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隨著中國國力增強,中國軍力近年來快速擴張,在亞太地區和周邊海域的活動也不斷增加,對外展現強大的自信。不過近來中國在海洋主權爭端中表現的自信作為,已經引起周邊鄰國的不滿、不安和警戒,而美國軍事分析和決策人士更希望了解的是,中國軍力擴張是否有其他意圖,以及未來它將如何使用更具遠征實力的軍事能力。
美國軍事專家在一本新書《2025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提出他們對解放軍未來發展走向的觀察和分析。共同出版這本新書的美國國家亞洲研究局、陸軍戰爭學院戰略研究所及太平洋美軍司令部10月23日在華盛頓為這本書舉辦了一場發佈會。
美國國防情報局東亞情報官韓力(Lonnie Henley)在會中表示,對中國2020年以後的長期軍事戰略目標信息透明度缺乏,因此現在能夠確定和預測的,是解放軍2020年以前主要和次要的戰略發展方向。
美國國防情報局東亞情報官韓力說﹕“很明确的戰略方向是準備為台灣與美國的大量軍事介入而戰。我們也知道解放軍有幾個次要的戰略目標,不過這些目標是甚麼並不是很清楚。有些消息來源說,南中國海和中印邊境是次要戰略方向,其他可能的次要戰略方向是中韓邊境和中亞,當然內部維穩也是一個目標。這些都是解放軍2020年以前要準備的方向。”
美國國家戰爭學院海洋戰略教授科爾(Bernard Cole)認為,解放軍2020年至2030年的戰略方向仍然以地區為主,其目標在於確保所有發生在中國周邊海域及第二島鏈的事務,都是它有能力可以掌控的。科爾也提醒外界,不要低估解放軍使用武力的決心。
美國國家戰爭學院教授科爾說﹕“在涉及其所謂核心利益的事務上,例如台灣,如果他們認為,他們必須使用武力來防範台灣走向法理獨立(de jure independence)或目前的獨立狀態,即使他們事前就知道美國軍力會擊垮他們,我認為他們還是會在那種涉及核心利益的情況下使用武力,這是因為有內部政治因素的理由。”
此外,解放軍近年來參與國際維和及打擊海盜等行動後開始逐漸具備全球遠征能力,將來中國如何運用這種能力可能涉及與美國利益的衝突。
喬治城大學安全研究教授梅惠琳(Oriana Mastro)認為,在2025到2030年之前,解放軍可能在全球具備有限度且短暫性的軍事投射能力,它的遠征能力還是以支援中國在全球的資源利益為主,不過不僅是美國,其他國家也會關注解放軍的遠征能力將來是否影響到各國的利益,而中國的國際影響不一定是正面的。
喬治城大學教授梅惠琳說用中文說:“如果他們沒有國際意圖,問題也在於他們的行動。他們在非洲、在南美的政策因為沒有長期的看法,也會對這些地區有負面影響,我也覺得他們會把美國的政策複雜化,因為現在我們也需要考慮中國在不同的國家的立場是甚麼?他們做些甚麼?他們的影響是甚麼?所以我覺得現在我們比如說在阿富汗的政策是很複雜的,我們不太知道怎麼做,因為中國也有影響,有時候是正面的,再比如說最近在伊朗,很多人說他們的影響是正面的,但是我覺得絕大多數,很多情況是比較負面的。”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上將在新書的前言中指出,《2025年的中國解放軍》的出版不但及時而且非常重要,因為在他多年服務於西太平洋的職業生涯中,親眼目睹解放軍因追求長期、全面軍事現代化而在規模與能力上快速擴張,儘管為滿足中國多元利益而發展軍事的欲望是正當且可以理解的,不過相對來說,太平洋司令部面臨的最重要挑戰,也是這本書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協助人們了解中國如何為支持其利益而使用這個不斷增強的軍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