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台灣前總統府資政彭明敏於4月8日辭世,享年98歲。彭明敏曾是台灣前總統蔣介石極欲栽培的台籍精英樣板人物,卻因為追求台灣的獨立和民主及民族自決,淪為叛亂政治犯,流亡海外20多年。台灣民主化後,他於1992年返台並於1996年投入台灣史上第一次總統直選。分析人士認為,彭明敏一生未曾掌權,卻是台灣主體意識和民主化的啟蒙者,激勵了好幾代台灣人建立以台灣為主體的政治體制。
被譽為“台獨教父”的彭明敏出生於1923年的台中大甲,當時台灣仍處於日治時代,滿懷政治理想的他常感嘆台灣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卻不能當家作主,讓他頗感抑鬱,彷彿心中壓著一塊大石頭。二戰後,台灣於1949年迎來了國民黨的統治,但伴隨而來的卻是白色恐怖與戒嚴獨裁,更讓彭明敏徹底絕望。
1964年彭明敏與他的兩名學生謝聰敏、魏廷朝認為,國民黨統治下的台灣問題重重,遂基於知識分子的使命感,共同發表《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他們於宣言中挑戰國民黨的政權代表性並反駁其反攻大陸的說法。三人還呼籲台灣人制定新憲法、建立新國家和加入聯合國等。
此一政治宣示因此觸怒蔣介石政權,三人於隔年因叛亂罪被判處8-10年的有期徒刑,惟因美國施壓,蔣介石隨即特赦彭明敏,但派特務長年監視他,直至1970年,他成功逃亡到瑞典和美國,在海外推廣他的台灣獨立理念。 1978年,彭明敏出任台美協會的董事,並為次年《台灣關係法》的立法,他曾赴美國眾議院的聽證會作證。
首提“一中一台” 指絕不可能反攻大陸
《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開宗明義指出:“‘一個中國,一個台灣’早已是鐵一般的事實!‘反攻(中國)大陸’絕對不可能!”
該宣言有三大目標:推翻蔣政權,建設新國家和成立新政府。彭明敏三人還主張台灣應重新制定憲法,成立向國會負責且具有效能的政府,實行真正的民主政治;以自由世界的一分子,重新加入聯合國並與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建立邦交。
隨著蔣家政權步入歷史,台灣於90年代開啟了風起雲湧的民主運動。彭明敏於1992年應台大時期的好友、時任總統李登輝之邀,回到了故鄉台灣,結束長達23年的海外流亡。
1996年彭明敏獲得民進黨提名,出馬角逐台灣史上首次的總統直選,不過以極懸殊差距敗給國民黨的李登輝。 2000年,民進黨籍的陳水扁贏得總統選戰,迎來台灣首次的政黨輪替,此時已是獨派大佬的彭明敏以總統府資政身分活躍台灣政壇多年。
對於彭明敏的逝世,台灣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4月8日表示,總統蔡英文深摯感念彭明敏的叮囑及其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她說,彭教授的人格與信念啟蒙了一個又一個世代的人們,堅定守護台灣的主權尊嚴與民主自由。
台灣副總統賴清德則說,彭明敏經歷過戰爭的殘酷,受過特務機關的逮捕監視,也曾被迫流亡海外,但他一生為了自由的滋味,傾盡所有、無怨無悔,他一生都走在台灣民主的最前面,也浪漫地書寫對自由的想像。
但中國方面視彭明敏等台獨分子是“民族罪人”,對他的評價尤其充滿貶抑。早於90年代,中國籍的台灣研究專家李家泉就透過官媒人民日報的評論,將彭明敏界定為“顯性台獨”或“急進台獨”,而台灣已故前總統李登輝則為“隱性台獨”或“漸進台獨”。李家泉稱,“李登輝與彭明敏,兩種‘台獨’,同源、同根、同流,儘管花樣和手法不完全相同,然其分裂祖國的本質則完全一致。它們都違反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也違反台灣人民的根本利益,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對此絕不會答應,因而都是注定要失敗的。”
另外,港媒香港01週一(4月11日)則發布評論稱,彭明敏等人帶頭“打著盲目抗拒中國的旗幟”。文末還呼籲台灣人民勿盲從台獨路線,稱“一旦台海擦槍走火,出現軍事衝突,受害的必然是台灣人民。既然如此,台灣的領袖更應該從彭明敏一代人的浪漫主義醒來,看清楚哪些政客的不懷好意,堅定走真正有利台灣發展、兩岸和平的道路。”
評論人士:堪稱知識分子的典範
彭明敏出生於醫生世家,家境富裕,從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進的也都是一流的名校。當年他不僅是優秀的國際法學者,更當上台大政治系在戰後最年輕的系主任,並且被國民黨政府欽點為聯合國大會中華民國代表團的顧問以及首屆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前途一片似錦。
對此,彭明敏於1996年競選總統時的電視政見發表會上自述:“蔣介石、國民黨都想提拔我當大官,但我心中的石頭繼續壓在那裡,很憂悶、很鬱卒。因為我相信,台灣這樣下去,就完了。所以我拒絕國民黨的提拔、引誘。”
位於台北的台灣維新黨召集人蘇煥智說,彭明敏作為當紅的知識分子,飛黃騰達的人生道路就在眼前,但他選擇了另外一條艱難的道路。彭明敏拒絕了國民黨特務的攏絡,甘冒失去生命及自由的危險,堅持要建立台灣成為一個民主自由獨立的新國家。彭明敏不只是民主的先知,更是勇敢的實踐家。作為一位有風骨的知識分子,彭明敏的歷史抉擇,其價值及影響力,遠比起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更令人敬佩。
蘇煥智告訴美國之音:“後來的整個台灣的民主運動就是延續在這脈絡裡面,要變成一個正常的國家必須要有新的憲法、政府要重整,不能夠一個沒有民主基礎的國會,後來的整個所謂的黨外民主運動其實等於是彭教授提出完整的理論基礎。”
蘇煥智表示,彭明敏為台灣的民主發展留下了不可抹滅的痕跡,他的民族自決倡議提供台灣民主運動的理論及方向,好像透過分期付款的方式來實現民主運動,包括從國會全面改選到總統直選,台灣一步步完成。
《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共同發表人魏廷朝的女兒魏筠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彭明敏的學歷出眾,稱得上是青年才俊,他若不對時局表達異議的話,絕對可以過上很好的生活,但他毅然選擇反抗威權政府。師生三人還共同發表革命性宣言,即便可能被捕或喪命,也在所不惜。
魏筠說:“他除了是知識分子的風骨外,還(有)讀書人為了人權或是民主價值甘願冒生命的風險去做這件事。因為他們師生三人應該 都知道,以當時的政治氛圍,是極有可能被逮捕,也可能會失去生命或是失去自由,但他們都甘願冒這個風險,在知識分子的典範方面是很有勇氣。”
制憲建國的遺願未能實現
彭明敏一生追求台灣的民族自決,主張制定新憲法,建立新國家。但台獨的主張挑動兩岸三地的政治敏感神經,民進黨兩任總統都不願冒進,也未曾更動中華民國的憲政架構,而是回到台灣人的最大共識“維持現狀”,但這成了彭明敏心中的遺願。
台灣獨派大佬、台灣制憲基金會董事長辜寬敏透過聲明表示,他希望民進黨牢記建黨初衷,以實際行動實現“正名制憲”、“國家正常化”等目標,這才是緬懷彭明敏的最好方式。
位於東台灣花蓮的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彭明敏雖被民進黨奉為“大佬”,但是他並不一定凡事都和民進黨站在同一陣線。他於1996年選完總統後便退出民進黨,成立“建國會”來推動法理台獨的理想。
施正鋒認為,法理台獨有兩大里程碑,一是加入聯合國,二是製定新憲法,這是彭明敏與民進黨的交集點。但民進黨執政後,制憲和加入聯合國卻不是其施政的當務之急,這讓彭明敏對民進黨頗不以為然。
施正鋒說:“民進黨就是從國民黨手裡把政權拿過來,阿扁(陳水扁)如果是藉殼上市的話,蔡英文透過民進黨把中華民國吃掉。他(彭明敏)對民進黨或對小英(蔡英文)是無可奈何,那時候他不是要當資政,他不太願意。”
魏筠則說,中華民國憲法光是有關領土疆域的條文就明顯脫離事實,台灣若持續沿用,不可能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她強調,“維持現狀”雖是目前多數台灣人接受的選項,但遲早要做出改變。
魏筠說:“以目前的憲法來說,確實運作起來就是有困難,因為它是在中國時期的體制下制定而成,我們(台灣)只是沿用。所以,不管要花多少時間,也許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我們都要有心理準備去製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