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呼籲早日簽署《南海行為準則》並結束緬甸內部軍事衝突

第19屆東亞高峰會2024年10月11日在老撾萬象結束。

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東盟)的國家領導人星期日(10月13日)呼籲中國與東盟迅速根據國際法就《南中國海行為準則》達成協議,同時要求緬甸軍政府與抵抗運動武裝立即停戰,通過包容性和談結束內戰。

東盟十國領導人是在東亞峰會(EAS)星期五結束後醞釀發表的主席聲明中表達上述立場的。東亞峰會的參與者還包括來自美國、俄羅斯、中國、日本、印度和南韓的外交官。

南中國海主權爭議是東亞峰會關注的焦點。全球每年約有價值三兆美元貨物經由南中國海這條關鍵水道運輸,但是相關的領土主權爭議近年來卻有愈演愈烈之勢。

中國聲稱擁有幾乎整個南中國海的領土主權,而且北京在與菲律賓和越南等東協國家圍繞南中國海主權爭議發生的海上對峙和衝突中表現得越來越強勢和咄咄逼人。

美國對南海沒有主權主張,但是與菲律賓簽有《共同防禦條約》,因此一旦中國與菲律賓爆發武裝衝突,美國便有直接介入的條約義務。

一名美國官員週六向路透社透露,俄羅斯和中國阻撓了東南亞國家起草的東亞峰會共識聲明草案,癥結點在於草案中涉及南中國海的相關用字遣詞,中俄對此表示反對。

這名官員表示,這份共識聲明草案是由東盟十個成員國共同達成,並於星期四晚間提交給在老撾萬象舉行的18國東亞峰會的。

這名不願具名的官員說,“東盟提交了這份最終草案,並表示這基本上是一份'必須接受,不然就拉倒'的草案。”

這名官員表示,美國、日本、澳洲、南韓和印度都表示可以支持這份聲明,但“俄羅斯和中國表示,他們無法接受,也不會繼續推進這份聲明。”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星期五在萬象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最終版本聲明之所以沒有通過,是因為“美國、日本、南韓、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一直試圖將其變成一份純粹的政治聲明”。

東meng最終發表的主席聲明呼籲採取信心建立措施,以便在南中國海“降低緊張和意外、誤解、誤判的風險”。

聲明提及有關《南中國海行為準則》的談判取得“積極的趨勢”,並有可能幫助化解南中國海的主權爭議。

中國和東盟2002年就同意就確立南海行為準則進行談判,但是真正的談判一直拖到2017年才正式開始。

主席聲明指出,東盟“期待早日達成一項有效且具實質性”、並且“符合國際法”,包括聯合國公約的《南中國海行為準則》。

東盟的主席聲明還呼籲緬甸日益惡化的內戰立即停火,為運送人道主義援助和舉行“由緬甸主導”的包容性全國對話創造“有利的環境”。

緬甸是東盟的一員,但是緬甸軍政府與國內抵抗運動的武裝衝突愈演愈烈,也構成東協重大關切之一。緬甸軍政府2021年政變上台後曾實施五點和平計劃,但幾乎沒有進展。

路透社通報導說,緬甸約有佔其總人口三份之一的1,860萬人估計需要人道援助。

東盟在主席聲明中對泰國一項今年較晚時候舉行緬甸非正式會談的提議表示歡迎,而且其他東盟成員國也可能參與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