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6年首次對外訪問選擇沙特阿拉伯、埃及和伊 朗三個中東國家備受關注。由於中東一直是國際事務中的熱點地區,再加上沙特與伊朗這兩個‘宿敵’剛剛宣佈斷交,習近平此次中東之行顯示中國的中東政策在 ‘穩中求變’。但也有分析指出,習近平開年首訪選中東更多的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而不是要更多地介入錯綜複雜的中東事務。配合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
習近平1月19日抵達沙特首都利雅得,正式展開他為期五天的中東之行。這是中國國家元首自2010年‘阿拉伯之春’以來首次訪問阿拉伯國家,也是習近平就任中國最高領導人以來首次對中東國家進行正式國事訪問。
把沙特阿拉伯作為習近平2016年首次外訪目的地凸顯其對中國的經濟與戰略意義。中國是沙特最大的貿易伙伴,2014年雙邊貿易額達到691億沒 有,而沙特是中國最大的原油進口國。據《經濟學人》雜誌統計,中國的日原油進口量在2014年達到620萬桶,沙特的佔比最大,為16.1%,意味中國每 進口6桶原油就有1桶來自沙特。
在抵達利雅得前,習近平在沙特《利雅得報》上發表題為《做共同發展的好伙伴》的署名文章,稱兩國要在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將雙邊關係推向更高的水平。就在1月19日習近平抵達沙特訪問的當天,中國與沙特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兩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
習近平此次中東之行正值沙特與其‘宿敵’伊朗斷交風波愈演愈烈之際,而伊朗將是他此行的最後一站。曾有分析人士猜測,習近平此次訪問將使他有機會調解這兩個國家之間、同時也是穆斯林兩大教派-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矛盾。
但外交事務評論員、《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編輯潘達(Ankit Panda)對美國之音表示,習近平的中東之行是事先安排好的,他訪問的首要目的仍然是石油。
他說:‘中國對中東最大利益在於能源和能源安全。中國要維護 與中東國家關係穩定以確保原油供應。但由於中國進口的原油大多數要通過海運,因此中國的能源安全面臨挑戰。從這一角度來說,中國致力於維護中東地區的穩 定。’
據沙特官方的沙通社報道,在習近平訪問沙特的第一天,沙特石油巨頭阿美石油公司(Aramco)和中石化簽署了一項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價值約10-15億美元。這是雙方簽署的14項協議和諒解備忘錄之一。
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郭憲綱表示,西方媒體認為習近平訪問中東是衝著石油去的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
他對美國之音說:‘中國與這些能源輸出國 的合作主要並不是去購買它們的能源,而是和它們進行合作來促進它們經濟結構的調整,以便它們將來能夠應對由於技術、環保所帶來的對能源需求的變化。’
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宮小生曾表示,中東地區將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地區,並有可能成為該倡議落地最早、最好的地區。‘一帶一路’是中國國家主席習 近平2013年提出的標誌性經濟合作理念,借助中國與沿線國家既有的雙邊和多邊機制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主要實施對象是基礎設施項目,同時 也有助於幫助中消化過剩產能。
郭憲綱表示,如果中國的‘一帶一路’能夠和中東國家有效對接的話,那它對雙方都是非常有利的。他說:‘中國和這些國家的合作不能只限於能源方面,更要著眼於未來,更著眼於基礎設施的建設,而基礎設施建設現在是中國的強項。’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由於中東地區局勢動盪、衝突不斷,‘一帶一路’要想真正在中東全面落地仍有很大現實困難。
對此,華盛頓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The Jamestown Foundation)中東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亞歷山大坦卡表示,對中國而言,中東的真正意義在於經濟和能源,而要想實現這一點,只有一個穩定的中東才 符合中國的利益。
他說:‘中國想從中東得到的是能源能夠不受限制地流向中國,同時中國也希望佔領中東國家的市場,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當然在中東扮演一個 重要角色。但是因此就說中國要更深地捲入中東地緣政治就有點言過其實了。’