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稱,中國今年在與平壤打交道時可能面臨兩難境地,因為中國發現北韓的威脅以及與俄羅斯深化的關係破壞了北京改善與華盛頓關係的努力。
北韓官方媒體朝中社週五(1月19日)表示,該國在其東部海岸附近海域測試了水下核武系統。
在這次測試之前,平壤週一宣布結束和解與統一政策並呼籲準備在戰爭爆發時佔領南韓,這似乎否認了與首爾和平統一的可能性。
同時,北韓一直在深化與俄羅斯的關係。 北韓外交部長崔善姬在莫斯科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和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後於週五返回平壤。
自從北韓領導人金正恩9月在俄羅斯會見普京並加速軍火交易以來,平壤與莫斯科的關係一直在深化。
2004年至2005年擔任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國事務主任的韋德寧(Dennis Wilder)透過電子郵件對美國之音(VOA)表示,隨著北韓向俄羅斯靠攏,北京可能會“對其失去影響力感到緊張” ,並“擔心普京向金正恩承諾了怎樣的軍事援助。”
他繼續說,平壤“採取這些挑釁性步驟”並“不符合中國利益”,因為北京“目前認為在戰術上改善與華盛頓的關係符合其利益”。
「中國希望美國阻止台灣新總統觸碰中國在改變現狀方面的紅線。因此,目前它的策略不是加大軍事壓力,而是對台灣施加外交壓力,」韋德寧補充道。
中國聲稱對自治島嶼台灣擁有主權。 台灣新當選總統賴清德是主張獨立民主的民進黨的中堅分子,並拒絕中國對台灣的主權主張。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週五對美國之音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與台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反對以任何方式、任何藉口干預台灣事務。”
他繼續表示,美國不應尋求利用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的工具」或「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訊號」。
關於北韓問題,他表示,“中方將繼續為推動半島的政治解決發揮建設性作用”,並希望各方“以平衡的方式解決彼此合理關切”。
在喬治·布殊(George W. Bush)總統行政當局負責與北韓進行六方會談的前特使約瑟夫·德特拉尼(Joseph DeTrani)表示,中國疲軟的經濟也可能鼓勵北京在北韓問題上與美國 加強合作。
「經濟低迷以及中國對更多外國直接投資的需求,將在某種程度上減少習近平的地緣政治自信,並促進中國在北韓問題上更加合作,並根據美國的要求,鼓勵北韓首先重返談判, 主要是與美國的談判,」德特拉尼透過電子郵件告訴美國之音。
另一方面,2018-2021年美國駐首爾大使館臨時代辦兼副館長羅伯特·拉普森(Robert Rapson)透過電子郵件對美國之音表示:「在北京在美國的要求下利用其對平壤的影響力來遏制其言論和戰略'挑釁'之前,我們需要看到美中關係總體上有更多改善。”
金恩(Patricia Kim)是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研究員,同時受聘於該學會的約翰桑頓中國中心(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和東亞政策研究中心( Center for East Asia Policy Studies)。 她透過電子郵件告訴美國之音,北京不太可能採取任何措施遏制平壤,儘管中國「沒有從北韓的武力恫嚇和朝鮮半島的局勢升級中受益」。
她補充說,這是因為北京的首要任務是“繼續成為北韓最有影響力的合作夥伴,並防止包括莫斯科在內的其他國家爭奪這一地位。”
但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院(SOAS China Institute)院長曾銳生表示,從長遠來看,如果需要分散美國對南海的注意力,中國可能會歡迎平壤的緊張局勢升級。 曾銳生和合著者奧利維亞·張(Olivia Cheung)最近出版了《習近平的政治思想》(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Xi Jinping)一書。
曾銳生透過電子郵件告訴美國之音:“北韓為美國製造麻煩就符合中國的利益,只要它不失控並冒中國不希望發生的戰爭風險 - 至少不在中國做好準備之前。”
華盛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