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中朝邊境行之六

  • 張楠

用於中朝貿易運輸的鴨綠江“中朝友誼橋

南北韓雙方上個月在延坪島交火之後﹐朝鮮半島波瀾再起﹐緊張局勢驟然升溫﹐令比鄰而居的中國深感不安。美國之音記者張楠最近走訪了中朝邊境﹐發現丹東﹑圖門等中國邊境城市在發展對朝貿易和投資方面﹐面臨許多困難。

*北韓支付能力下降導致信用危機*

一位王姓中國商人告訴記者﹐跟北韓人做生意﹐三年就得更換合作夥伴,因為在換取你的信任之后﹐他就開始行騙了。比如,你給他發了貨,他卻不付款,而且從此在人間蒸發。

這不僅是王先生一個人的抱怨。也有其他跟北韓有業務往來的中國人說﹐在北韓﹐生意不好做。

丹東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處長黃憲民認為﹐原因之一是﹐北韓的支付能力在下降。

丹東市外經貿局官員黃憲民


他說﹕“90年代和80年代末期的時候﹐北韓的生意挺好做。現在﹐隨着它幾次核問題以後﹐這一制裁﹐它現在經濟上特別困難﹐支付能力就挺差了。”

*北韓經濟困境造成幾近無貨可易*

黃憲民說﹐北韓外匯來源少﹐基本靠出口礦產資源換取外匯﹐維持生計。因此﹐以貨易貨成為雙邊貿易的重要形式。

不過﹐黃憲民和丹東市外辦副主任焦石都對美國之音說﹐北韓經濟不景氣﹐拿不出多少東西進行交換。

他說﹕“它那時候甚至把他們國內的破銅爛鐵都拿出來了。企業也沒有能源﹐也開不了工﹔工人又沒有東西吃飯﹐又沒有工資。怎麼辦﹖國家也是採取不得已的一個辦法﹐有的可能把機器都給拆了(賣)。”

前述王姓商人就幹過收廢銅爛鐵的事兒。他說﹐他把北韓更新換代拆下的舊鐵軌弄回中國,賣到河北去做鐵鍬。有的鐵軌還是日本佔領時期的﹐鏽得一塌糊塗﹐讓他覺得很沒面子。

王先生給北韓人送去的是大米。他在中國買下七﹑八毛一斤的批發大米,轉手以1元多的價格賣給北韓商人,而在北韓市場上,這些大米竟然要價6元一斤。

*北韓投資環境惡劣令華商頭痛*

在投資方面﹐黃處長說﹐北韓是個投資環境比較差的國家﹐丹東人對此深有體會﹐輕易不過去投資。

他說﹕“說變就變﹐你根本就沒有保障﹐它不按照國際上通行的慣例來做事﹐它也沒有對你投資保護的法規。曾經﹐它公佈他們利用外資的一些法規﹐但是那法規沒有用﹐廢紙一張﹐基本上就是沒有依據這個事來辦甚麼事﹐還是受政治一些因素的影響。作為投資者﹐擔心風險太大了。”

北韓嚴酷的政治環境也令中國人難以忍受。一位中國商人說﹐在北韓住賓館時,當地保衛局官員跟他們入住同一個房間﹐就近進行監視。他們出去,無論走到哪裡﹐都有保衛局的人隨行。

這位商人說﹐有時他們給監視者一點好處,送他幾盒香煙,讓他回家。臨走前,他總要對監視對象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做任何違反規定的事,否則他將被送去服苦役﹐甚至有可能失去性命。

*北韓封閉政策阻礙東三省開放進程*

延邊大學東北亞研究所主任金強一認為﹐影響中國東三省對外交流的重要障礙是對外開放度太低。

他說﹕“從對外貿易的比重來講﹐我們國家平均已經達到了59%﹐而我們吉林省現在才14%﹐黑龍江省達到了18%﹐遼寧省比較好﹐但是仍然達不到全國的平均水平。我們統計是42%。所以﹐從這種角度﹐東三省現在需要的是對外的開放度。”

金強一說﹐中國提出的長吉圖發展規劃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打通從圖門江口到東北亞的通道。但是北韓的封閉政策在東北亞形成了人為的斷裂帶。

*中朝邊境貿易尚難逾越人為障礙*

圖門市的中朝邊民互市貿易市場

不過﹐中國邊境城市並沒有放棄努力。10月13日﹐圖門市正式啟動了中朝邊民互市貿易市場。這個市場設立在圖門江中國一側橋頭不遠處﹐面積相當於一個足球場﹐內有三四間藍頂白牆的簡易鐵皮屋。

記者到達時﹐一群中國商人正在等待過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好像是免稅的。一禮拜兩次交易﹐禮拜二﹑禮拜四﹐早晨過去拉貨﹐他們下午就回來了。咱們國家有個政策﹐好像免稅。今年暫時就過渡一下﹐可能明年(擴大)。”

據圖門市商務局網站介紹﹐通過中朝邊民互市貿易﹐邊民可以享受每人每日8,000元人民幣以下的互市商品免繳關稅和進口環節稅政策。

在圖門市的中國和北韓商人

用於兩國邊民進行面對面交易的交易市場大廳﹐並沒有開放。究其原因﹐圖門市委副書記李忠文在接受《瞭望東方週刊》採訪時說﹐現在﹐中國邊民出入北韓比較方便﹐而由於北韓的現有體制﹐北韓邊民進到中國則比較困難。所以,“他們的邊民就把貨物拿到(北韓城市)南陽,然後由我們的邊民到那裡去取,再到臨管區進行貿易。”

看來﹐金強一教授所說的那道人為斷裂帶﹐一時還難以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