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烏克蘭戰事動盪,波及百萬無辜平民,其中許多是尚未成年的兒童。聯合國人道主義組織表示,幾乎每秒就有一個烏克蘭兒童成為戰爭難民。而對那些本來就無父無母的烏克蘭孤兒來說,更是前路艱險。一些慈善機構和美國人紛紛向這些孤兒伸出援手。
得而復失的兒子
自從烏克蘭戰爭打響,在美國喬治亞州的安·克拉克(Ann Clark)一家就無時無刻不在擔心即將成為家庭成員的小A(化名,為保護孩子安全)。
去年12月,7歲的烏克蘭孤兒小A來到克拉克家寄宿。安說,從第一天起,小A便融入了這個家庭。
她說:“當他來的時候,我們都對他一下子就如此融洽地融入了我們的家庭感到非常驚訝。”
在一個月的相處中,他們感情不斷增進,一直想要領養孩子的克拉克一家認定,小A就是家裡一直缺少的那個家庭成員。
11歲的二女兒艾默生·克拉克(Emersyn Clark)對美國之音說:“我覺得他就是我們的弟弟,他總逗我們笑,他很有意思,我喜歡他在這。”
安和丈夫立即開始了領養程序,如果一切順利,他們本希望能夠在今年聖誕節前完成領養,正式把小A接回家。
但是,突如其來的烏克蘭戰爭打亂了一切計劃。
在二月初收到一個小A的視頻後,克拉克一家再也沒看到聽到小A。他們多次試圖給小A郵寄包裹,但都失敗了,只知道小A跟隨孤兒院的員工一起逃到了鄰國。
安說:“我們希望能收到他的照片,我們只想知道他過的好,他能得到需要的一切,這能讓我們感到安慰。”
在通訊中斷的情況下,克拉克一家只能通過慈善機構給烏克蘭的孤兒院捐款,希望能幫助那些孤兒。
烏克蘭是兒童受社會慈善機構照料的人數比例最高的歐洲國家之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稱,大約有10萬名兒童生活在孤兒院或孤兒寄宿學校等機構,佔烏克蘭兒童人口的1.3%。
在歐洲新聞台獲得的一份聲明中,救助兒童會東歐主任薩戈揚(Irina Saghoyan)說:“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已導致100萬兒童逃離,但大多數接受慈善機構照料的兒童仍被困在烏克蘭。”
這些孩子的安全牽動了遠在千里之外的許多美國人的心。
為尋找女兒 他們前往戰亂之地
2月25日,俄羅斯進攻烏克蘭的第二天,家住阿拉巴馬州的特倫特·哈茲菲爾德(Trent Hartsfield)接到了一個號碼奇怪的電話。當他聽到電話那頭一個女孩叫他的名字,他立刻意識到,那是他正在申請領養的9歲烏克蘭女孩安吉麗娜(Angelina)。
特倫特也是在去年聖誕節時通過寄宿項目認識安吉麗娜。在那通電話後,特倫特和兒子西姆(Sim)做了一個決定,他們三月初輾轉到了與烏克蘭交界的羅馬尼亞邊境城鎮錫雷特,希望能找到安吉麗娜並把她帶到安全的地方。
特倫特說:“我不能坐視不管。。。她愛我們。我們愛她。我們建立了關係,她想和我們在一起。我認為任何父母或任何要成為父母的人都會為他們的孩子做任何事。”
一個多星期的找尋沒有任何消息。由於戰火,當地網絡信號受到干擾,安吉麗娜社媒帳號的最後在線時間停留在2月25日。特倫特只知道安吉麗娜跟另外10個孩子滯留在基輔東部的某個地方。
特倫特和西姆一邊尋找安吉麗娜的下落,一邊跟其他志願者和當地家庭幫助逃到當地的烏克蘭難民。
17歲的西姆今年是高中最後一年,他主動要求從學校請假,跟爸爸一起來羅馬尼亞。
特倫特說:“西姆幹了許多重活,搬運東西,分發東西。絕對的,他會記住這段經歷,這很可能永遠改變他的生命。”
他們每天去商店購買鞋子、衣服、食物、水、手機卡、牙刷等生活必需品,將這些物品分裝好,再帶到難民住的臨時帳篷或邊境上分發給過路的難民。
特倫特說:“有兩個小女孩,我們把東西打包在袋子裡,給了她們一套衣服、襪子和鞋子,她們微笑著跑了出去,然後跑回來給我們看她們剛換上的那些新衣服,好像在說,‘嘿,看看我的新衣服。’她們只是微笑著。那時候你就意識到這就是生活的意義所在,就是幫助他人,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孩子。”
戰火中 孤兒受身心雙重打擊
哈茲菲爾德一家是通過阿拉巴馬州一個叫做信仰之橋國際兒童基金(Bridges of Faith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Fund)的慈善機構認識安吉麗娜的。還有另外兩個通過該機構認識了烏克蘭孤兒,並正在辦理領養的家長在波蘭與烏克蘭邊界尋找他們要領養的孤兒並志願幫助難民。
信仰之橋國際兒童基金的主席湯姆·本茨(Tom Benz)告訴美國之音:“一般情況下,孤兒院孩子會與擁有其監護權的孤兒院院長一起撤離。但並非所有人都撤離。有些人選擇就地避難。”
對許多孩子來說,戰爭是一個很難理解的概念。
本茨說:“很明顯,孩子有自己的需求,他們理解事情的方式與成年人不同。對年紀很小的孩子,孤兒院的工作人員經常告訴他們,他們聽到的砲火聲是雷聲。 大一點的孩子明白那不是雷聲。”
逃難中,許多孩子躲在地下室裡,大人們忙於尋找食物和生活必需品,保護孩子的安全,很少能顧及孩子的思想活動。
本茨說他每天都跟烏克蘭的慈善機構和孤兒院孩子聯絡,其中包括一個14歲的女孩。
“她讓她14歲非常活躍的頭腦不閒著的方式之一,是在一天結束時告訴我那天空襲警報響了多少次。那是讓你的思想保持忙碌的一種消極方式,但同時,孩子們還能怎麼做呢?”本茨說。
慈善機構143項目(Project 143)創始人塔米·加農(Tammy Cannon)認為,除了日常必需品之外,孤兒們最急需的救援是心理創傷護理。
“這些孩子受到了可怕的創傷。當然,大多數孩子失去父母,你可以想像他們已經經歷了創傷。現在要從他們所知道的唯一安全的地方,孤兒院,轉移到酒店或一個未知的設施,對他們來說非常困難。所以創傷護理非常重要。”
加農說,她的機構正在想辦法幫助孤兒們尋找創傷輔導人員,幫助孩子度過心理難關。
領養程序中斷 美國家庭急盼與養子女團聚
救助兒童會東歐主任薩戈揚說,烏克蘭孤兒是“烏克蘭最弱勢的群體之一,面臨著更高的被販運、虐待和其他形式剝削的風險。”
為了防止孤兒被販運,從烏克蘭收養的程序目前處於中斷狀態。這使像克拉克和哈茲菲爾德這樣已經開始領養程序的家庭非常著急,他們擔心這樣的拖延會使他們超過規定的時間限製而失去領養資格。
本茨說:“我的電話就算不是一天 24 小時在響,也差不多了,經常會有父母哭著打電話告訴我,他們有多接近完成收養,現在他們與孩子失去了聯繫。”
孤兒即使逃離烏克蘭,到了相對安全的環境中,也不會馬上有永久的安身之所,而是被安排在一些臨時的寄宿家庭或設施裡。
一些人希望,烏克蘭和美國政府能考慮一種方法,使已經進入領養程序的孤兒能夠來美國到他們未來的領養家庭避難。
領養律師凱利·登普西(Kelly Dempsey)說:“我希望看到美國國務院在這裡發揮領導作用,找到一個解決方案,讓這些孩子來美國接受已經進入收養程序的美國家庭的照料和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