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統一中小學教材,習近平思想成為靈魂指導

2009年10月16日,中國副主席習近平在訪問匈牙利期間走訪中文雙語小學。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中國大陸統一中小學教材 習近平思想成為靈魂指導

2021年9月,中國的中小學生將迎來新一波疫情籠罩下的秋季開學。他們的課表上,多了一門必修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除了舉國上下學習習近平思想,中國也基本結束以前多個版本教材並存的歷史,實現了全國范圍的從小學到高中的教材統一。分析人士指出,這是中國去除西方影響,加強大一統思想的進一步舉措。

習近平思想讀本投入使用,教材全面統一

由中國教育部組織編寫的大中小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將於2021年秋季學期正式投入使用。教育部網站稱:“讀本與統編思政課教材相互補充,構建起更為堅實的新時代鑄魂育人教材體系。”

中國領導人的思想主張被編入教材素有傳統。2006年胡錦濤當政期間,全國大中小學興起一股宣講“社會主義榮辱觀”大潮,學習胡提出的“八榮八恥”。2001年,上海小學生課本曾收錄當時領導人江澤民的詩作“登黃山偶感”,以及之後江的“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以文辭卓越著稱的開國之君毛澤東的作品更是從建國至今一直被中國文科教材奉為經典。

2019年,教育部宣布,在經過幾年試用之後,中國小學、初中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課本統一使用“部編本”,也就是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教材。在此之前,全國九年義務教育大部分採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人教版”教材,沿海東部省份還有自己的“蘇教版”,“粵教版”,“滬教版”等不同版本。

全國范圍統一使用的課本,還包括普通高中各學科教材。教育部宣布,從2019年秋季學期起,各省分步實施新課程和教材,直到2022年秋季開學,實現全國范圍內的統一使用新教材。

至此,中國大陸基本實現了大學高等教育之前的全國范圍的教材統一。

加強古文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

早在2014年9月10日教師節,習近平在考察北京師範大學的時候,針對此前一些地區小學課本刪去古詩詞的做法,提出了批評:“我很不贊成把古代經典詩歌和散文從課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麼西方的東西。我覺得'去中國化'是很悲哀的,應該把這些經典嵌在學生腦子裡,成為中華文化的基因。”

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介紹,編寫工作從2012年3月正式啟動,經過非常複雜,曲折的程序,先後經過14論評審後最終通過,代替了之前各種版本的舊教材。從2017年9月份開始,全國中小學語文教材統一採用全新的“部編本”,語文教材“有限的多樣化時代”告終。

在部編版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古詩文的比重明顯增加。小學1年級開始就有“論語”選篇,6個年級12冊語文書共選入古詩文124篇,佔比30%,比原來的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初中的古詩文是125篇,佔比約一半,也比原來的人教版有所增高。古詩文的題材從唐詩宋詞到諸子散文到明清小品,題材非常多樣化。

“公民力量”創始人楊建利(照片由楊建利提供)

“這個思想有它正面的一面,也有特別現實的政治考量”,位於美國的公益組織“公民力量”創始人楊建利這樣評價。楊建利告訴美國之音:“我覺得這個背後有不同的思想指導。第一個背景,從好處去琢磨,就是弘揚中國的文化。作為一個中國人,你要使用中國文字,當然最好是在基礎教育階段,能夠更多的深入接觸和掌握這些文學的技巧和欣賞文學藝術,這個我覺得非常對。另外一個就是民族主義的背景。尤其習近平掌權以後,提出中國夢,把共產黨在意識形態方面的一些潰敗之勢扭轉過來。那能夠扭轉過來的幾個方式,第一個就是愛國主義,民族主義,來替代大家已經不怎麼相信的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

家住北京海淀區的甘女士,女兒秋季要升入四年級。對於小學課本的大量增加古文,甘女士覺得很放心。她告訴美國之音:“女兒還挺喜歡古文,不覺得困難。這樣挺好的,比孩子整天網上看的網絡語言強多了。小孩子現在總看微信啊小視頻啊,連話都不會說了,確實應該好好學下經典中文。”

革命傳統教育篇目也佔有較大的比重,小學選了40篇,初中33篇,分別約佔總篇數的大約13%和23%。一些經典語文課選文比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和《紀念白求恩》,艾青的《我愛這土地》和朱德的《我的母親》等文,在新教材得到保留。新教材還與時俱進的選入了中國宇航員楊利偉描述進入太空過程的《太空一日》和關於遼寧艦殲-15艦載機成功著艦的《一著驚海天》等文章。

楊建利評價說:“共產黨從某種角度上,有意無意的把自己打扮成中國道統的繼承者,從此得到他合法性的來源。所以這個是政治背景。在這個政治背景下他就要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

去除宗教色彩

今年6月,網上傳出一個據說是江蘇南京教育界某編輯人員發的帖子。此貼提到在編輯教材會議上,大家被告知,語文,歷史等三門人文學科今後統一編纂,其他各科暫時不統一編纂,但是有各種明確要求,比如教材中不得出現明顯的基督教字眼,不得出現闡釋聖經的語句,在案例上不得西方多於中國。該帖還提到,他所在的編委會又想保留經典又要服從規定,比如描述西斯庭天頂畫的《創世紀》,把“上帝”改成“老者”,把《聖母子》中的“聖母與聖子”改成“母與子”。即便如此,發帖者依然發愁,不確定教材能否通過審查。

美國之音記者向一名在中國湖北省的教材編輯從業人員求證,得到了類似的說法。該從業人員說,他所在的機構開教研會議時,與會者要求不得錄音和拍照,但是上級傳達的意思很明確:教材裡不准涉及宗教內容。如果有反映宗教內容的作品,應該集中介紹其文學價值或者藝術價值,不能介紹宗教教義。

“從中共統治以來,宗教一直是他們的心腹大患”,楊建利這樣分析道:“原因有兩個。第一,一旦你有了信仰,特別是宗教信仰,就和共產黨自己的意識形態肯定是格格不入的。而共產黨在中國統治的一部分,就是統治你的思想。第二個原因就是宗教組織是除了政府組織以外,因為宗教信仰的原因把大家連在一起,這個組織性一般非常非常強。任何不受共產黨控制的組織力量,共產黨都視為心腹大患。所以他盡量避免讓小孩從小接觸共產黨以外的一些信仰和理念。”

美國之音記者註意到,在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中,節選的《魯濱遜漂流記》裡,原譯文是“我將沒法估算日子,甚至分不清安息日和工作日”,而部編版教材變成了“甚至分不清休息日和工作日”。在這裡,帶有宗教色彩的“安息日”被替換成了世俗化的“休息日”。

楊建利補充說:“你不能在學校裡推廣宗教,我認為這是對的。但是介紹藝術作品不能完全隔開背景。比如說上美術課,我要介紹米開朗基羅,介紹他的藝術性,當然我附帶的介紹一下歷史背景。米開朗基羅的文藝復興和當時的政教合一的政權非常有關係的。碰巧了教皇非常喜歡藝術,推動藝術,才產生了當時的一批藝術大家。這個不教,恐怕藝術教育要打折扣。這個對人文和歷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這不是一種意識形態的灌輸。防范宗教的主要原因不是別的,就是宗教在意識形態,世界觀以及組織力量上,都在對共產黨提出一個挑戰。”

強調邊疆和領土問題,弱化西方影響

全國范圍統一使用的課本,還包括普通高中各文科教材。教育部提出,到2022年秋季開學,要實現全國范圍內的統一使用新教材。

普通高中的歷史課本,與舊版教材相比,除了增加更多歷史地圖,從專題史模式改到通史體系,還拿出一定篇幅著重強調了領土和疆域問題,尤其是台灣香港澳門問題以及海洋意識。在高一歷史課本《中外歷史綱要》上冊清朝歷史部分,“疆域的奠定”一節專門提到:“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台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等,南包括南海諸島,西南抵喜馬拉雅山脈。現代中國的版圖至此奠定。”

新部編版教材在對晚清“洋務運動”的介紹上,相比舊教材做了大量刪減,僅僅保留了三小段話和一張圖片,以及一些軍事,民用工業和政府機構的名稱。分析洋務運動對於中國近代思潮和進步的影響,新教材僅用幾句話,淡化洋務運動對新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推動作用:“洋務新政引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機器生產技術,是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嘗試。洋務派期望洋務新政可以保障國家安全,抵抗外敵侵略,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個目的未能達到。”

新歷史教材略去了對於西學東漸的大量介紹,對西學東漸帶來的思潮、科技影響做了淡化處理,著重強調了近代中國這些嘗試失敗的必然性,完全略去了現代化的討論。

對於鴉片戰爭的敘述,舊版教材在鴉片戰爭的起源上,主要強調英國在19世紀上半期成為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之後,如何向中國輸入鴉片,給中國帶來深重災難。部編版新教材對世界格局做了更詳細的介紹,除了英國的霸起,還提及“法國從越南打開侵入亞洲的缺口”,“俄國勢力侵及中國東北和新疆地區”,以及“美國商人活躍於世界各地,美國資產階級成了英國侵華的幫兇。”

高一歷史課本《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由十個單元組成,從第一單元“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大一統封建國家的建立和鞏固”,到第十單元“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主要講述中國歷史。部分歷史延續了以往歪曲史實的傳統,譬如把朝鮮戰爭形容為“美國操縱安理會通過決議,組成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侵略朝鮮”。給中國人民帶來慘痛浩劫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寥寥幾段話一帶而過,毫無細節。一九八九年示威學生慘遭屠戮的天安門六四事件,也和以前一樣隻字不提。

《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十單元里習近平在博鰲論壇演講照片(美國之音江真拍攝)

在七年級語文教材中,收入了中國宇航員楊利偉的長文《太空一日》,而之前人教版詳細描述美國宇航員在1969年首次登月過程的《月亮上的足跡》,在統一的部編版新教材中被刪去。

1999年開始上小學,直到讀完大學畢業後來美國的陶哥,從小喜歡課外閱讀而且翻牆獲取信息,在他心中中國大陸的文科教育就是不折不扣的洗腦教育。他告訴美國之音:“任何國家的教育,包括在中國,在朝鮮,從小的教育肯定都是教育你要講真話。要求你做一個真實的人,不會教你怎麼去說謊和作假。然後你學習的課本,為了政治目的,洗腦和宣傳目的,公然造假。這會對一個人,或者一代人的思維方式和邏輯方式造成很大的影響。我們現在看到網絡上紅衛兵和義和團盛行。就是因為當年的紅衛兵義和團,這些在現代文明世界的範圍都是錯誤的行為,沒有被糾正,而被說成是正義的行為。這會讓後面的人去效仿這樣的事情。你在課本里作假,宣傳,會毀掉一代人,幾代人,甚至整個國家。整個國家的人會變得非常扭曲,三觀非常崩壞。”

習近平照片在歷史教材中頻繁出現

歷史教材大幅增加了中國現任領導人習近平的出現頻率。高一歷史課最後的第十單元以1978年“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開頭,以“國際影響力擴大”收尾,刊登鄧小平照片二次,江澤民一次,胡錦濤一次,而習近平的照片出現了五次(單人照三張,與馬英九合影一張,2016年杭州G20峰會與各國領導人合影一張)。第十單元還提到了2018年3月1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憲法修正案:“這次憲法修改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方針政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載入國家根本法。”

習近平思想也在各教材大綱中頻繁出現。譬如教育部2020年修訂的最新“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裡,開篇便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基本原則要“充分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等。

一名婦女走過北京一家書店陳列的習近平著作。(2021年3月1日)

“公民力量”創始人楊建利評價說:“從習近平上台以後,尤其最近幾年,不僅僅是教材裡的歷史,包括他自己所編纂的共產黨的自己的歷史,黨慶100年的時候,和這個是一樣的,習近平的部分加重了很多。而且重新改寫了甚至在共產黨統治時期已經欽定下的歷史,包括對文革的一些定論。所以歷史就成為任人打扮的小女孩。所以讓我們想起了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在政治幻想小說《1984》裡寫的,控制了現在就控制了歷史,控制了歷史就控制了未來。這基本上是專制政府,尤其是共產黨專制政府所用的統治手段之一,在毛澤東以後又把它發揚光大。這是為現實政治服務。可是過兩年可能又得改,因為誰都不排除過幾年又跟美國好了。”

對於中國全面統一中小學教材和增加習近平思想讀本,陶哥說:“每個版本都沒什麼太大的差距,無非就是細節改動一下,可能用的詞語,文筆不一樣,但是僅此而已。統一版本可能就是上面的人要做的事情少了,因為你審核一套就好了,不用審核很多套,但是其實是大同小異。核心都是洗腦教育,有政治目的的一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