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中生本地升學困難 6成不想北上升學

香港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發表《高中生升學意向與可見發展機會調查報告》(VOA 湯惠芸攝)

關學聯青年組織幹事黎韻瑤(VOA 湯惠芸攝)

Your browser doesn’t support HTML5

香港高中生本地升學困難 6成不想北上升學

香港8間大學聯合招生辦法最近放榜,應屆日校考生入大學率接近20%。有調查發現,接近6成受訪年輕人,希望港府增加資助大專課程。另有調查發現,只有15%的香港中學文憑試考生考慮到中國升學,有下跌趨勢。有應屆高中畢業生表示,出於政治考慮不想到中國升學。

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等8間教資會資助的大學聯合招生辦法(大學聯招)最近放榜,據統計今年有超過53,000人參加大學聯招,當中超過18,000人可升讀大學,錄取率接近34%,高於去年的接近3成。而今年報考中學文憑試(DSE)的日校高中畢業生約57,000人,入大學率只有接近20%。

調查指港青發展前景局限大

由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街坊工友服務處教育中心以及社區發展陣線等,10個非牟利團體組成的「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關學聯),最近就香港高中生前途問題,發表《高中生升學意向與可見發展機會調查報告》。調查訪問214名,14至18歲的年輕人,結果發現有接近9成受訪年輕人,希望在高中畢業後繼續升學,只有約1成人選擇就業。

有接近70%的受訪年輕人認為,升學是未來生活的唯一保障。由於香港資助大學學位的錄取率偏低,接近6成受訪高中學生,希望港府增加資助大專課程。另有超過40%的受訪年輕人認為,應增加專上科目的多元性,受訪者也認為,缺乏升學機會,是引致高中生壓力大的第二重要原因,而缺乏發展專長機會,是壓力大的第三重要原因。

關學聯青年組織幹事黎韻瑤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港府只是著重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4大經濟支柱發展,令高中以致大學畢業生的發展前景受到很大局限,很多例如音樂方面的專長都沒有發展機會。

港生北上升學有下跌趨勢

黎韻瑤說:青年人在現在的社會發展上都相當無奈,因為很矛盾的情況出現,就是他們又想發展自己的潛能,但是奈何社會給他們的機會都很局限,所以加上他們自己的一些經濟考慮,其實變相他們就只可以追隨社會一些主流行業去發展。

特首梁振英近年不斷鼓勵香港年輕人北上,到中國升學或者就業,不過,今年3月,青年民建聯電話訪問580名就讀本地副學士及高級文憑的青年人,結果顯示,54%的受訪者表示,很認同「在這個年代,大學學位是必須的」說法,但有高達59%表明,不會考慮到中國銜接大學學位,會考慮的只佔25%。

去年1月,學友社以問卷調查超過2,900名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有關往中國及台灣升學的意向。結果顯示,只有15%的受訪者,考慮到中國升學,較2014年下跌3個百分點;而不考慮到中國升學的學生,近半認為中國環境較差,超過40%的受訪者,考慮中國的政治及制度。

關學聯青年組織幹事黎韻瑤表示,他們最近的調查,沒有訪問年輕人到中國升學或就業的意向,不過,在訪問過程中,發現很多香港中學生對於北上升學有保留。

黎韻瑤說:因為他們認為香港的教育制度是相對比較完善一些,以及內地(中國)不同院校的銜接上,他們都有憂慮的,所以大部份學生都會選擇在香港升學。

教師指港府教育政策沒遠見

進步教師同盟成員陳為建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香港2012年開始以中學文憑試(DSE)取代以往的中學會考及A Level,兩試合一之後,令高中生的壓力更大,而且新高中的課程反而更單一化,只是著重考生的書寫能力。陳為建認為,香港的教育政策缺乏遠見及願景,也沒有教育藍圖。

進步教師同盟成員陳為建(VOA 湯惠芸攝)

陳為建說:我想人口政策之類,它們(港府)都「無Say」(無話語權),所以它們不敢承諾些甚麼,但是即使是這樣也好,我想作為一個地區,地區的政府,其實你也應該要對整個教育制度,有一個真的分析,究竟將來希望社會去到甚麼型的社會﹖有甚麼人出現﹖現在好像是腳痛醫腳、頭痛醫頭,很多時候只是用Funding (撥款),有問題就用撥款去解決。

陳為建表示,撥款是非經常性開支,但是教育作為長遠發展的政策,應該要有更完善的常額開支,而2015至2016年度的學年,教育問題已經出現嚴重的警號。

陳為建說:這個學年15至16年,其實已經有30多個學生自殺,其實這些是一些壓力,現在它(當局)出來的報告表示,有20%已經輕生的學生,因為精神問題,所以要有精神的護士入校,問題是其餘的8成它完全沒有照顧到。另外,當然死去的同學我們很不開心,但是死者已矣,在生那些呢﹖其實在生有很多同學曾經試過輕生,但是不成功。

關學聯最近發表的調查顯示,43%的受訪年輕人認為,社會過於著重經濟發展,同時又不重視年輕人多元專長發展,以致年輕人不能發展專長,是高中生感到壓力大的原因,而高達87%的受訪者表示,高中課程過於著重分數上的評核,是壓力大的原因,另有52%的受訪者表示,缺乏升學機會是高中生壓力大的原因。

陳為建表示,雖然香港高中生升讀本地大學資助學位的入學率只有18%左右,不過,香港高中生北上到中國升學的意願也不高,主要由於學位的認受性問題,以及中國的教育制度。

陳為建說:其實他們現在在國內(中國)都很多人說,根本上我很辛苦地考到很高分,然後讀完大學出來,又如何﹖其實社會根本上跟他讀的東西是兩回事來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為甚麼要去讀大學呢﹖即是其實大陸的學制,比香港更差,在這種情況下,真的沒有必要升讀。

政治考慮港生不願北上升學

20歲今年第一次考中學文憑試的阿剔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11歲從中國大陸移居香港,英文程度一直追不上,今年中學文憑試的成績只有7分,不符合升讀本地大學的成績,而出於政治考慮,他不想到中國升學。

阿剔說:始終覺得那邊(中國)比較黑暗些,因為我在中共那邊下來(香港)的,然後中國那邊其實我小學那時讀,根本沒有所謂那些通識或者常識那方面,我反而是來到香港這邊,才知道有民主這樣東西。即是有人敢於去追求,有人敢於去挑戰,我覺得其實我覺得這樣才是真正的民主,以及真正的自由。反而大陸是如果有這些事(追求民主)發生,通常是會被冚了,或者被拉去坐牢,成為政治囚犯。

阿剔表示,他的專長及愛好是音樂,但是香港的高中課程很難發揮個人專長,他形容高中學習生活好像「坐監」。由於家庭經濟問題,不可以到歐美等西方國家升學,他有報讀台灣的大學,但是由於英文程度不足,沒有學校錄取,而報讀台灣的音樂學校或者大學的音樂系,最少要有鋼琴8級之類的專業認證。阿易表示,他沒有學過鋼琴,所以到台灣升學也不符合資格。

阿剔表示,會在香港報讀專業教育學院的音樂職專文憑課程,希望未來能升讀演藝學院,在音樂創作方面發展。阿剔認為,香港現時的中學文憑試「一試定生死」,是填鴨式教育,學生的專長發展不被重視,扼殺他們的個性,只懂跟隨社會步伐,很難走出自己的路。

港生赴台升學有上升趨勢

香港學友社去年1月以問卷調查超過2,900名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有關到中國及台灣升學的意向。調查顯示,近年香港學生赴台升學有上升趨勢,調查反映近3成受訪者,考慮赴台升學,較2014年上升3個百分點;去年香港學生經「個人申請」報讀台灣院校的人數超過4,000人,比2014年多近千人。但調查亦發現不希望赴台升學的學生當中,超過6成人擔心台灣學歷的認受性。

以上是美國之音特約記者湯惠芸從香港發來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