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報告稱,中國的實際經濟規模比官方數據顯示的要低12%左右。這加劇了外界的擔憂,即中國經濟放緩速度可能比政府承認的更為嚴重。報告作者說,中國國家統計局難以對地方官員虛報的數據做出調整。
這份週四發布的報告稱,從2008年至2016年,中國經濟增速每年被誇大約2個百分點。如果依照這一計算,這將意味著中國2018年實際GDP比官方公佈的90萬億人民幣低10.8萬億人民幣。
上述最新研究顯示,中國經濟放緩恐難以迅速止步。去年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至6.6%,創下近30年來中國官方統計的最低增速。部分經濟學家表示,由於消費、投資和出口等主要增長引擎面臨壓力,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
在本週開幕的全國人大會議上,中國總理李克強將今年經濟增長目標下調至6%-6.5%,並提出防範經濟風險、保持國內失業率穩定的計劃。但隨著中國試圖轉變債務推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完成政策目標殊為不易。
對於中國領導層而言,實現經濟增長目標有助維護國內穩定,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對地方乾部績效的評估依據。外界長期懷疑,中國地方官員為了晉昇機會誇大數據,這導致曾出現全國GDP低於各省總體數據的情形。
布魯金斯學會的這份報告進一步指出,地方統計局通常誇大了投資規模和工業產出,這一趨勢在2008年經濟危機後有所加快,但國家統計局的調整幅度沒有同步變化。
報告的作者之一、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經濟學家謝昌泰(Chang-Tai Hsieh)對美國之音說,北京的國家統計局難以對地方官員虛報的數據做出調整。
謝昌泰說:“真正的問題是,基礎數據是由位高權重的地方官員收集的,而這些官員的級別高於國家統計局官員。”
中國國家統計局去年在其網站上點名批評地方操縱數據,並表示將從2019年開始加強對省級數據收集的控制,以消除地方和國家數據之間的差異,但效果仍有待觀察。
此外,一些專家還指出,除了數據收集方式的統計偏差,中國的GDP還需改善衡量因素和計算方法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