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亞洲開發銀行(ADB)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對亞太地區經濟增長作出樂觀預期,並稱中國有望實現經濟轉型目標,成為消費和服務業推動的經濟體。報告警告美中貿易爭端升級或影響地區增長前景。
亞行首席經濟學家澤田康幸在華盛頓智庫卡內基國際基金會介紹該行近日發布的《2018年亞洲發展展望》時說,強勁的外部和內部需求將繼續推動亞洲發展中經濟體的穩固增長。
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發展中經濟體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速度為百分之6.1,比前一年高出百分之0.2。亞行預測該地區增長勢頭今年可能放緩,2018年和2019年GDP增速將略降至百分之6.0和百分之5.9;而若排除新興工業化經濟體,亞洲發展中經濟體今明兩年增速則分別為百分之6.5和百分之6.4。
亞行將香港、中國、南韓、新加坡和台灣歸類為新興工業化經濟體。
本周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正在華盛頓舉行春季年會。亞行報告對亞太經濟的樂觀預期,也反映出全球經濟的強勁增長。美國、歐元區和日本2017年經濟在2016年百分之1.5的增速基礎上提速,增長速度為百分之2.3,而失業率則降到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這幾個工業化經濟體今年可望維持百分之2.3的增速,2019年或將放緩到百分之2.0。
亞行預測中國經濟增速將比去年高出預期的百分之6.9有所放緩,今明兩年增速分別為百分之6.6和百分之6.4。該行經濟學家澤田康幸說:“背後原因是政府重申其承諾,即在中期內改進增長的質量而非增長速度。”
中國政府為改善增長質量制定了3方面要務:清除金融風險、控制環境污染以及通過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消除貧困。亞行認為,中國政府有望實現其經濟轉型的目標,使中國成為以消費和服務業驅動為主的經濟體。該行還認為,全面的財稅改革,特別是在所得稅和社會保障繳款方面,將有助於國家增加收入,從而為公共服務提供資金,解決不平等問題,提高生產率。
服務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2017年,中國服務業增長率從上一年的百分之7.7增長到百分之8,為GDP增長貢獻了4個百分點。服務業還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2017年新增1,350萬個城市就業機會,高於政府設定的1,100萬個新增就業崗位的目標。
同時,工業部門的增長率從2016年的百分之6.3降至百分之6.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降至2.5個百分點,為持續經濟再平衡的表現。過去兩年食品價格漲幅下降,導致通脹降溫。此外,各地實行房地產限購政策遏制了房價漲勢。而與這一趨勢相反的是在勞動力和教育成本上升的推動下,服務業價格上漲了3個百分點。
亞行預計2018年消費者導向型行業將表現強勁,隨著食品價格正常化,消費需求增強,以及價格放鬆監管的推進,預計2018你啊你和2019年的通脹率分別增至百分之2.4和百分之2.3。
該行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可能受到一些負面因素的影響,包括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或將一直大宗商品生產國的強勁出口需求;不斷惡化的全球貿易環境可能削弱中國的出口和投資;美國利率上升和美元走強導致的資本外流;國內投資增長持續低迷;以及持續的監管收緊或許導致流動性短缺。但是,亞行認為強勁的財政和政府支持將使中國經濟在承受風險時處於有利地位。
報告提及美國2018年實施的一些保護主義貿易舉措,認為目前尚未對往來亞洲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暢通造成顯著影響。但是,亞行警告說,進一步的貿易行動和針對這些行動的報復性舉措將會損害商業和消費者的樂觀情緒,進而影響到基於這樣的樂觀情緒的亞太地區的發展前景。
在45個亞洲發展中經濟體中,亞行預測其中14個經濟體2018年增長將會提速,其他區域的經濟增速大多維持不變,或放緩。該行認為南亞將是個例外,印度因改革而放緩的經濟增長將會提速,預計2018年增速將超過百分之7,在亞洲發展中經濟體中將是增速最快的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