抑制中方輕易發動戰事的動機。王彥麟認為,積極發展對中經貿關係,同時致力維持台海現狀,是高度符合澳大利亞國家利益的做法。
對此,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教授薩爾瓦托.巴博斯表示,中國決策者的意志向來很難預測,幾乎不受到經貿等因素影響,以此牽制中共攻台不會有太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