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欺詐案不准保釋 學者指未審先判政治迫害

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欺詐案不准保釋 (路透社照片)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欺詐案不准保釋 學者指未審先判政治迫害


一年內4次被香港警方拘捕、至少有6宗官司纏身的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與集團兩名高層人員,各被控一項欺詐罪,案件星期四在法院提堂。案件由港區國安法指定法官蘇惠德審理,他聽取控辯雙方陳辭後,認為黎智英有潛逃風險,拒絕保釋申請,需要還押至明年4月16日再提訊;另外兩名壹傳媒高層則獲准保釋。有學者分析,黎智英涉及的罪行不算嚴重,拒絕保釋變相未審先判要入獄接近5個月,質疑是政治迫害,可能會引起國際社會強烈反應。

去年多次參與反送中運動遊行集會的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今年2月28日起,4次被警方拘捕,兩次涉及參與去年反送中運動,組織未經批准集結等罪名;一次涉及參與今年六四31周年維園六四燭光集會,涉嫌非法集結。

73歲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12月3日因欺詐案提堂,被港區國安法指定法官蘇惠德拒絕保釋申請, 需要在荔枝角收押所還柙接近5個月,至明年4月16日再提訊。這次是黎智英首次被還柙, 引起各界高度關注 (攝影:美國之音湯惠芸)

黎智英等3名壹傳媒高層欺詐罪提堂

最轟動的是今年8月10日,約200名警員高調搜查蘋果日報大樓,以涉違反港區國安法第29條“勾結外國勢力”,以及串謀欺詐,拘捕黎智英、他兩名兒子、4名壹傳媒高層,以及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前香港眾志成員周庭等社運人士。

73歲的黎智英星期三(12月2日)就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的案件到警署報到,其後被警方通宵扣查,聯同63歲的壹傳媒集團總裁及財務總裁周達權、59歲的壹傳媒行政總監黃偉強,3人各被起訴一項欺詐罪,星期四(12月3日)早上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案件由港區國安法指定法官蘇惠德審理,控罪指黎智英等3人未有按租契而使用將軍澳工業邨駿盈街8號(即蘋果日報大樓),並向科技園公司隱瞞有關用途,導致科技園公司蒙受不利,或令蘋果印刷或力高顧問有限公司獲利。

黎智英首次被拒保釋需還柙近5個月

3名被告提出保釋,黎智英以港幣50萬元現金(約6萬5千美元)以及港幣30萬元(約3萬9千美元)人事擔保保釋外出,周達權及黃偉強分別申請以港20萬元(約2萬6千美元)及港幣10萬元(約1萬3千美元)保釋外出,並且提出可以到警署報到以及交出旅遊證件。

法官蘇惠德聽取控辯雙方陳辭後,決定將案件押後至明年4月16日再提訊,考慮各人的保釋申請及案情後,只是批准第二及第三被告周達權及黃偉強的保釋,第二被告以港幣現金20萬元(約2萬6千美元)及妻子港幣20萬(約2萬6千美元)人事擔保;第三被告以港幣10萬元(約1萬3千美元)保釋。兩人不得離開香港、交出所有證件,居住在報稱地址、到警署報到等。

蘇惠德認為,第一被告黎智英有潛逃風險,拒絕他的保釋申請,需要還柙至明年4月16日再提訊。這次是黎智英首次被拒絕保釋需要到荔枝角收押所還柙候訊,引起各界高度關注。

今年8月10日,約200名警員高調搜查蘋果日報大樓,以涉違反港區國安法第29條”勾結外國勢力”, 以及串謀欺詐,拘捕黎智英、他兩名兒子以及4名壹傳媒高層 (攝影:美國之音湯惠芸)

黎智英被拒保釋將提出上訴

到法庭旁聽的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離開法院時接受傳媒訪問表示,會準備就黎智英被拒保釋提出上訴,他又認為欺詐罪行較輕微,法院不應拒絕黎智英保釋。

張劍虹說:“即是這案(件)其實很小,不應該不讓他(黎智英)保釋的。”

鍾劍華質疑針對黎智英是政治迫害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前助理教授、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黎智英涉及的詐騙案,是涉嫌欺騙科學園公司,將蘋果日報大樓部份辦公室借給一個基金會使用,他認為這種做法在香港相當普遍,質疑警方沒有調查其他公司,只是針對黎智英。

鍾劍華表示,這宗欺詐案的案情不算嚴重,很少會押後接近5個月這麼長的時間再提訊,而且不批准黎智英保釋,變相未審先判要入獄接近5個月,質疑是政治迫害。

鍾劍華說:“通常這些罪行,我甚少聽到這麼長的扣押期的,以及不讓他(黎智英)保釋的,所以我覺得根本純粹是因為要針對黎智英這個人,而且由現在計起,到4月接近5個月時間,即是他未曾判罪已經坐5個月監了,我覺得對當事人來講相當之不公平,而他(法官)用不讓他(黎智英)保釋的理由,就說他會潛逃,老實講黎智英第一、他現在的護照已經扣起了,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如果他要潛逃的話,上一次國安法拘捕他的時候,他如果要走他已經走了,他國安法的時候不走,現在涉及一宗只是將辦公室借給一個基金會,他自己沒有用,這樣的詐騙,說怕他會潛逃,我就覺得有點難以令人入信,邏輯上也講不通,所以很明顯的,我覺得講得直接些,根本就是一種政治迫害。”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表示,黎智英涉及的詐騙案不算嚴重, 質疑警方沒有調查其他公司,只是針對黎智英,而且法官不批准黎智英保釋, 變相未審先判要入獄接近5個月,質疑是政治迫害。 (攝影:美國之音湯惠芸)

北京或測試美國新政府團隊反應

繼前香港眾志三子黃之鋒、周庭及林朗彥,星期三因為去年反送中運動6-21包圍警察總部案,被判處入獄7至13個半用,事隔一日黎智英又被法官拒絕保釋,可能要還柙接近5個月,鍾劍華預計,國際社會肯定會有強烈反應,特別是黃之鋒及黎智英都是國際關注的焦點人物,他認為這次可能是中共測試美國政府即將換屆,民主黨拜登團隊對香港的態度。

鍾劍華說:“黎智英就不用說了,黎智英上一次國安法事件,美國總統特朗普都發過聲,而黎智英他都去過美國,見過副總統彭斯他們,變成你說在這個時候新政府換屆的過程裡面,它(北京)去做一些事情去嘗試看看新政府的團隊有沒有反應,以及如何反應,這個可能性也不奇怪,因為這個也是中共這個政權經常的做法。當然今次事件肯定有國際反應的,因為上次都有這樣的反應的話,今次不會沒有反應的是不是。”

鍾劍華表示,國際關注是否會令中共及香港政府收歛,有待觀察,尤其是前香港眾志三子案,過往很少判處刑期這麼長的監禁。

鍾劍華說:“會不會令到接下來現在這個特區政府以致警察會收歛,這個很難講,因為過去由11月開始到現在差不多日日都有拘捕人,而且都是一些很明顯是選擇性地運用法律,選擇性地針對某一些人去應用法律,整個法治的公信力及基礎,受到近來這一連串的做法,已經削弱得很厲害了,黃之鋒他們3人昨日(12月2日)判的罪,第一同樣的罪行過去是甚少判坐牢的,今次都半坐牢,7個月至13個半月,第二就算判坐牢都好,都很少說分期執行,但現在是分期執行,即是無疑就是要他們坐久一點,簡單講是不是﹖整個做法很明顯都是法院配合政府打壓部份政治人物的一個需要。我覺得整件事都是相當不好看的,在國際社會看到也是很明顯是很難排除他們有任何負面的批評,只不過之後相關的國際組織,譬如歐盟、美國國務院,或者現在的國務卿蓬佩奧,會不會做一些事情,這個才是最關鍵。”

國際制裁有一定影響力

鍾劍華表示,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被美國政府制裁之後,已經不能夠開設銀行戶口,每個月要用現金支薪,家裡存放大量鈔票,亦不可以使用信用卡,生活大受影響,他認為國際制裁有一定的影響力,尤其對中國的國際形像有負面影響。

鍾劍華說:“未來的情況因為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以及國際社會的大環境,似乎短期之內、起碼一兩年之內,對中國的一些戒心及圍堵都不會大幅度減輕的了,再加上香港問題亦都會持續成為一個國際觀照中國情況的一個窗口,因為最近都看到很多國際組織都將總部搬離香港,變成國際社會都會將香港的情況作為看中國情況的一個依據,再加上英國方面你見到有國會議員、(末代港督)彭定康,其實它們的外相藍韜文都先後幾次發表了聲明,亦都是措詞相當之強硬,歐盟也是一樣,所以我覺得國際社會的反應肯定會有的,問題是反應會有多強,會不會因為美國新總統上台而會有一些調整,這個都會拭目以待,但是我相信短期之內這種處理方法肯定是會令到中國政府的形象,或者特區政府的形象進一步下跌。”

港府不處理社會矛盾埋下”計時炸彈”

鍾劍華表示,短期內北京及香港政府以港區國安法等法律手段可以製造一些寒蟬效應,社會運動暫時平息,但是各種民調顯示,香港人對特區政府以致官員的評分相當低,他認為港府不處理社會矛盾,只會埋下“計時炸彈”,可能會引起更大的反彈。

鍾劍華說:“香港人對特區政府的反感相當之清楚的,即是各個政府官員的評分很低,反應是相當之負面的,所以我覺得就算它在短時間,令到一些抗爭的行動難以成事都好,它埋藏了的一些炸彈是會等機會在其他情況底下會爆發,因為現在的做法沒辦法抒緩到問題,實際上令到社會上的張力,以致那種矛盾,甚至對政府以致對北京的不滿最近都升溫的,我覺得這個做法完全不是一個解決問題之道,只會為未來埋下更多炸彈,為香港進一步的動蕩,製造一些不明朗的因素。”

蘋果日報告讀者書表明不會認命

《蘋果日報》星期四發表告讀者書表示,該報創立25年,今天是令人特別難過的一天,他們的創辦人黎智英先生被政權打壓,將被還柙至明年4月。自黎先生和一眾管理層被捕3個多月來,《蘋果》仝人一直未有鬆懈,繼續做好新聞,監察政府,擁抱自由民主;在未來黎先生被困獄中無法和他們一起打拼的日子,《蘋果》上下會一直緊守崗位,有香港人就有《蘋果》。他們不會認命,謹與全體香港人共勉。

六四學運領袖王丹在facebook帖文表示,黃之鋒等重判,第二天黎智英就被收押至明年4月,這明顯是北京有計畫的刻意的行動。中共在香港問題上下重手,其實是在測試美國下一屆政府對華政策的底線。如果拜登能夠強硬,放人對北京來說不是難事;如果拜登保持沉默或者軟性處理,北京就會知道已經得到美國的默許,可以肆意妄為了。

王丹又表示,中共會否“滿血復活”,取決於下一屆美國政府的立場。“坦率講,我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