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動經濟安保法審查補助都為防中國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媒體發表講話(2021年11月19日)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日本推動經濟安保法審查補助都為防中國

日本共同社10月15日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領導的新內閣將在2022年1月國會開議時提出暫定名稱為“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的法案,內容包括“供應鏈堅韌化”、“維持基礎建設功能”、“專利非公開化”及“確保技術基礎”等四大重點。

事前審查:中國可能報復

據執政黨相關人士透漏,為防止引進可能對日本安保造成威脅的外國製品及系統,日本政府將採取“事前審查”以排除可能對基礎設施穩定運作造成影響的外國製產品或設備。

東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鈴木一人(Kazuto Suzuki)對美國之音表示,岸田內閣所推動的經濟安全保障相關法案,明顯是針對中國。

日本東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鈴木一人

他說:“對於維持基礎建設功能所做的事前審查,主要是對於中國製的產品與設施有三種顧慮。第一,信息通信等基礎設施中可能含有日本政府與運營企業、用戶沒有註意到的程序代碼, 這可能會導致信息洩露。第二,如果日本與產品或設施製造國的關係惡化,日本在取得零部件和維修服務上可能發生困難。第三,萬一日本與產品或設施製造國的關係惡化時,最壞的情況下這些設施可能會突然停止運作。以上三點都是事前的猜測,但由於日中關係惡化,中國製的產品與設施確實造成安全性的憂慮,日本政府不得不考慮制定事前審查制度。”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李世暉也同意法案主要是以中國為對象,他並指出這是日本想要與民主夥伴國一同在高科技供應鏈、能源、醫療資源等必要且須充分的物資上達到“戰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和“戰略不可替代性”(strategic indispensability)。他認為在信息、網絡等國家安全思維的考慮下,日本近年來已經將過去所關注的國防設施擴大至電信、能源與金融系統的軟硬件設備。

李世暉對美國之音說:“日本政府將透過法律,把特定國家、企業列為必須事先審查許可。目前的發展可以看出,日本將追隨美國,針對中國的華為、ZTE等中國通信設備公司進行審查與限制。此外,有信息洩漏之虞的中國應用程序、遠程遙控監視器、智能芯片等,未來都有可能被放入名單當中。值得注意的是,針對日本的事前審查,中國也有可能祭出反制措施,在雙邊貿易中設下政策障礙。”

東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鈴木一人認為,中國很可能會對日本政府制定事前審查機制的舉措做出嚴厲的反應,甚至可能採取報復措施。至於中國會有什麼樣的具體回應,要看日後日本推出的法案是否有具體審查方法和項目。他認為如果中國在現階段就作出反應,是將自己對號入座。

專利的非公開化關鍵在於補償金

相關人士透漏,為防止可用於新一代武器的尖端技術外洩,法案將規定某些技術一旦被列為禁止公開的專利,即使過了專利期,也不能公開其申請內容。日本將考慮對此項專利申請者發放補償金的製度。除了強化相關法規之外,日本政府亦將增加產官學界對研發的投資,以促進日本國內對先進技術的研發。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李世暉認為,進入2010年代之後,軍用科技與民用科技界線日益模糊,日本立法保護武器的尖端技術之舉措很正常。

台灣日本研究院理事長,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李世暉

他說:“為防止日本敏感技術專利的流出,日本政府已於2021年決定,留學生(特別是中國留學生)在日本大專院校學習敏感技術時,將採用許可製。而目前規劃的'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對於企業所擁有的敏感技術專利,由政府支付一定之金額,要求專利擁有者不得公開專利內容。然而,日本企業擔憂,若專利的使用受到安全保障理由的管制,將不利其製品的國際化。”

東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鈴木一人表示,除了增強武器開發和提高攻擊能力這樣的敏感技術,專利非公開化還會延伸到醫學、藥學、工程、農業、獸醫等各個領域,其中關鍵在於政府承擔。

他說:“由於專利擁有者有可能因為這樣的法案失去專利費的收入,政府應該承擔這部分的損失。我認為,只要政府能彌補專利費收入的損失,企業還是會繼續投入研發,但也能預估對於專利不公開的補償金額會低於專利擁有者本來應能獲得的專利費收入。在這種情形下,長期下來投資的意願會下降,將是日本政府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

穩定供應鏈

據相關人士透漏,法案重點之一是打造強韌的供應鏈,制定新的支援制度,加強半導體等重要物資在日本國內生產的基礎,並由政府提供補助。

東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鈴木一人指出,強化供應鏈的重點是從依賴國外進口轉變為在日本生產。如果台海發生衝突,中國可能會採取海上封鎖策略阻止產品自台灣出口,供應鏈就會失去穩定性。日本為避免重要物資的供應遲滯,將藉由政府對企業興建相關工廠提供補助款,吸引外國企業赴日設廠與日本企業返國設廠,其中台積電在熊本縣設廠是最有名的例子。

鈴木一人說:“日本期待台積電這類的外國企業在日本的生產能刺激日本半導體產業,振興日本產業,從而保持其在日本的份額。但是對於日本政府提供4000多億日圓的補助金的方案,我個人還是對於此舉是否值得存有疑問。我認為台積電來日本設廠對日本半導體產業的影響有地緣上的局限性,因為工廠設在熊本縣,預期創造1500個工作崗位,供貨商將聚集於熊本縣,確實能促進當地的經濟活動,但是對全國其他地方影響不大。這麼大一筆國家預算其實可以用在許多其他振興經濟的層面,我認為國家預算應該用在普及性更高的項目。”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教授李世暉指出,對日本來說,半導體、EV電池等重要產業所需的關鍵零件,必須透過政策以提高其在日本生產的比例,特別是半導體的部分,台積電在日本設廠能大幅提高日本產官學的合作面向,對於振興日本經濟將有長遠的的影響。

他說:“日本產業所需的半導體,超過六成依賴台灣與中國。目前,日本已成功吸引台積電在日本投資設置半導體研發中心,以及22、28奈米製程晶圓廠。台積電子公司TSMC Japan 3DIC R&D Center,將與日本的產(Ibiden、Keyence、信越化學等)、官(經產省產業技術總合研究所)、學(東京大學)合作,取得未來3D半導體製程技術的領先優勢。而22及28奈米製程晶圓廠,則是生產日本汽車、家電與工業設備所需的通用芯片,並銜接日本半導體製程的空白區域。”

李世暉認為,除了供應鏈堅韌化,對於法案將涉及的基礎建設功能與基礎技術方面,台灣應該都會扮演重要且關鍵的角色。

他說:“除了目前正在進行的台日半導體合作之外,台灣IT產業的競爭力也可成為日本建構經濟安全保障的重要夥伴。因此,搭建以科技合作、供應鏈合作為重點的台日經濟安全保障對話平台,是確保未來台日關係進一步發展的關鍵。”

李世暉指出,日本政府應可透過此一法案,整合國內產官學在敏感技術上合作的各項規定,以確保生物醫學、AI、量子計算機、6G、航天、新材料、機器人等敏感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台灣在其中許多項目都能發揮合作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